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漏树脂在早期釉质龋白垩斑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2017-01-16张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7期
关键词:釉质白垩患牙

张婷婷

(大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辽宁 大连 116021)

渗漏树脂在早期釉质龋白垩斑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张婷婷

(大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辽宁 大连 116021)

目的 探讨渗透树脂在早期釉质龋白垩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5例患者68颗早期釉质龋患牙,采用渗透树脂进行修复,记录其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97%患牙有效或者部分有效,病损面积比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渗透树脂对早期釉质龋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早期釉质龋;渗透树脂;临床应用;效果

早期釉质龋是以釉质白垩斑为特点的病损。这类病损,最常出现的部位在牙齿唇颊面颈部,多见于正畸治疗托槽附近的菌斑聚集区。通过正畸治疗,患者拥有整齐的牙齿,但白垩色板块都极大影响了美观,并且还有可能脱矿进一步发展形成龋洞[1]。临床上通常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釉质早期龋。①应用氟化物,进行再矿化。但有研究表明,高浓度氟化物的使用容易导致深层脱矿组织的再矿化受限,并且,长期使用氟化物可能导致变形链球菌的耐氟菌株的产生[2]。另外,氟化物对釉质白垩斑的美观改善程度有限。②微研磨技术。该技术仅适用于较浅的病损,且会造成牙体组织的丧失[3]。③树脂充填或贴面修复。这种方法能达到较好的美观效果,但侵入性较强。

渗透树脂是近年来被证实能有效治疗釉质早期龋的一种方法。原理是使低黏性树脂材料渗透进入病损区域脱矿釉质的多孔隙结构,填补釉质脱矿区,并阻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4]。正常釉质呈现半透明的颜色,折射率为1.62,水和空气的折射率较小,分别为1.33和1.00。渗透树脂的折射率为1.47,非常接近釉质的折射率,因此釉质与其晶体间空隙的折射率的差值降低,并表现为病损部位与周围釉质的透明度基本一致,改善了白垩色的颜色。

本研究采用口内数码照相的和图像分析对渗透树脂治疗釉质白垩斑的美学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微创修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Icon渗透树脂套装(DMG,德国)、橡皮障

1.2 研究对象:大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正畸治疗后前牙釉质早期龋的患者15例,年龄15~24岁,共计68颗,纳入标准:①患牙无树脂充填物、贴面及烤瓷冠等修复体;②患牙唇面可见白垩色板块,尚未形成龋洞,表面光滑。排除标准:①前牙结构发育不良:如氟斑牙、四环素牙、釉质发育不全等;②进行过漂白治疗的患者;③全身不能耐受治疗的疾病。受试者及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实验过程:按Icon渗透树脂说明书严格进行临床操作。使用单反数码相机、微距镜头、环形闪光灯,数码相机设置如下:快门速度1/200,光圈F=29,感光度ISO=400,自动白平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在同等条件下拍摄,拍照前使用橡皮杯抛光牙面。

1.4 评价内容:由于治疗过程用橡皮障隔湿,牙面处于脱水状态,颜色不稳定,所以治疗后即刻照片只作为病例基本资料保存,仅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照片。将受试者照片片号顺序打乱,由术者之外的两位医师在同一台显示器上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3级:1级,有效(白垩斑完全消失);2级,部分有效(白垩斑面积减小,但仍可见);3级,无效(白垩斑未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两位医师经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为0.87。其中,对于部分有效的患牙,采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出治疗前后的白垩斑面积及患牙唇面面积,计算出病损面积比(R)=病损面积/患牙唇面总面积×100%。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使用u检验对比治疗前及术后1周病损面积比,是否存在差异性,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于1周后复诊。在整个渗透树脂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术中及术后不适。其中1级(完全有效)的患牙为18颗(27%),2级(部分有效)的患牙为48颗(70%),3级(无效)的患牙为2颗(3%)。部分有效的病损面积比(R)平均值治疗前为38.25%,治疗后1周下降为9.46%,经u检验,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选择固定矫治来改善口腔和颌面部畸形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矫治器周围菌斑不易清除,容易堆积,且患者多为青少年,饮食结构中致龋因素较多,对口腔卫生保护不够重视。常常导致牙齿唇面托槽周围釉质脱矿,形成釉质早期龋,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美观。目前,微创治疗越来越深入人心。渗透树脂是一种龋损阻断新技术,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渗透树脂能对釉质早期龋进行阻断,并且能有效地改善白垩斑的颜色,使其接近正常釉质颜色[5-6]。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97%的患者白垩斑在短期内都能得到有效或者部分有效地遮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渗透树脂长期的美学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钟洁.林碧琛.陈小贤,渗透树脂对青少年前牙白垩斑龋损治疗效果的初步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3,31(2):163-166.

[2] 姚博文,许浩坤,毛胜朝.含氟涂料和含氟牙膏对釉面再矿化和抗酸作用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5):611-615.

[3] 谷希,高源,杨琳,等.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美学效果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3(5):678-681.

[4] Rocha Gomes Torres C,Borges AB,Torres LM,et al.Effect of caries infiltration techniqueand fluoride therapy on the colour masking of white spot lesions[J].J Dent,2011,39(3):202-207.

[5] 刘永红,葛立宏,陈慧珍.渗透树脂在自然形成的早期龋损中渗透能力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5):483-486.

[6] Mufioz MA,Arana-G0rdillo LA,Gomes GM,et a1.Alternative esthetic management of fluorosis and hypoplasia stains:blending effect obtained with resin infiltration technique[J].Esthet Restor Dent,2013,25(1):32-39.

R783.5

B

1671-8194(2017)17-0140-01

猜你喜欢

釉质白垩患牙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草纲目》选读
白垩病不治自愈的思考
闽西南白垩系红层分布特征与盆地基底含煤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