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新苗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述要*

2017-01-14姚新苗指导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杭州310005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苗肾精肾虚

方 针 姚新苗(指导)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专家传经

姚新苗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述要*

方 针 姚新苗#(指导)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文章介绍姚新苗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经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多与肾虚、脾胃虚弱、肝失疏泄、瘀血阻络等有关;肾精亏虚是本病的发生关键,其基本病机为多种原因导致肾虚,精血亏虚,髓少骨枯骨痿。治疗应在注重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内外兼治。

骨质疏松症 姚新苗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姚新苗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载,熟谙医理,学识渊博,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有深入研究,对其诊治更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师从姚新苗教授,兹将其治疗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脊柱变形,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伸展受限和脆性骨折。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3种。中医典籍无“骨质疏松症”的记载,根据症状可将其归属“骨痹”“骨痿”“骨极”“腰痛”“骨枯”“骨蚀”等范畴。《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气至,名骨痹。”《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其病因多样,常与肝、脾、肾虚,精血不足有关。姚师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血瘀是发病的关键,肾虚为本为因,血瘀为标为果。本病涉及的主要脏器在肝、脾、肾,基本病机在于精亏髓虚、筋骨失养。在病变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多种原因导致肾虚,精血亏虚,髓少骨枯骨痿的病理变化。肾藏精,主骨,藏真阴而育元阳,为先天之本,影响其他脏腑的气血运行。精血同源,其又直接参与气血活动,故肾虚易致血瘀。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或房事、生育过多,耗伤真阴,损伤元阳,使精血不足,肾阳衰微,不能充骨生髓。

2 治法分述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肾藏精,主骨生髓,其充在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素问·平人气象论》亦云:“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综合经文主旨,姚师指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虚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中,滋养骨骼,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并使之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养,则骨骼坚实、强壮有力,肢体活动灵活。若肾精不足,骨髓化生乏源,骨失所养,则骨骼就会脆弱无力。在小儿,则见骨软无力,囱门迟闭,发育迟缓;在成人,则见腰膝酸软,肢软无力,或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症。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精伤则骨酸痿厥。”

2.1 补肾健脾:《灵枢·决气》中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金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受气皆于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四肢百骸,化生气、血、精、津以滋润骨骼,脾气散精,上输于肺,下归于肾,脾肾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常有“脾肾同病”之说,先天之肾精也有赖后天脾胃水谷精微的滋养,才能源源不断得以充盈。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提出:“以饮食之精,自能下注于肾也。”后天失养,脾胃虚弱,水谷摄入不足,气血生化之源匮乏,或平素恣食膏粱厚味,嗜酒、暴食、偏食、饥饱失调,使脾胃受损,脾虚则化源不振,精微不能输布,使道空虚,形乃大伤。气血不足,后天之精不能滋养肾水、肾精,致使筋骨失养,而发为骨痿。故当治以补肾健脾为法。

2.2 补肾养肝:《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女子随着年龄增长,肾中精气由充盛逐渐衰退,天癸生成亦随之减少,骨骼亦由强健有力转为痿软无力,进而发生骨痿,故肾精不足、天癸竭绝导致骨髓空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叶天士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强调肝在女性衰老中的地位甚为突出,绝经后女性多有情志不遂而致肝郁,气郁化火,易灼伤肝阴而致阴血不足。肾属癸水,主藏精,肝属乙木,主藏血,主疏泄,肝肾同源,而精血同源互化,水木母子相关。若肝失调达,肝气郁滞,耗伤阴血,肝血亏虚,则可导致肾精亏损,使骨髓失养,肢体失用;或情志抑郁、外邪阻滞导致肝气郁结,气血阻滞,骨髓脉络失养,精虚则髓枯筋燥而致骨痿。故当治以补肾养肝为法。

