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季的艺术观

2017-01-13王大胜

曲艺 2016年12期
关键词:马季曲艺创作

王大胜

相声,就其本质而言,既是艺术形式,也是实践形式、反映形式,是以艺术的方式反映生活的实践活动,必然和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艺术观就是价值因素、实践因素、反映方式、艺术方式等方面的有机联系,就是艺术实践的行为前提,就是价值观和方法论。艺术创演的实际情形直接制约于不同的艺术观。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离开我们十年了,他不仅把精湛的艺术奉献给了人民,也把可以作为方法论的鲜明的艺术观留给了同仁,集中在《一生守候》等著述当中,值得记取。

一、好就好在情理中

马季生于1934年,上小学的时候,托一个同学的福,他经常去启明茶社的相声大会,演员的表演让他着迷:“同样一件事,别人说着不逗,到他们嘴里,怎么那么可乐呢?这可真叫能耐!”

一般人听相声,关注点在内容方面,记住的是精彩台词。到马季这儿,关注点主要在演员方面,琢磨的是表演方式。可见,从一开始,他的思路就与众不同。

1951年,上初三的时候,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马季“终于找到了相声实践的机会”,尝试自己的创演方式。他借用京剧《四郎探母》中的西皮慢板,“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困在沙滩”,等等,设计了一大段“杜鲁门自叹”的情节,情绪聚合,情景交融,演出效果极佳。方法对了,效果有了,于是,劲头足了,“我要当演员”的梦想也随之更清晰了。

二、用力用在不足处

随着业余演出的逐步升级,特别是在1956年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当中获奖、历史性地加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之后,马季开始懂得,相声的创作表演“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要想真正地了解它、掌握它,非下深功不可”。

进入中央广播说唱团之后,马季把自己对相声的最新认知,化成了不断耕耘的辛勤劳作。

勤奋也要有章法,要把精力用在关键的地方。

马季把弥补不足当作关键,认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努力”,把主要心思投入到不足的方面,扎扎实实打基础。

他把继承传统当作创作表演的基础,全身心地观摩相声前辈们的拿手杰作,学习王长友的《哭的艺术》、王世臣的《闹公堂》、阎笑儒的《卖布头》等等。那个时候,“团里每天都有演出任务”,他“躲在后台墙角,练习侯先生的《戏剧杂谈》”,“更多时候,都是跟着收音机学”。

在马季创作表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中,绝大部分都能清晰地看到传统作品的技法。这是传统艺术当代价值的重要体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马季不光盯着自己的不足,也留意前辈们的不足!部分前辈的不足,“就是自己不能写作”。当然,这也是马季出发时候的空白点。于是,创作成了他的努力方向。其间,蕴含着超越的梦想。

三、火就火在热情上

从艺术的层面看,现时性并不是曲艺的必然属性。不过,从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维度看,能够及时反映生活,必然是曲艺的突出优长。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新闻传播后,中国人民也为之欢欣鼓舞。传播当天白天,马季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曲艺前辈王决先生一起即兴创作,让山东快书等曲艺形式当中的人物以经典板式、唱腔表示祝贺为线索,创排了相声《歌唱火箭上了天》,当天晚上在吉祥戏院演出,现场效果十分火爆。也让在场观看的一贯对艺术十分严格的陶钝同志欣喜不已。

马季后来说:“我从这个作品中尝到了甜头,深深体会到,相声一定要有即时性。”“后来,类似这样的作品,我创作了许多。”这样的作品包括《英雄小八路》《三比零》《登山英雄赞》等等。

1980年秋天,马季创作表演的《北京之最》也是一段现时性的佳作,采用的手法主要属于“热讽”的范畴。他曾经回忆说:“我什么时候创作这个节目的呢?是开政协会议,大家的发言触动了我。那个时候,许多人对首都北京的工作极其不满意,包括服务态度、产品质量、城市建设等,觉得北京没有给全国作出表率。大家集中谈这方面的事情,并建议我写一段相声。我认真听取了这些意见,看了很多简报,在会议期间构思了《北京之最》,会议之后没几天我就拿出来了。”

这部作品在相声史上具有独特的示范意义。

四、走就走在时代前

生活在历史的时间向度中展开。以反映生活为本质的艺术,必然在时间向度中一路前行,以艺术的意识方式彰显时代特质与社会风貌。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马季的一部部作品,都是这条路上的一座座车站。从1976年深秋的《舞台风雷》开始,到《营业员之歌》《约会》《多层饭店》《北京之最》《特种病》《幸福村》,再到《一个推销员》《百吹图》《一仆二主》《五官争功》,等等,记载着具体节点的前进里程与社会景象,以及不褪的人性本色,也呈现着他不惑之年的艺术辉煌。

正如马季所说:“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的现实生活,不断地逼迫着我,也锻炼了我,使我积累了创作和演出‘应时之作的经验。”并且,“相声创作和演出不能养尊处优”,“不能一味强调社会变化、观众口味变化等客观因素”,“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在创作上下功夫,使相声艺术永葆青春”。

五、高就高在生命里

马季的艺术无疑是十分高超的。他视艺术为生命,为艺术而生活,视艺术价值为人生意义,把生命融汇到艺术人生之中,“让我孜孜以求的相声艺术,终于成为了我的终身伴侣”。

也有其他人同样对艺术孜孜以求,成为终身伴侣。不过,其间有着“我”为艺术献身或艺术为“我”所用的相反情形,高超或一般,泾渭分明。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确信社会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社会生活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不过,其间又有着目的前提下的不同行为方式。自我者只会在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中转悠,充其量通过网络倒腾一些人咬口的陈货,效果与初衷相匹配,付出与获得相吻合。这一点又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换言之,马季高就高在走下去。他是著名相声艺术家,会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猜你喜欢

马季曲艺创作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Jazz
《曲艺泉城》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大师风范
电话里的单口相声
马季:跟新中国一起笑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