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湿疹的诊断和治疗

2017-01-15韩碧波范文娜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湿疹过敏婴儿

韩碧波 范文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学,哈尔滨150000)

专 题 笔 谈

婴儿湿疹的诊断和治疗

韩碧波 范文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学,哈尔滨150000)

文章对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

湿疹;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主持人:孙瑞英

编者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的身体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前途。加强小儿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小儿并非成人简单的缩影,在临床上小儿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年龄越小差别越大,表现在疾病种类、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后各个方面。为使广大读者和基层医疗工作者对儿科常见疾病能有更好的了解,本刊组织相关专家就儿科常见的几种出疹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原因、危害及治疗等内容进行介绍,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刊编辑部)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与免疫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根据发病年龄和典型临床表现,本病不难鉴别,但其发病机制复杂。最近相关研究发现,多数患儿血清IgE水平增高,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细胞分化失调及多种炎症介质和神经递质表达异常。并且就患儿自身条件而言,多数患儿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网丰富,皮肤含水量及氯化物较多,易出汗,常有感染和预防接种史。据研究,湿疹在西方国家患病率>10%,2008年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已经接近西方国家,通常认为婴儿期湿疹是过敏历程的第1步。

1 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复杂,由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

1.1 内在因素 包括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功能障碍。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婴儿患湿疹的几率更大。婴儿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对各种刺激较敏感。

1.2 外在因素 ①对生物环境、气候条件、化妆品、染料、香精、碱性肥皂、人造纤维、动物皮毛、花粉、粉尘等过敏;②对食物过敏,如鱼、虾、蟹、牛奶、鸡蛋、异性蛋白等。

1.3 精神心理因素 生活不规律、环境变迁,以及可以造成婴儿心情不愉快的事,亦可引起并加重湿疹病情。

2 临床表现

婴儿湿疹通常在出生后1~2个月起病,也有在出生后3~4周即发病者,一般在2岁左右自动缓解。最初表现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较密集的针尖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皮疹逐渐加重,融合成片,搔抓、摩擦后很快形成糜烂、渗出及黄色结痂,严重时可继发感染,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其他部位,常对称分布、边界不清。因瘙痒剧烈,患儿常转动头部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病情迁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严重时泛发全身,病程长者,皮肤可浸润肥厚、粗糙。婴儿湿疹多见于肥胖渗出性体质婴儿,尤其多见于人工哺育婴儿。部分患儿有吐奶和消化不良症状,大部分患儿常在1岁左右断奶后症状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3 诊断

本病好发于1~3个月婴儿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可累及。初发皮疹为对称性分布红斑,而后在红斑上逐渐出现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导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可形成黄色痂。患儿自觉瘙痒。如果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痂,可伴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皮疹表面干燥,表现为小丘疹覆盖少量灰白色糠秕样脱屑;也可表现为脂溢性,小斑丘疹上附着淡黄色脂性黏液,后者可形成痂。根据发病年龄和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确诊。

4 鉴别诊断

婴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诊断不难,除应与常见的婴儿脂溢性皮炎及特应性皮炎婴儿期鉴别外,临床还有几种皮肤病可表现为婴儿湿疹样改变,虽临床不多见,但也需鉴别,如胎传梅毒、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炎性表皮痣等。

5 治疗

目前治疗因受一些食物变态反应研究的影响,存在过度治疗和错误治疗。有关皮肤屏障的研究给了婴儿湿疹治疗和预防一些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重建皮肤屏障切实可行、安全、疗效明确。婴儿湿疹治疗方面的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缺乏更多相关临床证据,疗效性尚不确定。婴儿湿疹(特别是<1岁患儿)以外用药治疗为主。主要分期及治疗如下。

5.1 急性期 无渗出者可选用炉甘石洗剂;糜烂、渗出者可予3%硼酸溶液或0.1%依沙吖啶溶液或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水煎剂湿敷,15 min/次,2次/d ;有糜烂但渗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锌油剂。

5.2 亚急性期 选用糊剂、乳剂,如氧化锌糊膏或黑豆馏油膏、丁苯羟酸乳膏、丁酸氧化可的松霜、糠酸莫米松霜等,合并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软膏。

5.3 慢性期 选用氧化锌软膏、黑豆馏油软膏、激素类软膏。

对病情严重、皮损泛发周身者,可酌情口服抗组胺药扑尔敏,>1岁患儿可选用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糖浆等。

6 预防

6.1 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辅食添加开始时间同正常婴儿,添加方式建议少量、逐一增加,充分蒸煮。可用食物排除法或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寻找确定过敏的食物,对于有明确过敏的食物避免食用。哺乳的母亲饮食要清淡,营养需均衡。

6.2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 婴儿宜选用棉质衣物,避免化纤、羊毛制品的刺激。衣物应宽松、轻软,过热、出汗都会引起湿疹加重。衣物、枕巾、被褥等要经常换洗,保持清洁干爽,避免湿疹继发感染。

6.3 注意婴儿自身清洁 婴儿需勤洗澡,勤护肤,沐浴水温控制在36~38 ℃,每次沐浴时间控制在10~15 min,建议使用中性或弱酸性较温和的沐浴产品,浴后积极使用保湿润肤剂。

6.4 保持室内卫生和温度 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经常通风,不要在室内放地毯;打扫卫生最好采取湿擦,避免扬尘。

R75

A

1672-7185(2017)09-0011-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7.09.004

2017-04-14)

猜你喜欢

湿疹过敏婴儿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艺术家婴儿推车
过敏8问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