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休闲体育的多元化价值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7-01-13陈燕翼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发展

陈燕翼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我国休闲体育的多元化价值及发展策略研究

陈燕翼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休闲体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服务功能,是发展休闲活动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休闲体育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中西方休闲理念的差异、制度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专业人才匮乏、休闲研究水平低下等是制约我国休闲体育发展不容忽视的客观因素。根据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和现实需求,以休闲教育、优先化目标、监管制度、未来发展、衡量改进五个方向为切入点搭建了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框架,希望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促进休闲体育的快速稳定地发展。

休闲体育;多元化价值;发展策略

休闲体育, 顾名思义是以休闲为目的, 或以休闲的心态参与的体育活动, 是作为休闲生活方式之一种加以选择的活动方式[1]。我国休闲体育起步较晚,发展进程明显滞后于西方国家,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改变,体育将会逐渐成为人们最为青睐的一种休闲方式。据美国学者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将席卷世界各地,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50%的时间用于休闲,未来5~10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2]。休闲体育的休闲价值在其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全方位探知休闲体育的多元化价值,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休闲体育不同层面的需求,对发展休闲体育,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和谐,促进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休闲体育的多元化价值研究

作为休闲社会中个体活动,休闲体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休闲娱乐活动常常使相对独立的个体、紧密协作的团队,乃至整个社会获得休养生息,保持充沛的发展活力。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休闲体育”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到休闲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意义。不仅如此,休闲体育活动也成为一种重要载体,联系着社会和家庭的关系,是通过人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样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的载体。

1.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体育的核心理念,它主张在开展体育运动时要倡导人的自由意志和个性解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而这一理念恰恰就是通过以个体健身的休闲体育活动来实现的。休闲体育作为一种休闲、自由的生活方式,它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休闲体育, 休闲者的休闲态度、休闲需求等主观归因和外部环境等客观归因相互制约、辩证融合,通过休闲体育的方式进行互动,使人们的情感能够在休闲体育活动中处于最佳状态,是人们缓解繁重工作和心里压力极为积极有效的办法。

1.1.1 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休闲体育能够促进身心和谐,提高生命价值,对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休闲娱乐中,人们的情感处于最佳的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人们内心舒畅、身体健康。高节奏的工作生活,给人们带来诸多压力:繁重的工作压力,激烈的竞争,道德的束缚,使人们时时刻刻处在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势必会使人们觉得身心疲劳、觉得痛苦、觉得郁闷,严重者可能还会产生心理障碍。正因如此,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寻求各种释放压抑的办法,寻求缓解压力的良方。

1.1.2 丰富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休闲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长时间工作的人们,为了能够消除工作后的精神疲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往往都会利用一定的时间,用于休闲体育活动来休养身心,同时也是人们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时间,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健康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空间,并将这些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率。所以说,休闲体育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1.1.3 促进人际交往,实现自我发展

休闲体育可以把人们从日常的生活、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解脱和宣泄,把人们潜在的能量引向休闲娱乐,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去,使人们产生一种无以名状的幸福感,使人们的心灵得到进化、情感得到陶冶[4]。不仅如此,休闲体育还能够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交流更加频繁,创新能力得到了激发,人们的体魄得到了锻炼,展现出高尚的气质魅力,实现了自我价值体现和自我发展的双丰收。

1.2 休闲体育促进社会发展

1.2.1 促进社会和谐

毋庸置疑,休闲体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休闲体育必将朝着大众化发展,它给人们的休闲需求以满足感。通过休闲体育活动缓解工作过程带来的负面情绪,使人心情愉悦,增强抗压能力,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同时通过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加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2 促进经济发展

休闲体育可以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对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利用休闲体育的发展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形成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1.3 拓宽教育服务通道,促进体育教育终身化

完整的教育应当包括工作教育和休闲教育[5],而休闲体育教育又是休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效益。虽然我国休闲体育起步较晚,但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随着休闲队伍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休闲体育自身的教育价值。而学校体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体育生活化、终身化的关键[6],休闲体育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它是体育锻炼习惯早期养成的关键,是体育教育终身化的强心剂。

