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课,促我成长

2017-01-12崔玲玲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童心预设校长

崔玲玲

新学期,新气象,新校长。匆匆的,他来了,也带来了他的理念。他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听老师的家常课。就这样,他走进了我的课堂。

一、备课,理想中完美的预设

设计《其多列》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切实地体会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我预设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一)律动:以《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这首好听的歌曲开始来调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节奏练习:接着以快乐的一天为主线,让孩子们模仿刷牙的声音 ×× × |×× ×‖,模仿擦桌子的声音×× ××|×× ×‖,模仿洗衣服的声音 ×× ××|×× ×‖,模仿敲门的声音×× × |×× ×‖。然后带上音高唱一唱这些节奏,从而无形当中孩子们就学会哼唱《其多列》这首歌曲的歌谱了。

(三)聆听歌曲: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聆听歌曲,比如歌曲的情绪,速度如何?以及在黑板上画线条的方式,有助于孩子的形象记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孩子们学会聆听,养成聆听的习惯。

(四)朗读歌词:先让孩子们跟着我朗读歌词,再利用钢琴边听琴声边轻声逐步掌握歌词。

(五)表演歌曲:用不同的形式去表演歌曲,可以是小组表演,也可以是分男女生表演。

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样的设计是完美的,因为节奏是音乐的骨骼,也是音乐的开始。扎扎实实的节奏教学,孩子们一定会很快学会这首歌。我对自己的预设充满了信心。

二、直击现场,当课堂遭遇“异样的举动”

上课了,依循原先预设的环节,教学有序的进行着。正当我讲得兴致盎然时,边上的一个小男孩A在地上爬来爬去。我朝他使了使眼色,可他并没有理我,继续爬着,做着各种电影里有深厚武功的招式。在他的带动下,边上的另一个男孩子B经不起诱惑也开始来了个“霹雳腿”,紧接着趴在地上来了个360度大翻身。看此情形,我一边请小朋友打节奏,一边悄悄地走到他俩身边说了一声,“快坐好。”我一转身,他俩又在地上爬来爬去的,根本没当回事。小男孩A还很高兴地爬到了在后面听课的校长身边。一节课按照自己的思路上完了。

三、灵感在交流中迸发

吃完午饭,我便直奔校长室。鲍校长对这节家常课提了几个问题并说了几点想法:

(一)“你能叫出学生的名字吗?”

此问题一出,我便陷入了沉思,“刚开学不久,我教一年级8个班,这么多学生哪能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校长仿佛猜到了什么,接着说,“我们要快速地了解学生,你看能不能去收集每个班的名单,能不能每节音乐课记录孩子的平时成绩,能不能上课之前去摸清整个班的底细,哪些孩子最调皮?哪些孩子比较优秀?”三个能不能,又一次让我陷入了沉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校长还真有点厉害,一针见血。”紧接着,他又说,“或许你能叫出那个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的小男孩)的名字,他会收敛一些。”我赞同他的想法,并在之后的教学当中采纳了,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上是不是应该适时的进行一些奖励制度,有助于教学管理呢?”

因为是家常课,所以我原本的想法是把最真实的课展现给校长看。口袋里放着的奖卡忘记了,结果没用上。没想到细心的他竟然发现了这个我认为无关紧要的小环节。“这个问题涉及到课堂教学管理的层面……”鲍校长娓娓道来。是的,学校的管理就像教学管理,细节决定着成败。在课堂中,教师就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奖励势在必行。

(三)“你与学生还有点距离。”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可上课也很难掌控。如果我一旦放开,担心收不回来。师生之间有点距离,并不等于老师不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赞可夫曾强调:“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作为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当然,爱要严而有致,不是一味的溺爱学生,而是要有严师之威,不仅要给各类表现好的学生,更要给那些所谓的差生以师爱。

四、我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随机应变去应对异样的举动。因为,孩子们都是动态而有活力的生命体,在教学中的“小插曲”便会层出不穷。有时会搅乱课堂的气氛,有时会让教学者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是冷静应对还是避而不谈?通过这堂课,我看到了我的不足也得到了一些感悟:

(一)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我理想中完美的预设,却被课堂中的“小插曲”无情放逐,由于没有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比如说:在各项音乐技能中,孩子们最擅长的是什么?(唱歌、跳舞、乐器、表演……)孩子们最不擅长的是什么?(识谱、节奏……)哪些孩子特别调皮?因而错失了把握课堂动态生成的机会。虽然说课堂教学有许多无法预料的,但有时还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在上课之前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那么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生成奠定基石的。

(二)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具体实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和奖励是必不可少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有效的表扬和鼓励?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不同知识水平的孩子我们应把握不同的称赞尺度。若用同一种评价标准,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称赞过于频繁而失去因称赞带来的激励意义。这节课当中,如果我能善于利用趣味性的奖励—奖卡,以及有效的称赞,那么会更加调动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把自己当作学生,永远保持童心

人会老去,思想不会。青春会流逝,童心可以永存。孩子们是我的人生读本,和他们在一起唤醒了我童年的记忆。我曾经是调皮的孩子,却害怕白眼;我盼望老师的关爱,却害怕误伤;我希望伙伴的帮助,却害怕告状。童心意味着真诚、纯朴、自然;童心决定着爱心。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为孩子着想,真心爱他们。

有了这样一次教学体验,让我更觉得音乐课堂需要超越预先设定的教学规程,需要把握真实丰富的教学现场。学生永远是新的,优秀的教师会欣赏那些调皮的孩子,会耐心倾听花开的声音。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至柔,至刚,大气,执着,千方百计地制造扶持我们的孩子成功。把学生当作自己,真心爱他们。最后我想用鲍校长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长路奉献给远方,老师要把爱奉献给学生。因为他是你的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童心预设校长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校长的修养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