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体会

2017-01-14许宝才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莪术热毒运化

陈 伟 许宝才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02

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体会

陈 伟 许宝才#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 浙江 衢州 324002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炎症、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CAG发病率高,常伴有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目前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近30年,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良好,现将个人体会简述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病因主要有外邪损伤、饮食失调、情志失常、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逸过度、失治误治、药物损伤等。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痰毒瘀互结贯穿疾病的始终。

1.1 脾胃虚弱是病理基础:脾胃为后天之本,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吸纳转输,化生气血,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若脾胃或内外诸因所伤,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使得气血生化乏源致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久而胃络萎废不用。而脾胃虚弱运化失司,不仅易产生痰湿、气滞、血瘀、浊毒等病理因素,又易导致外邪内侵,从而致CAG病情日益加重,迁延难愈。故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1.2 痰瘀互结是发病重要环节:脾胃虚损运化失健,日久气血不足,或脾胃阳气亏虚,致血运不畅,或肝气犯胃,气机阻滞,血脉运行不畅,均能导致瘀血产生。脾胃虚弱运化升降失常,不能运化水液及布散水谷精微,水反为湿,日久酿湿生痰。在CA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痰浊与瘀血既可单独致病,又可相兼为患,最终可导致CAG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

1.3 热毒是发病关键因素:若气滞血瘀、湿浊痰饮等实邪,诸邪滞于胃腑,不能及时排出,“毒易从火化”,蕴结体内而化热,热为毒之渐,毒为热之极,二者互相影响,最终必将发展形成热毒之邪。热毒浸淫胃络日久,进一步影响脾胃生理功能,使脾胃虚弱更重,病情加重。所以热毒是促使CAG癌前病变的关键因素。

2 治法方药

根据上述分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应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根据热毒、血瘀、痰浊之别,辅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之法以截断病势,防止疾病向癌变转化。

笔者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自拟“消萎方”,一方面健脾益气,另一方面化痰逐瘀,及时清除病理产物,减少、阻断、逆转病邪向癌变转化。消萎方组成:党参15g,炒白术、姜半夏、全瓜蒌各10g,茯苓、陈皮、广木香、蛇舌草各12g,砂仁(后下)、莪术各6g,炙甘草5g。方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和胃为君药。炒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为臣药。佐以茯苓健脾渗湿;陈皮辛行温通,行气和中;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广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醒脾,行气温中;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莪术活血化瘀;全瓜蒌化痰散结以治标。炙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诸药协同,达到健脾和胃以治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以治标的目的。

3 验案举例

张某,女,52岁。2015年9月8日就诊。主诉:反复上腹胀满、隐痛8年。诊见:上腹胀满、隐痛,进食后更甚,时有口干,倦怠乏力,纳谷不馨,大便偏干,舌黯、苔薄黄腻,脉弦细。2010年3月16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增生。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弱,痰瘀热毒互结证)治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处方:党参、全瓜蒌、丹参各15g,炒白术、炒黄芩、茯苓、陈皮、广木香、佛手片、蛇舌草、香茶菜、徐长卿各12g,姜半夏10g,砂仁(后下)、莪术各6g,炙甘草5g,炒谷芽、炒麦芽各3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二诊:上腹胀满减少、隐痛缓解,纳食渐启。前方去徐长卿,再进14剂。三诊:患者偶有作胀,胃纳启,上方去炒谷麦芽,加石见穿12g。后以消萎方为基础改为颗粒剂随症加减,服药1年余。2017年2月14日复查胃镜示:(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轻-中度肠化。

2017-05-23

# 通讯作者:许宝才,E-mail:xubaocai2002@126.com

猜你喜欢

莪术热毒运化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浅析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
脾主运化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