APP下载

不同浸泡时间对大柴胡汤煎煮有效成分溶出量和得膏率的考查

2017-01-16邹爱英

天津药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膏率煎药芍药

刘 莹,邹爱英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不同浸泡时间对大柴胡汤煎煮有效成分溶出量和得膏率的考查

刘 莹1,2,邹爱英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 300150)

目的:通过研究浸泡与否及浸泡时间长短对大柴胡汤有效成分浸出率和得膏率的影响,为医院代煎汤药的浸泡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数据参考,以保证医院汤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方法:将大柴胡汤分为五组,分别是未浸泡、浸泡20 min、浸泡40 min、浸泡60 min和浸泡120 min,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每组再设计三组平行试验。使用医院煎药室专用煎药机提取药液,通过得膏率和方剂中代表性成分芍药苷含量两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得出大柴胡汤不同的浸泡时间所得干膏重量和代表性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结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得膏率和代表性成分芍药苷的含量数据,表明芍药苷含量在浸泡20、40和60 min与不浸泡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浸泡120 min与不浸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得膏率在不同浸泡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浸泡时间,煎药机,芍药苷,有效成分,得膏率

多数中药饮片为动植物干品,有一定的体积和厚度,煎煮前冷水浸泡可以使药材的表面湿润、变软、植物细胞膨胀,使药物有效成分部分溶出,因此中药煎煮前的浸泡对中药有效成分溶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和大黄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等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临床使用较多,因此,本文通过考查浸泡时间的长短对大柴胡汤方剂中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与得膏率的影响,为浸泡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以保证医院中药汤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检测器)(美国 Agilent);微压循环中药煎药机(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华仪盛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FA2204B(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XA205DU(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天津市华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式真空泵SHB-ⅢAB(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乙腈(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为色谱纯;甲醇(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磷酸(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均为分析纯;纯净水(娃哈哈有限公司);芍药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736-201438)。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ZORBAX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15∶85);流速: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30 nm。理论塔板数以芍药苷计不低于2 500。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0.012 03 g于25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481.2 μg/ml的对照品贮备液。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大柴胡汤处方:柴胡15 g,黄芩9 g,芍药9 g,清半夏9 g,枳实9 g,大黄6 g,生姜15 g,大枣15 g。按14倍处方量精密称取药材共15付,取5付为一组,平行试验三组,将每付药材包裹于煎药机专用布袋中,封口,装入煎药机中,加入3 500 ml蒸馏水,使药材浸没,分别浸泡0、20、40、60和120 min,采用加压的方法进行煎煮,一煎25 min、二煎15 min,一煎加水量为3 500 ml、二煎加水量为2 500 ml,煎煮好药液后挤压,取出并称量体积。精密量取10 ml的药液,用甲醇定容至25 ml量瓶中,摇匀。以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2.3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缺白芍的处方药材,按“2.2.2”项下的方法制备阴性样品溶液。分别精蜜吸取对照品、供试品和阴性样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分析,色谱图见图1。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1、2、3、4和5 ml的对照品贮备液至5 ml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线,配制成浓度为96.24、192.48、288.72、384.96和481.2 μg/ml的标准溶液。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13.153X-173.77(r=0.999)。结果芍药苷在96.24~481.2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1.芍药苷

2.4 精密度试验 取对照品溶液,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重复连续进样6次,记录HPLC色谱图,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0.26%,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2、4、6、8和12 h按照“2.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0.42%,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 按“2.2.2”项下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平行做6份样品,按“2.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1.58%,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 ml,9份,分别精密加入高、中、低3个水平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59%,RSD为1.95%。见表 1。

2.8 样品测定 取大柴胡汤浸泡0、20、40、60和120 min五种供试品溶液,三组平行溶液,依照“2.1”项下色谱条件依次进样测定,取平均值,结果见表2,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浸泡20、40和60 min与不浸泡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浸泡120 min与不浸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芍药苷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9)

2.9 得膏率的测定 精密量取50 ml的药液上清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于烘箱中105 ℃干燥3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0.5 h,迅速称量,即可得干浸膏重量,计算得膏率,取平均值,结果见表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浸泡20、40、60和120 min与不浸泡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2 不同浸泡时间大柴胡汤中芍药苷含量±s)

注:与不浸泡相比*P<0.05

表3 不同浸泡时间大柴胡汤得膏率±s)

3 讨论

目前随着自动煎药机的广泛使用,煎煮环节基本实现自动化、标准化,而浸泡是医院和药店煎煮中药出现问题集中的环节,操作随意性强,煎煮前药物不浸泡或浸泡时间不足导致药材煎不透、浸泡时间过长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霉败的问题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本次试验采用煎药机加压提取药液,优势很多,可以更好地模拟医院或药店给病人代煎中药的过程,在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等一致的情况下,对比不同浸泡时间下方剂代表性成分含量及出膏率,能更直观地观察到其浸泡时间对煎药质量的影响。对于芍药苷含量和得膏率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加水量较多,溶出达到了一种饱和的状态,从而导致不同浸泡时间得膏率没有显著差异。②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室内温度变化,加热到沸点的时间也会有不同变化,记录数据发现有2~5 min的差异,在达到沸点后,温度有时可以直接升到120 ℃,在压强增加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可能对芍药苷的含量和得膏率有一定影响。③高压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药材成分的浸出率。药材浸泡的原理是水分子从药材的表面向内部渗透,产生一定的渗透压,由于药材的固体结构,内外压强差基本保持恒定。当外界压力增加时,造成更悬殊的压强差,为了保持稳定的压差,就要加速水分子向药材内部的渗透作用,进而加速了药材内部有效成分的溶出。每组平行试验在煎煮过程中压强并不完全一致,通常在15到20个大气压之间,这其中的差异也是影响结果的原因之一。

1 欧阳荣,彭懿,刘绍贵,等.四种中药的直火单煎与机煎单煎液的质量对比检测[J].中国药业,2001,10(3):48-49

2 蒲维娅,万伟中.不同煎煮工艺对复方白芍汤质量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8):53-54

3 董继先,白路.中药自动煎煮及其无菌包装机的研究[J].轻工机械,2004,(4):97-100

4 王亚红,张瑞芳,王稚哲.影响中药复方汤剂药效的因素及中药复方汤剂发展前景[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1):77-79

5 回瑞华,刁全平,侯冬岩,等.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作用的影响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2):41-44

2016-06-24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专项课题(No.13105)

R944

A

1006-5687(2016)05-0011-03

*通讯作者:邹爱英,E-mail:zy2fyxb@163.com。

猜你喜欢

膏率煎药芍药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影响洁身洗液醇沉因素的研究*
四物汤不同制备工艺出膏率比较研究※
陆抑非《芍药》
女贞子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通关藤提取工艺的优化
芍药为谁生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