1.3.1 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观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休闲体育发展的速度,余暇时间是从事休闲体育的根本保障[7],树立正确的休闲体育观,是保证休闲体育高速发展的前提,是人们从事休闲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催化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宣传、灌输、引导休闲体育教育理念,有助于人们充分认识到休闲体育活动在个体闲暇生活中的地位,并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休闲体育观念,同时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1.3.2 促进体育习惯的养成

人们从事休闲体育活动其实是一个全面学习的过程,包括技巧学习、规则学习、价值学习以及生活的学习[8]。当代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艰难前行,各种社会竞争又日趋激烈,学生的身心经受着极大的考验。具有趣味、休闲特征的休闲体育在满足学生健身需求的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道德、品质的发展,在学好文化课程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休闲体育活动中来,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内容的多样化和娱乐性,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休闲体育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以休闲放松的心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

2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

体育活动被普遍作为休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动机、态度等影响着大众对休闲体育的需求,政府决策部门的组织管理、社会福利、政策法规等与大众的体育需求息息相关。

2.1 西方休闲思想的影响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冲突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休闲体育也会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可避免的导致个体休闲活动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中国休闲体育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崇尚中庸、和谐,注重养生和内在修养。西方休闲文化追求个体竞争,热衷超越极限,富于挑战等,随着西方休闲思想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主流地位,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日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西方的现代体育项目,中国传统休闲体育项目受到冲击和挑战。

2.2 制度法规不健全与休闲体育有序发展的摩擦

休闲体育的有序发展,必须要有相关的制度法规的强有力保障。随着休闲人口不断发展壮大,政府管理部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法规,势必影响休闲体育的有序发展。目前我国重要的体育法规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地方性法规等,制度不健全且多年未及时修订,导致休闲体育管理模式混乱。

2.3 资源配置不合理与休闲体育均衡发展的碰撞

近年来,我国休闲体育飞速发展,促进了体育及相关消费,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休闲体育起步较晚,资金投入先天不足,体育基础设施薄弱,限制了休闲体育的长远发展。不仅如此,我国地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体育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配置都存在不合理、不协调的现象[9]。这种不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育资源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乡镇较少;其次体育资源多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少;其三便于开展休闲体育的小型场馆所占比例较低。

2.4 人才缺口大与休闲体育大众化发展的冲击

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运动休闲时间逐步增多,这一现象为休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各种休闲体育设施的确立,也极大的拉动了休闲体育的消费,与此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休闲体育的繁荣也带动了休闲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休闲体育的专业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现阶段,虽然很多大体育院校都开设了社会体育乃至休闲体育专业,但仍然难以满足巨大的人才缺口。与休闲体育相关的管理人员、社会指导员、研究人员的质和量都明显不足的情况,导致我国休闲体育大众化发展之路举步维艰。从图1也可以看出市民对休闲体育指导现状的评价不是很高,这也意味着现阶段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指导人员缺口较大,科学指导的水平欠缺,管理监管不到位,无法满足大众需求。

图1 市民对休闲体育指导现状的评价

2.5 中国休闲体育研究取得初步成效但尚显稚嫩

随着我国在休闲体育方面的逐步发展,休闲体育教育是保障休闲体育发展的中流砥柱,对休闲体育研究也仅仅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展进程明显滞后于西方国家。图2是从CNKI上搜索到有关休闲体育研究的文章,能很清晰地反映了我国休闲体育研究和发展轨迹,休闲体育研究逐步发展但仍然非常薄弱。

图2 休闲体育研究发展现状

3 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休闲体育发展正处于向上但又充满荆棘的阶段,引导休闲体育积极向上发展,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对发展休闲体育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和现实需求,以休闲教育、优先化目标、监管制度、未来发展、衡量改进五个方向为切入点搭建了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策略框架(如图3)。

图3 休闲体育发展策略框架

3.1 休闲教育

休闲体育须在结合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休闲”意识,使人们积极的投身到全民健身运动当中去,将休闲体育的价值发挥出来,不仅如此,各级政府也要做好体育休闲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以“为民”思想为基础,利用好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增强全民的健身意识。同时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休闲理念、休闲方法,将其与中国特有的休闲方式有机融合。

