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保数据的应用与保障

2017-01-13向春华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11期
关键词:春华人社部社会保险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社保数据的应用与保障

文·图/本刊记者 向春华

为推动社会保险数据的规范应用,为国家出台相应制度建言献策,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与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等合作,共同开展“社保数据的社会化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10月18日召开了课题启动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人社部社保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员,部分地方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员以及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启动会。该课题希望通过挖掘海量社保、金融数据,助力社会保险扩面;促进以社会保险信息为主体,金融信息为补充的信用评价体系,落实国家民生保障政策和制度;通过银社合作,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为确定我国社会保险数据的社会化应用标准提供建议。

随着我国各险种综合参保人数达到10亿量级,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9亿余张,社会保险数据已经成为我国活性最强的较大数据库之一,不仅对于社会保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全社会均具有重要价值,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对于社会保险信息、数据的社会化应用,目前尚缺乏具体的政策、制度和标准。

胡晓义指出,纵观十年来的发展,社会保险信息化因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对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社保方面最早考虑信息化问题,是为了防止欺诈、冒领社会保险待遇,扩大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即时结算,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效率。实践中,社会保险信息化推动了社保业务的流程再造,使原来分割式、柜台式业务方式逐渐变成了网络式,相应地,原来的规则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政策的完善,随着技术条件、技术手段、流程的变化,原来的政策不适应了,原来不可能实现的做法,现在有可能实现了,政策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社会保险信息化还推动了管理体制的改造,对机构的设置等也产生了影响。

社会保险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保障卡及其背后数据平台标准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数据库。9亿多的社会保障卡发放量以及庞大的社会保险数据是社会保险的核心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为社会保险决策提供支持的同时,如何为社会公共政策、社会管理、市场等提供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专业人士考虑的问题。对此,胡晓义认为,应当通过研究为社会保险数据的提供和适用确定标准和规则。

人社部社保中心副书记周红坦陈,社会保险数据在各行业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但该数据不仅涉及个人隐私,而且涉及国家安全,涉及社保经办行为的合法性,在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情形下,社保机构无法也不能提供相应数据,否则可能要承担很大的法律责任。而在保障社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保数据的应用价值,成为业内人士和众多企业的期待。

猜你喜欢

春华人社部社会保险
木碗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人社部六大举措推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待到春华烂漫时
我们该如何表达苦难?——读黄春华《扁脑壳》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人社部印发通知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