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俐主任医师应用温病理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总结

2017-01-15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020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7期
关键词:沙参温病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牛俐主任医师应用温病理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总结

芦凤琴于金平*牛俐△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医医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肌间质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牛俐主任医师以“温病理论”为指导,结合五脏的生理病理特性,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如桴鼓。

病毒性心肌炎;温病理论;五脏

“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故现代学者对其在中医学的归属颇有争议。前人多认为其与温病学有密切联系。笔者今以临证跟师为契机,从温病学的角度结合五脏之间的联系浅述如下。

1 病名归属

“病毒性心肌炎”可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心痛”、“虚劳”等范畴。虽然该病兼症颇多(如发热、咳嗽、腹泻、胸闷等),但早期皆有感冒症状,其中发热又是一定存在的,而且这种发热表现一般在发病前就出现,随后才出现心悸、胸闷、倦怠乏力、叹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此时,病情由轻转重,正气由实转虚,这一传变过程基本符合温病的传变规律,故而牛俐主任医师认为其可归属为温病范畴。

2 病因病机

由于本病在古籍中无确切记载,故近代学者对其病因病机认识各异。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它的认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魏从强[1]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温热毒邪侵袭、情志内伤及素体虚弱引发,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刘静秋等[2]认为病机关键在于风热或湿热毒邪经口鼻或胃肠进入人体,正气不能抗邪于外,邪毒侵心,毒由邪入,热因毒发。于海燕等[3]认为发病的主要病机是正气不足,邪毒、痰浊、瘀血乘虚而入。以上医家之见各有不同,但牛俐主任医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若论正虚邪实则可从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探讨。

3 辨证论治

牛俐主任医师认为,辨证论治以叶天士《温热论》的卫气营血理论结合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对五脏之间的病变进行指导。但这两种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而论之无法明晰个中道理,故应合为一处对五脏的辨证指导加以论述。

3.1 心之本病 牛俐主任医师认为论及某种疾病,脏器自身的病变是其发生的主因。故先从心而治。心之本病又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

3.1.1 外邪扰心 叶氏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时感风热邪毒,肺卫首当其冲,遂有发热、微恶寒等一系列肺卫表证。由于风热邪毒化热最速,故易致痰热交阻、上扰心窍。可用银翘散合清宫汤加减以疏散风热、解毒护心。两方巧妙结合叶氏与吴氏两位医家理论及五脏生理病理特性;在养阴基础上解表,自然正气充沛,外邪散尽无遗,脏腑机能迅速恢复;在解表的同时养阴,自然邪不内散,正气周流不息。

法理有常,然病情善变:若此值夏秋之际,湿热毒邪由口鼻而入,则直犯中焦,阻脾碍胃,上扰心神。此时不可死守成方,而应以清热化湿为主。又咽喉乃肺胃之门户,故临床常伴咽喉疼痛、胸闷痰阻等症状。应以银翘马勃散加减。湿邪较胜时用厚朴、滑石等药以加强化湿之力。若邪已扰心,并伴有表证者,可用《温热经纬》中菖阳泻心汤以达化湿解表、宁清热安神之功。若此时痰浊偏胜,则可用温胆汤化胶着之痰:若痰扰心窍,卧不安眠则可佐以养心安神之品。

3.1.2 心火亢盛 若病者体虚,毒邪可直中于心。火热扰心可致心火亢盛,进而耗伤心液,扰动心神。此时患者常有自汗、盗汗、咽燥口干反不甚渴、舌质红绛等症状,由于“汗为心之液”,汗液丢失过多会致心阴不足。此时可用清营汤以清营泻热。若心火亢盛,耗伤气血可合当归六黄汤加减;若灼伤真阴,心烦不得卧可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3.2 它脏犯心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它脏病变也可致病毒性心肌炎。

3.2.1 肺热扰心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若邪热在肺卫停留尚未完全入里时,可用宣通肺气、清热凉血法以防病邪进一步损伤心窍。此时不可局限于“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因温邪变化最速,此时用清热凉血之药物可防止病情传变。应以银翘散、银翘马勃散佐以生地、丹皮、赤芍等物。若病者体虚,可稍补益肺气,以沙参、玉竹之属扶正,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呼吸道感染进一步内陷,做到扶正不留邪。

3.2.2 脾胃虚弱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大源,若内伤脾胃,心血化生不足,故心为之受损。因心位居上,可以升举脾胃清气以滋养心脉。可用归脾汤以资化源,气血荣心,心自安矣。若患者素体湿盛则需佐以燥湿清热之品,同时谨守吴氏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理念。