3.2 优先化目标

在休闲体育发展道路上,固守陈规注定落后,决策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用科学的理念捕捉休闲体育发展的信息,通过加强休闲体育研究、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以及创新管理手段来促进休闲体育价值的效率最大化,优先实现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目标,推进休闲体育发展的科学化、大众化和均衡化。

3.2.1 加强休闲体育研究

休闲体育在我国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虽然研究休闲体育的专家学者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研究内容上还不够深入,方法手段上还不够科学,研究水平滞后于西方国家。我国休闲体育的潜能是巨大的、前景是光明的,加强休闲体育研究,应该立足于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实际,结合我国传统的休闲文化精髓,借鉴西方在休闲体育研究方面先进的经验,使我国休闲体育在继承与借鉴中探索,寻求适合研究中国国情的休闲体育发展道路。

3.2.2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我国休闲体育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休闲体育的中坚力量,在一系列的休闲体育活动中发挥教授技能、指导锻炼和兼顾组织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加快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补发,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培养方案,在质和量上都大幅提升,才能解决市民日益提升的休闲需求与休闲指导人员匮乏之间的矛盾。

3.2.3 创新管理

在发展休闲体育过程中,一定要丰富体育文化活动,加大大众之间的互动,营造体育休闲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汲取农村和传统文化精髓,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发扬,形成中国特色的城乡结合的休闲体育文化,同时灵活地将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节令特色活动融入休闲体育,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可以为发展休闲体育提供一个重要的渠道,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使休闲体育发展效率最大化。

3.3 监管制度

我国休闲体育监管模式不甚完善,需从休闲体育制度法规着手。人们的休闲权益要得到保障,必须借助于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现有的《体育法》、《全民健身纲要》以及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法规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民的消费权益,但多是粗线条、纲要式的,不够细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模凌两可,整个管理体系也比较混乱。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每个地方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和管理模式,对州政府的职能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法规制定、监督、服务、信息沟通等都有明确的分工,值得我们借鉴。

3.4 未来发展

3.4.1 体校结合

体校结合,不仅仅是休闲体育进校园,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开展休闲体育教育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休闲体育的意识。同时,学校还扮演着培养休闲体育专门人才的角色,做好休闲体育的体校结合工作,是我国休闲体育高效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3.4.2 政企结合

发展休闲体育,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单靠政府拨款显得势单力薄,利用有特色的休闲体育活动吸引企业资金加盟,将公共休闲体育资源市场化运作,促进休闲体育发展,资金问题迎刃而解。扬公共体育资源之长避市场运作之短,必须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政企才能有机结合,以企业资金促进休闲体育发展。

3.4.3 城乡结合

休闲体育的发展应当着重关注农民群体的体育需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的休闲体育也成为他们闲暇时间最经济最便捷的休闲方式,所以政府职能部门在制定休闲体育服务机制时,充分考虑他们的休闲需求和潜在的休闲特征,将农村休闲体育服务纳入常规机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

3.5 衡量改进

在休闲体育工作中,做出点成绩不要一味地自我吹捧,必须不断地自我剖析、衡量改进,制定相关的管理、实施的标准和制度,对于做得不足的地方,要及时、适当地调整方法策略,才能不断地促进我国休闲体育朝着科学化、大众化、均衡化的方向高效发展。

如今,休闲体育运动已经深入人心,它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健康、文明、快乐的全新的生活方式,并逐步与我国的国情和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的完善与成熟,并在今后的发展中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作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兴产业,未来的休闲体育必将会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1] 马惠娣.休闲、休闲体育、后北京奥运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2):1-3.

[2] 杨彬.多维视角下休闲体育的价值与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5.

[3] 肖焕禹.方立.休闲体育的演进历程、分类及未来展望[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2011.

[4] 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6-11.

[5] 白宏舟,唐成.试论大学生运动休闲教育与高等院校的应对[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9(6):119-122.

[6] 邓丽星.和谐社会构建城市休闲体育服务体系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5):106-109.

[7] 张明英.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3(3):64-67.

[8] 赵卓鹏.关于休闲体育的多元化价值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7,24(1):77-79.

[9] 许晶.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8):23-25.

责任编辑 王菊平

G8

A

1003-8078(2016)06-0107-04

2016-05-25 doi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6.28

陈燕翼,女,福建闽侯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休闲体育、高校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