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鼾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概况

2017-01-16郑琳靖赵丹丹孙麦青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软腭鼾症病机

郑琳靖 赵丹丹 孙麦青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鼾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概况

郑琳靖1赵丹丹1孙麦青2*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2.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整理近年来研究鼾症的相关文献,对鼾症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鼾症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鼾症;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综述

鼾症包括单纯性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的上气道,冲击软组织和分泌物而产生声音[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由于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而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通常伴有打鼾、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结构紊乱等,并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2]。古代对本病虽有记载,但并未全面阐明鼾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近来诸多学者对本病进行研究,认为鼾症是多因素疾病,与外感六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关系密切[3-5],肥胖、扁桃体肥大、颌面部结构异常、嗜好烟酒等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治疗上目前主要以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手术为主,中医药治疗该病优势明显。本文就该病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伤寒论》认为“风温热邪”是产生鼾症的主要原因。《诸病源候论》认为鼾症与肥胖有密切的关系,病机为气血失调、气有不和。肖全成[3]认为本病证主要与外感风温热邪,肝肺火盛、复感风寒,药物、饮食及劳倦内伤有关。苏婷等[4]认为鼾症的病因与饮食不节、外感六淫之邪、偏嗜吸烟、久病体虚及结构异常有关。李际强等[5]认为鼾症的主要病机为痰湿内阻、痰热内塞、气滞血瘀、肺脾肾虚、心阳不足,尤以肺气不利、脾失健运为关键。

2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

有研究认为打鼾是多因素疾病,与颈围增粗、肥胖、扁桃体肥大、颌面部结构异常、鼻咽腔狭窄、悬雍垂过长及白天嗜睡程度关系密切,除上述因素外,与性别、年龄也有密切关系,研究证明男性打鼾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打鼾与月经及雌激素水平有关,绝经期妇女打鼾率明显高于未绝经女性,男性打鼾与吸烟、饮酒有关,发病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1,6]。

3 治疗

3.1 中医治疗 包括辨证论治、针刺治疗和耳穴贴压治疗等方法。

3.1.1 辨证论治 田秀娟[7]把鼾症分为外邪侵袭、卫气不利,治宜清解救阴,方用葳蕤汤加减;饮食不节、聚湿生痰,治宜理气化痰、醒神开窍,方用二陈汤加减;肾气亏损、摄纳无权,治宜温阳补肾、填精强神,偏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偏阴虚者以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胃虚弱、痰湿困结,治宜健脾除湿、升清降浊,以平胃散加减;禀赋缺损、痰瘀互结,治宜理气活血、化痰开窍,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施运涛等[8]把鼾症分为3型,脾虚湿热、痰浊壅滞应健脾燥湿化痰、醒神开窍,以藿菖平胆汤治疗;阴虚湿热、痰蒙心窍应清热滋阴、醒神开窍,方用六黄醒神汤;痰湿内阻、气滞血瘀应理气活血、化瘀开窍,治宜血府逐瘀汤加减。张义雪等[9]认为,本病总的病机为痰瘀互结、痰蒙清窍、气机不利,致病因素是痰瘀互结,治疗上应当健脾化痰、行气活血,多用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减。

3.1.2 针刺及耳穴贴压治疗 黄蔚云等[10]认为,针刺悬雍垂、百会、四神聪、足三里等穴位,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坚持治疗3~4个疗程,可促进咽喉部及呼吸道肌肉收缩功能,改善气道扩张;夏晓红等[11]认为,针灸时穴位的选择,针刺的深度、角度和方向以及不同的补泻手法对机体有多方面的调节,能充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王晓红等[12]对30例鼾症患者进行耳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心、肺、脾、肾、垂前)贴压治疗,与15例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说明耳穴贴压治疗对患者的睡眠情况改善率≧95%。

3.2 鼾症的西医治疗 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3.2.1 保守治疗 有一般治疗、口服药物、器具治疗等。一般治疗:减肥,可以减少鼾症患者颈部及鼻部、咽部脂肪堆积,改善通气;禁烟酒,可以减少呼吸道炎症反应,提高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侧卧位睡姿,能够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睡眠习惯等。目前药物治疗鼾症的疗效有待商榷,有报道称可用麻黄素类喷雾减轻鼻腔咽部充血,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呼吸兴奋剂可增加通气,减少呼吸暂停次数[13];但应避免使用抗组胺药,以免引起嗜睡、增加呼吸暂停的危险性,且禁止使用抑制呼吸的镇静剂和安眠药[7]。器具治疗又包括:①口腔矫治器,它可以通过抬高软腭,牵引下领骨和舌体向前,增加腭咽和舌咽的容积,减小软腭长度,减少舌体对软腭和腭垂的压迫,以使后气道间隙增宽,消除上气道阻塞,最终使患者的通气量明显改善,缓解呼吸暂停,改善睡眠质量;②经鼻插管法,适用于术后鼻腔填塞的鼾症患者;③鼻瓣扩张器;④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可以纠正夜间低氧血症,提高睡眠质量[14]。

