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与下鼻甲骨切除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观察

2017-01-15范巍巍郭喜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鼻甲甲骨黏膜

王 琪 范巍巍 郭喜华

(吉林市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吉林 吉林 132013)

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与下鼻甲骨切除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观察

王 琪 范巍巍 郭喜华

(吉林市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吉林 吉林 132013)

目的对比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与下鼻甲骨切除对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双侧下鼻甲肥大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组(实验组)与鼻甲骨切除治疗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与治疗满意度。结果手术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报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效果相近的前提下,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鼻甲肥大;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下鼻甲骨切除

下鼻甲肥大容易造成鼻塞、头痛、头昏等症状,该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下鼻甲手术成为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主要手段[1]。我院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具有治疗效果好、操作简便等特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与我院治疗双侧下鼻甲肥大的68例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组(实验组)34例与鼻甲骨切除治疗组(对照组)34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8.4±4.7)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40.1±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均接受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对照组采用下鼻甲骨切除术。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生素防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治疗效果采用临床观察标准:显效:自觉鼻通气完全恢复正常,通过鼻镜检查可观察到部分鼻咽后壁及大部分中鼻甲;有效:自觉鼻通气大幅改善,通过鼻镜检查可观察到部分中鼻甲;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数+有效患者数)/患者总数×10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满意度评价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总计100分,86~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5分表示良好,61~70分表示一般,低于60分表示不满意,治疗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数+良好数+一般数)/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手术共持续13~28 min,平均手术时间(10.3±7.5)min,对照组手术共持续40~61 min,平均手术时间(36.4±17.9)min。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非常满意13例,良好4例,一般3例,不满意3例,治疗总满意率86.96%。对照组中,非常满意9例,良好2例,一般5例,不满意7例,治疗总满意率69.56%。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满意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造成下鼻甲病理性改变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慢性炎症。变应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慢性鼻炎会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造成血浆渗出并增加炎性细胞浸润[3]。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出现增生,引起鼻甲骨膜与骨质增生,进而发展为下鼻甲肥大。②鼻腔结构异常。先天性或后天性鼻中隔偏曲会造成鼻甲黏膜肥厚。③滥用药物。长期使用减充血剂会造成药物依赖性鼻腔黏膜肿胀。

下鼻甲手术方式较多,主要包括:①下鼻甲切除术。下鼻甲切除术是在将下鼻甲向内侧位置骨折后,将黏膜与骨质切除。部分切除术与完全切除术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对治疗鼻塞的有效率在80%以上。鼻腔干痂、萎缩性鼻炎、鼻臭等是下鼻甲切除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4]。②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是将下鼻甲骨折并向外侧移位直至下鼻甲骨完全骨折。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仅改变鼻甲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在手术期间的出血率和术后干痂的发生率,对改善鼻腔通气状况具有显著效果。③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等离子手术是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然而该手术存在不能消融骨性结构、损伤患者鼻黏膜等缺陷,在临床治疗中存在较大局限性且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5]。④电凝手术、电凝手术通过电极使周围组织纤维化缩小下鼻甲体积。该手术容易造成灼烧部位形成干痂,且周围组织水肿、出血发生率较高。愈合后大面积下鼻甲黏膜上皮损伤不再恢复,为不可逆的。

小切口下鼻甲骨折外移与下鼻甲骨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进行鼻甲手术使应当注意:①手术方式在确定后尽可能不要调整,防止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6]。②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中剥离中隔侧部分黏膜,但不损伤黏膜。最大限度保护了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动,而下鼻甲切除手术是牺牲一部分黏膜和骨质,对下鼻甲上皮纤毛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且切除后,再无返回。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96%,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在治疗效果相近的前提下,与下鼻甲骨切除术相比,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手术时间更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小,且手术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周毅波,于锋,颜永毅.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手术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4):1072-1074.

[2] 廖首本,张剑华,黄雄超.小切口下鼻甲骨部分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1(3):265-266.

[3] 许庚,杨钦泰,徐睿,等.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4):197.

[4] 黎柱杨,王春.下鼻甲手术方式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3,19(3):280-282.

[5] 尹飞.不同类型的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处理方法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34-35.

[6] 王向阳,石丽亚,莫志峰.下鼻甲手术适应证讨论[J].当代医学,2010, 16(1):21-22.

R765.9

B

1671-8194(2017)16-0051-02

猜你喜欢

鼻甲甲骨黏膜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