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2017-01-12唐璟睿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

唐璟睿

【摘 要】幼儿的良好习惯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当从小培养儿童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工作。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家庭和幼儿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将二者结合,共同促进幼儿习惯的养成。本文将具体探讨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相应策略,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家园协作;幼儿;行为习惯

引 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家园协作的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应该密切配合,为儿童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发展家园协作的模式,促进家园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满足新时期幼儿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孩子在出生以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教育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儿童会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可行性

幼儿和成人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二者无论是在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与成人相比,幼儿具有几个明显的心理特点:第一是活泼好动;第二是好奇心非常强烈;第三是对具体形象的认知较好,对抽象思维的把握不够;第四是模仿性很强;第五是无意性大。针对上述的心理特点,可以对儿童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家园协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具体策略

(一)创建和谐家园环境

良好的行为习惯都不是天生的,需要对幼儿进行后期培养,在后期培养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想要实现家园协作,应该创建和谐的家园环境。

(二)形成家园统一思想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部分,许多家长认为,既然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幼儿园就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许多幼儿园教师则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充分发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作用。如果双方都秉持着这种思想观念,很难促进家园协作,会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难以为继,因此幼儿园和家庭需要形成家园统一思想,为幼儿园和家庭的协作提供精神条件。

(三)加强家园有效沟通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园和家庭相分离,二者的沟通仅限于每年一次或两次的家长会,大多数家长在参加家长会时只是聆听,没有和幼儿园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流于表面的沟通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应用家园协作的模式,必须加强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彼此提供良好的互动条件。

首先,幼儿园教师可以进行家访,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和教师在交流之后,要合力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制定规划,使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网上建立一个信息交互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和家长的互通有无。教师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和家长们建立微信群或QQ群,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在这些平台上,也应该和教师进行交流,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从而加强双方的有效沟通,让孩子在家园协作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后,幼儿园要经常开展家园互动的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活动”、“圣诞节家园互动活动”、“家长开放日”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园邀请家长到学校来,可以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全方位的把握。如果天气情况允许,幼儿园也可以组织春游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并行,从而促进孩子与教师、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提高家园协作的效率,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不断更新自身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和幼儿园也应该调整双方的协作模式,使二者的协作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应该更新自身的观念,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对孩子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及时调整。

首先,有些行为习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不良习惯,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既不能对原来的习惯进行全盘否定,也不能对这些习惯进行全部吸收,应该吸收借鉴旧有习惯的优质部分,去除其糟粕,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过去以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幼儿要养成重视成绩,增强竞争意识的习惯,使自己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教育的改革,成绩不再成为对幼儿进行评价的唯一指标,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是学校和家庭培养的关键。家园协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孩子们进行良性竞争,但是不应该继续强调成绩的重要性,给孩子们施加课业压力。

其次,幼儿园和家庭要结合孩子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社会的现实对孩子展开教育。过去在宣传榜样的力量时,幼儿园教师和孩子的家长都是举一些伟人的例子,如雷锋、黄继光等等,这些历史人物和孩子的现实生活相差很远,幼儿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准确把握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就无法在其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可以寻找孩子熟悉的人物作为榜样,引导孩子们向其学习。比如,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介绍马云、俞敏洪、乔布斯的成功史,在这些名人成功之前,都不为世人所理解,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他们坚持自我,最终还是走向了成功。这些例子更加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孩子们可以把他们作为榜样,改变不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

结 论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幼儿园和家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应用家园协作的模式,让幼儿园和家庭共同促进幼儿优秀行为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秀玲.浅谈做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5,11:14-15.

[2]王艺霖.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黑河教育,2016,07:11-12.

[3]沈定珍.家园合力双赢共进——促进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J].小学时代(教师),2012,06:115-116.

[4]王铮.浅谈如何促进小班幼儿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养成[J].教师,2012,22:117-118.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