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渗透

2017-01-12刘贤会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多样化渗透

【摘 要】本文认为课程在内容上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态度;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偏向。

【关键词】渗透;多样化;开放式教学;时代的气息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这要求中职学校电工电子课程在内容上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电工电子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而目前我们的电工电子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中。所以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渗透到电工电子教学中事在必行。

一、电工电子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偏向

电工电子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电工电子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电工电子与其他学科以及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而在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中,通常的偏向是: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实验和实践环节,重视知识的理解而忽视知识的应用,对于知识的应用,也常被认为就是“解题”,而忽视了知识的社会价值。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实施,使电工电子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实验、实践及其应用,不仅使学生掌握这些电工电子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会用整体的、综合的观点分析问题是现代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内容。综合能力测试所涉及的知识,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所强调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工电子教学中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内容还会涉及其他多种学科的内容,体现了现代理科教育的综合化趋势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所以,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三)有利于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开放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以课本知识为中心,以课堂为单一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是封闭的。而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实施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能将现代科技以及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地渗透到电工电子教学之中,教学内容的选取突破了教材内容的限制,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使电工电子教学紧跟时代的发展。同时,实施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将学校与家庭、社会以及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的教学。

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渗透

(1)介绍最新科技成就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电工电子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成就。如当前新兴材料的研制及应用;超导体的获得及应用;现代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大型及超大型集成电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光、激光全息摄影、防伪技术等等,使电工电子课具有时代的气息。

(2)探讨社会热点问题

除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外,还要结合知识点的教学有机地补充、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内容,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及时了解相关社会热点问题的电工电子本质。只要教师的心中有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意识,就一定能从社会生活、生产中找到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内容。 结果是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立志将来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高尚品德。

(二)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开展探究式教学

中职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并且为了解决问题要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并在合作中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估。而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研究,为中职电工电子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开展科技活动

除在科技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创造性的动手动脑活动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也是电工电子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主要是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学校定期举办的科技节、科技知识竞赛等。

(2)环保活动

充分利用环境对学生的感染作用,通过橱窗、黑板报、挂像、校内科技设施等形成校园科技氛围,并通过建立科技角、兴趣小组等营造浓重的科技气息,使学生身在校园犹如生活在科技的海洋中,而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科技环境的建设,更多一份体验。这样既使学生增长了科学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社区活动

走向社区,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科技设施进行科技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到厂矿、工地、科研单位进行参观、访问、实验、测量、考察、调查,为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中等到锻炼。

(4)班队活动

在班级工作、团队工作等德育领域,渗透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科学的价值观和科技意识、科学家的道德品质、科学态度和精神、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

作者简介:刘贤会(1977-),男(汉族),湖南衡阳,讲师,主要从事电工电子教学方面的工作,在中职学生电工电子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卫.高校“电子电工实习”课程教学方式的改进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8):130-131.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多样化渗透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