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中雕塑功能的研究

2017-01-13李欣然高峰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功能

李欣然 高峰

摘要:城市雕塑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强调雕塑设计的内在要求,展现其真正的魅力。着重分析了城市雕塑的文化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宣扬功能和安抚功能。如何引导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的功能性需求,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家都应重视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阃;雕塑;功能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6-0029-03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雕塑展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前景。作为装饰物,雕塑可以丰富和美化城市空间,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点,也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在增加城市环境美感的同时,另一方面,雕塑还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从各方面展现这个城市的城市变迁、社会面貌、和人文历史等。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与环境配套的一种可视艺术形式,主要作用是帮助营造舒适的、有亲和力的、可识别的公共空间。

一、中国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雕塑的发展源远流长,历史深远。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雕塑的主题一般是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劳动生活以及民俗雕塑,中国古代雕塑不像西方雕塑注重逼真写实,而是追求装饰性和意象性。近代中国战乱不断,因此,雕塑的发展基本停滞,后来改革开放,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空间的质量要求升高,多用雕塑来美化和装饰城市空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雕塑艺术发展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也愈来愈注重城市雕塑的公共性的文化和形象的塑造。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对生活水平的追求由简单的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上来,城市雕塑发展越来越火热,慢慢显示出它的时代性和艺术性,不同类型的雕塑组合在一起相互协调,在城市空间的艺术气氛营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一部分设计师们逐渐意识到了雕塑不仅仅只是有装饰和美化城市空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艺术内涵,展现它的内在魅力,将人们的信仰,道德和情感等融入设计中,创造出一批具有地域符号的优秀雕塑,让人们能体会其中的艺术韵味。

在古代,雕塑的能工巧匠是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不受重视,导致了中国古代雕塑理论的空白,因此中国的雕塑设计是在西方写实主义影响下起步的,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兴起,绝大部分雕塑家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模仿西方雕塑大师的作品,照搬西式雕塑注重结构和形体塑造的营造方法,无心钻研和接触中国雕塑体系,弱化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形式;目前公众对城市公共文化是一种模式的态度,缺乏对城市雕塑的认识和了解,对城市雕塑视而不见,城市雕塑往往是政府官员炫耀政绩的工具,盲目建设城市雕塑,许多城市雕塑存在质量和艺术品位的问题。

二、城市雕塑的功能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可以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植物,水景或其他艺术品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城市雕塑不只是建筑环境的配角和衬托,而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真正的魅力是其服务大众的基本属性,主要可以分为文化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宣扬功能等。

(一)城市雕塑的文化功能

城市雕塑艺术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物化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定着城市的空间面貌。我们设计雕塑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其中的精神和文化构成,只有注入主题和文脉,雕塑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活体,否则构成形式再丰富也是乏味的,激不起人心灵中深刻的感受。

1.纪念性雕塑艺术的教育功能

纪念性雕塑是指以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人,事件或某种共同观念为主题,可以长期保存的可视艺术品。这类雕塑多在室外,也有在室内的,通过纪念性雕塑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杰出的历史人物重现在人们面前,来到这些雕塑面前,再现尘封的记忆,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励鞭策后人,人们从纪念性雕塑中认识历史变迁,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从中受到鼓舞和启迪,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2.雕塑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城市雕塑艺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象征,雕塑艺术作品是千百年来的历史和传统积淀下来的文化符号,是当地人民的精神象征。各个名族通过不同的雕塑形式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高度的象征性,这类雕塑艺术可以丰富民族文化形式,是一种独具风采的艺术物化形式。城市雕塑以自己独有的形式美展示着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表达一种民族气概,浓缩一种人文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

3.雕塑艺术展现国家文化的意识形态

许多著名的城市雕塑艺术都高度概括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史,每一个雕塑都述说着当时的精神面貌,民族传统,同时也反映着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和信仰,民族的历程被刻凿在雕塑的形体与空间中,是一个人文精神与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各个名族通过雕塑美展现自己的理想价值和生活方式。雕塑艺术可以经久不衰的保存着,是民族文化最永久的物化形态,是一种表达着特定文化的意识形态。

(二)城市雕塑的审美功能

中国著名雕塑家王朝闻曾经说道“别的艺术可能用千言万语来讲一个人一件事,而雕塑往往是用一个比较静止的,不太复杂的形体,来包罗千言万语,代替对许多人和许多事的描写。”这就说明雕塑具有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不同的独特审美特征,随着城市雕塑艺术理论与创作技巧的不断发展,城市雕塑形式美感的展现得以充分的挖掘提炼,城市雕塑也的公共审美价值也越来越高。

1.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城市雕塑把展示艺术和服务人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问其他各类城市建筑共同组成城市美丽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优越的文化的魅力与美的精神,城市雕塑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城市雕塑以它独有的艺术形态、艺术个性和艺术语言与城市居民进行情感交流,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培育公众的审美能力,使人们充分体会到艺术带来的精神享受,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美的人生境界。