3.2.2 手术治疗 ①鼻部手术,鼻塞已证实为睡眠呼吸障碍的危险因素。因此,鼻塞的治疗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外科的重要部分。鼻中隔、 鼻甲、 鼻瓣区是导致鼻塞的三个解剖区域。最常用的鼻外科手术包括鼻中隔成形术和鼻甲缩减术。通过鼻部手术可使鼻腔空间更大阻力更小,利于空气通过顺利[15]。②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过去 35 年间,UPPP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手术。其是从软腭和咽腔中切除过多的组织,通过缝合保持咽腔足够开放而防止塌陷[7]。③软腭植入物,是治疗打鼾和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微创方法。它是用三个聚酯棒放置到软颚内,聚酯棒与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而使软腭硬度轻微增加。深睡眠肌肉放松时,软腭就不再容易与咽后壁碰触,从而使打鼾和呼吸暂停减轻。④舌骨前徙,使舌骨向前悬吊于下颌骨而重新定位,从而使气道扩张并防止塌陷[9]。⑤颌骨前徙,颌面部骨骼异常是一个公认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上下颌骨前徙术通过扩张围气道的骨骼框架,使整个上气道扩大[16]。⑥气管切开术,是新建一个通道使气体直接从颈部气管进入肺部,可以暂时避免上呼吸道的任何阻塞。但因其有较高的呼吸系统感染风险,且增大了护理难度而逐渐被UPPP和CPAP所取代[17]。

4 结语

本病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面以个人临床经验和个案报道为主。笔者通过对鼾症的概述、病因分型及治疗进行整理,进一步明确鼾症的诊断,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鼾症的发病率较高,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和CPAP为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应综合多种治疗优势,在进行手术及CPAP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疗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1]盛晓丽.鼾症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6:1-48.

[2]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8.

[3]肖全成.中医对鼾症的认识和诊治概况[J].陕西中医学院报,1994,17(1):38.

[4]苏婷,付义,张爱华,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J].国医论坛,2016,31(4):66-67.

[5]李际强,谷孝芝,黄颖,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2):99-102.

[6]何忠明,韩美荣,宋玉玲,等.鼾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调查[J].新疆医学,2011,41:16-19.

[7]田秀娟.中西医对酣眠的认识及治疗探讨[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8]施运涛,施红毅.辨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6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6):15-16.

[9]张义雪,庞剑.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0):135-137.

[10]黄蔚云,王伟志.针刺治疗鼾症3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18-19.

[11]夏晓红,陈美娥.略谈针灸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思路[J].江苏中医药,2003,24(7):44-45.

[12]王晓红,袁雅冬,王保法,等.耳穴贴压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0):747-749.

[13]张妮,张献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0,3(2):121-124.

[14]李文筠,马国强.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1):32-35.

[15]杨永春,杨云,甘丽蓉,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平面阻塞分期手术的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418-1419.

[16]韩德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研究和诊治[J].首都医科大学校报,2010,31(1):4-7.

[17]韦善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0):1302-1304.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linical Research Situation of Sleep Apnea

ZHENG Linjing1ZHAO Dandan1SUN Maiqing2*

1.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2,China; 2.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Zhengzhou 450002,China

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sleep apnea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treatment of sleep apnea were reviewed,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leep apnea after work.

Sleep Apnea Syndrome;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Clinical Research;Review

郑琳靖(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E-mail:279892899@qq.com

孙麦青(1966-),女,汉族,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E-mail:sunmaiqing123@sina.com

R276.1

A

1007-8517(2017)10-0041-03

2017-03-17 编辑:穆丽华)

猜你喜欢

软腭鼾症病机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犬软腭过长矫正术初探
Sommerlad-Furlow 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软腭长度变化的研究
汉藏语言软腭擦音的主要来源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你睡觉打鼾吗鼾症治疗中遭遇的几个误区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