3.2.3 肝郁气滞 肝藏血,心主血,血不藏肝则疏泄失司。肝郁气滞则致心脉失畅,二者相互影响则病情日剧。此时需以疏肝气养心血为大法。可用一贯煎加减。原方中沙参、麦冬、生地、枸杞、金铃子、当归有滋阴理气之功,但以温病思想为指导,故佐以清热之丹皮、栀子、黄连类以清心火,泻肝火,有画龙点睛之效。

3.2.4 肾水耗竭 若病者先天不足或久病伤肾,均易致肾水不能上荣于心。此时多伴有心悸、怔忡等症状。若外邪已去,纯属阴虚者可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云:“下焦温病热燥,厥甚,脉细促,心中澹澹大动,甚则心中病者,三甲复脉汤主之。”同时指出邪气尚盛不得用之,以防滋腻留邪。若阴虚甚者所致气阴两虚,用生脉散加减,其中重用西洋参为君。若迁延日久,则需以炙甘草汤加减为妙。

4 典型病例

4.1 病例1 患者王某,女,5岁,2016年4月13日初诊。既往病毒性心肌炎病史2年,平素时有气短、乏力。2日前出现发热、咳嗽,随后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加重;小便略烫,大便略干;舌尖红,脉滑而结代。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律不齐。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肺热扰心,治以宣通肺气,清热凉血。处方:金银花18g,连翘12g,竹叶3g,桔梗9g,鲜芦根30g,丹皮9g,赤芍9g,前胡9g,杏仁6g,浙贝母12g,沙参15g。2016年4月18日复诊,服上方5剂,发热、咳嗽消失,心悸、胸闷、气短减轻,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滑。上方去前胡、杏仁、浙贝母、芦根,改沙参为30g,加麦冬12g,五味子9g。2016年4月24日复诊,服上方5剂,诸症消失。舌淡红,苔白,脉滑。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续服上方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本病临床往往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外感邪毒,内扰于肺,继而化热,逆干于心是致病情反复的主素。患者初诊时,以咳嗽、发热等外感症状为主,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原则,治以宣通肺气,清热凉血。复诊时,外感症状基本消失,故去宣肺止咳之品,增加沙参剂量以益气养阴,扶助正气,并合用麦冬、五味子以增益气养阴之功,此合“生脉散”之意,以沙参代人参,扶助正气而不敛邪。

4.2 病例2 患者李某,女,15岁,2016年4月18日初诊。心悸、胸闷、气短2月余。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来诊刻下见:心悸、怔忡,乏力,少寐,易醒,舌红少苔,舌根干燥;小便少色黄,大便干;脉细而促。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肾水耗竭,治以益气养阴复脉。处方:西洋参15g,麦冬12g,五味子9g,炙甘草18g,干地黄18g,生白芍18g,火麻仁12g,生牡蛎15g,生鳖甲18g,生龟板18g,阿胶6g(烊化)。2016年4月24日复诊,服上方5剂,诸症减轻,小便正常,大便仍稍干;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滑。上方火麻仁加量至15g,续服上方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该患者病情迁延,久病伤肾,致肾水不能上荣于心。且心悸、怔忡并乏力少寐,加之未兼外邪,故用生脉散合三甲复脉汤,方中重用西洋参,益气养阴而不伤正,三甲增强养阴之力,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更添全方补益之能,合而用之,肾水得养,心阴得复,气血调和,故而奏效。

综上所述,牛俐主任医师认为从温病论治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意义,同时,牛俐主任医师强调,临床上不可谨守成方死理,不求变通,而应审证求因,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方能稳中求胜,救病人于危难之中。

[1]魏从强.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证施治初探[J].四川中医,2003,21(2):7-8.

[2]刘静秋,周学明.老中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谈[J].中国社区医师,2004,6(104):39-40.

[3]于海燕.李燕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220-221.

R542.2+1

A

1007-8517(2017)17-0067-02

2017-07-04 编辑:邓佳丽)

芦凤琴(1973-),女,汉族,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E-mail:13906413292@sina.cn

于金平(199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内科疾病。E-mail:243976726@qq.com

指导老师:牛俐(1964-),女,汉族,本科,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E-mail:1176202033@qq.com

猜你喜欢

沙参温病主任医师
沙参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
肺热肺燥 喝点冰糖沙参粥
喝沙参猪骨汤给皮肤“补水”
花开杏林 果结仁心——访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沈计荣
郭朋主任医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经验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
论伤寒春变温病夏变热病
初秋 来碗润肺养生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