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家独唱到大合唱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记

2017-01-13

种子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临储大合唱竞争力

从一家独唱到大合唱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记

编者按:

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东北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一年来,改革进展顺利,成效好于预期。深入梳理总结改革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及建立健全其他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我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开始于2007年,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项制度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走低,继续实施国家收储政策客观上如抱薪救火,助长了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和市场机制的失灵。玉米临储价格从2007年的1.38元/kg一路攀升至2014年的2.22元/kg,到2015年,国内外玉米价差在600元/t上下,国内玉米不仅丧失国际市场竞争力,也丧失了国内市场竞争力,其结果是出现了玉米连年增产、库存高企、进口增多的“三高”现象。2007—2015年,我国玉米产量从1.52亿t增加到2.25亿t,各地粮库出现了“收不进、调不动、销不出、储不下”的尴尬局面,玉米加工、流通、贸易等产业链环节也由于玉米价格高企,呈现整体乏力不振的状态。双重挤压下,不仅国家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补贴负担,长期看也不利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保护。玉米临储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本期将重点关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一年来的情况,探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从一家独唱到大合唱背后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临储大合唱竞争力
一二·九大合唱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春天的大合唱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