2.3 补肾活血:血瘀是脾肾亏虚的产物,肾虚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而致气虚血瘀;肾阳、脾阳不足,不能温养血脉,常使血寒而凝;肾阴不足,虚火炼液,可致血稠而滞。脾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留于体内而成瘀血。血瘀可致气血运行障碍,营养物质不能濡养脏腑、骨骼,引起脾肾俱虚而加重骨质疏松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达舒畅,其滞或在形躯,或在脏腑,必然导致血瘀。姚师认为,其病性当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于脾肾,而标实则多系瘀血。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一切骨之病症必会及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依赖先天的温煦和推动,先天有赖于后天的濡养;久病必虚,久病及肾,肝肾同源,久病多瘀,骨质疏松之症日久其本必虚,而其实多瘀。故当治以补肾活血为法。

综上,姚师以益肾、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症之大法。

3 特色方药

姚师认为肾精亏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之根本,血瘀是发病的关键。肾、肝、脾不足为主要内在因素,精血虚衰为主要病机。清代唐容川的《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说明肾、骨、髓之间有密切的生理联系。《素问·逆调论》曰:“肾不坚,则髓不能满。”则阐明肾、骨、髓之间的病理联系。故“肾虚”是发病之根本,而“补肾”是治疗之根本。所以对于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当以补肾为根本,臣以健脾和胃,佐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姚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经验方益骨汤,该方由补骨脂、骨碎补、生地、怀山药、丹参组成。临床运用随证加减,疗效较好。

4 验案举隅

陈某某,女,63岁,农民。2014年1月7日初诊。患者反复腰背疼痛2年余,时轻时重,久立、劳累时疼痛加剧,休息减轻。近3月来,腰背疼痛症状加剧,不能久立,无双下肢放射性酸痛麻木。神志清,精神软,胃纳可,夜寐不安,二便调,舌质黯、苔薄白,脉弦细。腰椎CT示:腰椎屈度可,L1轻度楔形变,骨质增生,腰椎退行性改变。骨密度测定:T值-2.6。西医诊断:骨质疏松症。中医诊断:骨痿(肝肾亏虚型)。治当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方用益骨汤加味治之。药用:补骨脂、骨碎补、生地、怀山药、仙茅、仙灵脾、青风藤、海风藤、夏枯草、枣仁各12g,川楝子9g,白芍、延胡索、远志各20g,丹参、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百合10g。14剂。1月21日二诊:服上药后腰背疼痛缓解,夜间盗汗,舌质黯、苔薄,脉弦细。上方去青风藤、海风藤、川楝子,加熟地、续断、当归、地骨皮各12g。14剂。2月4日三诊:疼痛已明显缓解,再拟前方出入,进一步巩固治疗。上方加细辛3g,杜仲10g。14剂。2月18日四诊:疼痛基本缓解,活动可。续服益骨汤以巩固疗效。益骨汤处方:生地15g,怀山药20g,丹参、补骨脂、骨碎补各10g。

按:姚师认为,本例患者初始虽以腰背疼痛为主,但其病性却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于脾肾,而标实则多系瘀血。故以益肾、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大法,以“益骨汤”加味治之。方中补骨脂、骨碎补补肾壮阳,生地养阴生津清热,此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而怀山药健脾益气,丹参活血通络。另加仙茅、仙灵脾增强温补肾阳之力,青风藤、海风藤通络止痛,枣仁、远志、生龙骨、生牡蛎、百合安神定志,夏枯草、白芍、川楝子柔肝理气,延胡索活血止痛。诸药配伍,共奏益肾健脾、活血化瘀、消除骨痿之功。

5 结语

本病有内外之因,病理变化不同,临床症候不一、证型复杂多样,且常证型夹杂,病情有轻重、深浅之别。故姚师在辨证论治的同时,注重内治与外治相结合,鼓励配合推拿、针灸和运动疗法,诸法共用,内外兼治。除药物治疗外,姚师也非常重视综合性调护,注重疾病认知,生活起居,饮食调养,情志疏导等。

2017-03-07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姚新苗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姚新苗教授治疗腰腿痛学术经验总结,编号:2015ZA11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康复学,编号:国中医药人教发〔2012〕32号

# 通讯作者:姚新苗,E-mail:yxmtcm@aliyun.com

猜你喜欢

新苗肾精肾虚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透视“肾虚综合征”
肾虚是种文化病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
白发丹心哺新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