2.使艺术平民化大众化

人们在冰冷和呆板的混凝土建筑面前常常感觉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城市雕塑可以过渡人们与环境的联系,使人们感到亲切感。雕塑艺术是一种贴合自然的环境,让作品与人产生足够的互动的公众性艺术,是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城市广大市民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的艺术,让艺术不再是奢饰品,而是使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体现艺术为生活服务,让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艺术、欣赏艺术和了解艺术。

(三)城市雕塑的经济功能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不仅仅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整个城市经济投资的一个热点。意义深远、造型优美的城市雕塑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影响了当地周边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产生了视觉空间的凝聚力,这就创造了一种对于环境的投资潜能。城市雕塑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产业,在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城市风景线和旅游观光点,具有直接的经济功能,拉动当地的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例如荷兰的鹿特丹市,本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却因为控诉法西斯暴行的著名雕塑作品“被摧毁的城市”而名声大振,这个雕塑成为了在战火中被摧毁的城市以及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的人类的象征。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拉动了鹿特丹市的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地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进程。

(四)城市雕塑的宣扬功能

宣扬功能是从中西方古代雕塑就开始具有的重要的功能,例如中国唐代武则天出资建造的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风格崇高、庄严、肃穆和典雅,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巅峰,又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的反映,武则天建造卢舍那大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运用大佛雕塑树立自己的形象,提倡自己的思想,体现君主权利。现代城市雕塑也具有宣传本地的主流意识、价值取向、宗教思想等的功能,最为鲜明的是纪念性雕塑,利用纪念性雕塑再现伟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发扬国家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例如美国象征——自由女神像,宣扬了美国人民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如今,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美国的地标符号。

(五)城市雕塑的安抚功能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高楼林立,人们置身于冷漠的建筑群中常常感到无所适从,此时城市雕塑可以充当连接人们和城市环境的纽带,在商业街、公园、居住区等区域设置一些富有地域特色的辅助雕塑,烘托公共空间气氛,增加建筑环境的亲和力,让城市雕塑贴近于符合受众者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北京王府井商业街上的雕塑富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内容有嬉戏中的儿童、拉洋车的车夫、老北京唱古戏等各种生活场景,以各种人物造型和带有文化特点的雕塑形象丰富了王府井大街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增加了王府井商业街的商业环境的艺术空间,增强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安抚人们到达陌生地点的产生的不安感。

三、城市雕塑的改进

城市雕塑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缺少深厚的历史积淀,但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展览数量上还是城市雕塑建设的热度和速度上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这一切都昭示着城市雕塑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面对的问题也更加尖锐,如何在当代文化情景中,使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展现自己的活力和魅力?

(一)加强城市雕塑的特色性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歌赋、国画京剧等经典国粹艺术形式完全可以运用到雕塑设计创造中去,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雕塑的设计形式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设计前挖掘当地的人文特色和历史传统,因地制宜,设计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雕塑。另外,设计师不必再局限于普通的石膏、树脂、粘土、木材等普通的传统雕塑材料,许多优秀的雕塑创作是围绕着雕塑展开的,只要能完整的表达设计师传达的理念和意图的,都是最完美的材料。

(二)加强大众对雕塑的认识和了解

城市雕塑是为“公共而为之”的艺术,应让雕塑与群众产生关系,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创作公开招标,鼓励创作新观念,增强公民对城市公共文化的认同感,以达到市民重视城市雕塑,积极维持城市雕塑的保养和维护的目的。与此同时,提高全国人民的审美素质是城市雕塑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任务,尽快使雕塑艺术深入人心,都有一定的艺术鉴赏水平。如果大众审美尚未具有应有的判断力,那么城市雕塑建设的决策权仍属于那些盲目的政府官员,在这种环境下设计的雕塑,不仅起不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而是适得其反,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三)雕塑组织机构完善

我国应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城市雕塑建设的监管力度,规范雕塑投标招标,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基金用于雕塑建设,各种企业和宗教组织应有政府对城雕建设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城市雕塑管理体系,为城市雕塑的创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结语

雕塑是一种将空间,思想,形态等元素结合在一起的艺术,是公共艺术中最重要,最原始最直接的造型艺术,表面上看城市雕塑的艺术性仅仅体现在其外观形式上,其实只是满足人们的视觉体验已经不再是雕塑艺术品的主要功能了,人们追求的是抽象形体中所表现出的思想和传达的理念。优秀的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的设计,要注重城市空间环境物质构成,同时切不可忽视精神和文化构成,只有注入主题和文脉,雕塑才算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活体,否则几何形体构成再丰富也是乏味的,激不起人心灵中深刻的感受。

近年来,政府对城市雕塑愈来愈重视,从政策上和资金上都给予了扶持,各地纷纷掀起了城市雕塑创作热潮,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雕塑竞相吐艳,虽然许多地区发布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法来规范城市雕塑的建造,但是现代城市雕塑浮华弥漫的背后出现设计水平良莠不齐、相互模仿抄袭、缺乏规划管理、脱离百姓生活、立意内涵不高等问题,如何让城市雕塑更好的发挥其难以取代的独特功能是我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功能
巨型雕塑
数学的翻译功能
我的破烂雕塑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写实雕塑
我有特异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