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苗期黄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1-13李奎亮

种业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全蚀死苗整地

李奎亮

(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沈丘 466300)

小麦苗期黄苗原因及防治措施

李奎亮

(沈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沈丘 466300)

从栽培、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引起黄苗的症状及原因,从提高整地质量、及时中耕松土等提出防治措施。

小麦;黄苗;原因;防治

小麦苗期是指从小麦出苗到起身拔节期这一段时间,期间经历小麦出苗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几个生育阶段。生产中由于耕作栽培、施肥、田间管理措施的运用不当,造成田间幼苗出现黄苗,影响了小麦正常生长。

1 黄苗的症状及引发原因

1.1 整地质量不好

幼苗田间长势不均匀,幼苗根系发育不良,根系绒毛密集在根部,根稀少而短,有的根部可看到残留在土壤中的玉米秸秆附着在根系上。幼苗分蘖少,根系少,生长细弱,往往伴随有初生幼苗叶片叶缘干枯的情况。

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时间短,加之秸秆处理不好,田间秸秆残茬长,秸秆粉碎度不良,影响了整地质量。播种后,土壤中过度的秸秆残留物影响小麦根系生长和养分的吸收,田间秸秆腐熟过程中,释放热量及一些有毒气体,对幼苗的根部也有一定影响。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田间幼苗根系生长不良,养分供应不足,最终导致小麦幼苗发黄。

1.2 施肥不当

施肥不当会造成田间呈现点片的幼苗黄化现象,发黄的幼苗叶色浅绿色,叶片上冲,瘦弱,分蘖少,根部生长正常,生长后期表现耐旱性差、抽穗早、成熟早,籽粒的商品性差。

1.3 田间积水

主要是在小麦播种后,晚秋如出现多雨年份,田间出现长时间的积水,致使土壤窒息,导致小麦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严重地块会出现死苗现象。土质为沙土或壤土地块容易发生。

1.4 地下虫害

出苗后在入冬前或开春气温回升后,小麦田间出现零星的或顺着麦行出现成段死苗现象,幼苗整株枯死,拔起死苗,可看到幼苗基部茬口成锯齿状不规则,入冬后和成株期则发生少,这主要是由金针虫危害造成。入冬后天气变冷,金针虫下沉到犁地层,停止危害。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金针虫上浮到小麦根部的近地面土层,蚕食小麦幼苗根部造成危害。

1.5 黄矮病

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幼苗发病后,冬前及冬季田间症状表现不明显,春季幼苗发病后,首先表现出新叶发病,然后发病新叶由叶尖向叶片基部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到叶片一半以上,叶片基部仍保持绿色很长时间,有时叶片会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表面较光滑。发病早、植株矮化严重,后期小麦几乎不抽穗或抽穗很小。该病主要是由蚜虫传播引起。

1.6 全蚀病

幼苗发病,植株矮小,下部黄叶多,拔起幼苗会看到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发病地块麦田顺犁地方向成椭圆形。后期田间病株成点片发生,出现枯死白穗,植株易连根拔起,根稀少,茎基部或近地面叶鞘布满密集的黑褐色菌丝层。地上部,基部叶片发黄,植株分蘖少,叶片内卷、挺直、生长弱,较正常植株矮5~7cm。主要是由全蚀病引起,小麦全蚀病是一种由种子带病浸染的土传性病害,该病害是检疫性病害。

2 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2.1 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前,对前茬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粉碎长度不超过5cm,秸秆厚、秸秆多的地方要及时撒开,深翻后,掩埋秸秆,然后旋耕整地,耙实土壤,结合整地,施入氮肥150~225kg/hm2,以促进秸秆的氨化和腐熟。

2.2 平衡配方施肥

有条件的种植户施腐熟后的农家肥45~75m3/hm2,再施入配方肥450~600kg/hm2。不施农家肥的种植户,整地前施入小麦配方肥750kg/hm2,施肥要均匀,最好采用机械施肥。然后深翻整地,耙实土壤待播。

2.3 及时中耕松土

播后由于田间积水出现的黄苗,待积水下渗后,土壤湿度适宜时,用锄顺麦行进行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增加地温,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根系的吸收能力。结合中耕松土,施入一定量的氮肥,以促进缓苗。

2.4 防治地下害虫

整地前,用甲拌磷6~7.5L/hm2,拌玉米糁或麸皮或细土300~375kg/hm2,堆闷后均匀撒施土表,然后整地,或用克百威60~75 kg/hm2,均匀撒施后整地,防治效果更明显。

2.5 防治蚜虫

在小麦进入越冬前或在春季气温回升后,蚜虫发生期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可用40%氧化乐果750mL/hm2,对水375~450 kg/hm2,田间喷施;或用10%吡虫啉300~450 g/hm2,对水750 kg/hm2,田间均匀喷施。

2.6 防治全蚀病

全蚀病发生区,播种前使用专用杀菌剂12.5%硅噻菌胺20 mL,可拌麦种10 kg,或用3%敌萎丹40mL+2.5%适乐时20 mL,可拌麦种10kg,拌后堆闷4~6 h,晾干后即可播种。无病区用2.5%的适乐时或3%立克锈20 mL可拌麦种10 kg,堆闷4~6h,晾干后即可播种。

[1] 方怀信,张红叶,崔岭,等. 小麦黄苗与死苗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2):46-48.

[2] 张志华,牛伶锐,胡长华. 小麦黄苗弱苗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12(11):19-20.

[3] 刘冬梅,贾筱文. 小麦黄苗弱苗形成原因及其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13(3):157-158.

[4] 冀洪策.邓州市冬季小麦黄苗、死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中国种业, 2016(10):23-25.

[5] 赵颖丽,赵海萍.小麦冬季黄苗、死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河南农业,2016(31):41-42.

[6] 陈茂春.小麦几种缺素型黄苗鉴别及补救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 2016(2):19.

S512

B

1003-4749(2017)07-0027-02

2017-04-01

李奎亮(1972-),男,河南沈丘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良种选育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全蚀死苗整地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与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控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五河县夏玉米死苗原因及应对措施
浅析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对策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