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在肺炎中的应用

2017-01-14汤晶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
关键词:降钙素评判肺炎

汤晶晶

降钙素原在肺炎中的应用

汤晶晶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在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2例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对比组。两组均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等, 观察两组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体温、中性粒细胞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患者中, 降钙素原水平和呼吸机使用频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密切相关(r=0.235、0.267、0.301, P<0.05)。结论 降钙素原在肺炎临床诊断与病情评判中拥有关键的指导价值, 在临床上应充分重视。

降钙素原;肺炎;临床应用

肺炎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或药物致使的一种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炎症, 是临床中多见的疾病之一, 拥有持续不下的发病率。临床表现为血压变低、脉搏速度减缓、意识不清等。普通轻度肺炎的死亡率为1%~5%, 中度肺炎的死亡率在12%左右, 重度肺炎的死亡率为40%。在农村因肺病导致的死亡率排第三位, 在城市中的死亡率排第四位。在发现肺炎的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力控制病情的发展。如今针对肺炎的医疗通常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充分、综合用药, 诸如氨曲南、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然而肺炎的病死率仍持高不下, 因此临床将着重于探讨降钙素原在肺炎中的应用[1-3]。降钙素原是一种生物象征物, 能够对全身细菌传染做真实的判别。为提升肺炎的治疗效果, 强化评判的敏锐性、独特性, 临床将降钙素原应用于肺炎中,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治疗的42例肺炎患者, 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对比组。其中观察组男26例, 女16例, 年龄39~78岁, 平均年龄(58.2±6.6)岁。对比组男24例, 女18例, 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61.2±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须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均须采用血管收缩剂治疗;呼吸频率>30次/min。

1.3 排除标准 使用抗生素治疗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性能低下患者;④泌尿体系受病菌侵染患者。

1.4 方法 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行降钙素原测定。将降钙素原水平分为4个等级, 即<0.5 μg/L、0.5~2.0 μg/L, 2.0~10.0 μg/L、>10.0 μg/L;并应用免疫比对法行C反应蛋白检测, 正常参考值0~8 mg/L。观察所有对象的基本资料, 涵括性别、年龄、临床特征、第一次痰培养结果及血气解析、血常规、胸部 X线片、肝肾性能检测结果等。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体温和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 记录观察组不同降钙素原水平患者呼吸机使用频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从而分析其相关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温和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对比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体温、中性粒细胞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准与呼吸及使用频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关系 肺炎患者中, 降钙素原水平和呼吸机使用频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密切相关(r=0.235、0.267、0.301, P<0.05)。

3 讨论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 由1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对分子量为13000的糖蛋白, 生理状态下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形成。有研究显示, 当降钙素原>0.5 μg/L时, 可作为细菌感染评判准则, 其独特性和敏锐性分别为96%、65%,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对比, 其炎症反应、细菌感染辨别临床价值更高[4]。

有研究报道[5], 经对肺炎患者系统钻研, 采用病原学测验和降钙素原测验, 并将在2.0 μg/L以上的降钙素原定义为降钙素原阳性, 数据体现, 于痰培育阴性患者中降钙素原阳性者只有1例, 痰培育阳性者中降钙素原阴性者亦为1例,但是痰培育后果和降钙素原测验后果完全相同, 这体现降钙素原在非细菌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辨别评判中具有关键的应用价值。此外有研究人员经过对肺炎患者系统测验, 测定降钙素原, 第1~3天, 降钙素原升高患者治疗效果不满意;但第3天, 患者降钙素原较低(<0.95 μg/L)存活率在94%左右,足够验证降钙素原水平是患者改善病情和预后评判的真实标准[6]。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体温、中性粒细胞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肺炎患者中, 降钙素原水平和呼吸机使用频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密切相关(P<0.05)。验证降钙素原应用在肺炎患者治疗中拥有优良的意义。

有研究显示, 对47例肺炎患者进行观察, 25例存活, 22例病死, 行血清降钙素原测试, 第3、7天及死亡后, 病死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存活组, 体现血清降钙素原在病情危及程度和疾病诊断评判中拥有重要意义, 适合临床积极推广[7]。

如今临床已验证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菌内毒素是降钙素原构成的重要要素, 所以细菌感染者降钙素原水平有增高的趋势;但对肺炎患者来说, 因为细菌很多繁殖被裂解, 所以引导细菌内毒素释放, 从而使得降钙素原变高。最近探索显示,炎症危及程度和降钙素原浓度呈正比, 降钙素原已变成肺炎评判的关键标准, 同时在肺炎患者中判断和治疗、预后中有重要价值[8-10]。

总之, 降钙素原在肺炎临床诊断与病情评判中拥有关键的指导价值, 在临床上应充分重视。

[1] 吴小林.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导刊, 2014, 23(12):324-325.

[2] 王水线.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肝脓肿诊治的临床价值.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34(12):231-232.

[3] 黎卓华, 吴丽月, 何绮雯, 等.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诊断意义.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 23(9):364-365.

[4] 朱蕾, 徐爱群, 张亚文, 等.血清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诊断意义.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 34(2):112-113.

[5] 林秋菊, 王界基.合并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降钙素原检测对抗感染及早期诊断的效果研究.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10): 1045-1047.

[6] 付阳, 江虹, 李立新, 等.降钙素原和免疫炎性因子在粒细胞减少的恶性血液病菌血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5):1296-1300.

[7] 程广翠.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0):121.

[8] 李娟娟.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新疆医科大学, 2013.

[9] 李琼, 张晚生, 史加强, 等.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10):115-116.

[10] 廖理国, 邓峰, 陈国贤, 等.降钙素原在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4):24-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20

2017-06-20]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海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降钙素评判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降钙素合成分泌及生理作用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