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的灵魂进入语文课堂

2017-01-12常润华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课文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方式,抓住多彩生活这一活水源头,引导学生去还原、去丰富语文教材中所描述的生活,领略生活的精彩,领悟人生的真谛。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语文与生活的衔接点,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学习语文。生活的灵魂进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留心观察,认识生活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很多直接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教师若能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借助观察去认识生活,有益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例如肖复兴的《花边饺子里的爱》,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的孝顺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对母爱的感知。因为这些很熟悉、很贴近,学生很容易引起共鸣,说起来是头头是道。通过叙说,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领悟到母爱的深沉。

语文要贴近生活,还要延伸语文课堂,把学生投入到生活这个最广阔的语文学习环境中去,让他们拥有一双慧眼,拥有一颗敏感的心。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可以让学生到商店、机关单位、公共场所等地方“找茬”, 收集错别字、不规范字,如:招聘启示(事)、蓝(篮)球、家俱(具)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自觉改正了写错别字的不良习惯,而且本身的语文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由于时代的关系,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觉得抽象难懂,不易掌握。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情境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如讲《怒吼吧,黄河》时,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的演出实况录像,以及一些历史背景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黄河雄伟壮观的景象场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创作者的激情。再读课文,就会较好地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情景再现,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观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很快的融入文本的情境中,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如学习《詹天佑》,对“人”字形线路一节,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动手对线路进行设计、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詹天佑的超群智慧和创新精神。

三、表演模仿,体验生活

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反映生活。学习语文,就是要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有些课文适合让学生模仿表演来再现生活。如《将相和》这一课,很适合舞台表演。同学们为了表演好,就会反复研读课文,认真分析不同人物的特点,积极、充分去准备。他们力求动作的细致逼真,符合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表演时,他们还自制了一些道具;结束后,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这样在模拟训练中,学生广泛接触到多种语文元素,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这样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形式,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甚至有些平时上课发言不积极的同学,也会乐滋滋的加入。在不断的磨合中,他们有了成就感,慢慢由不行到行,由不会到会,觉得语文有滋有味,逐步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有效挖掘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如安排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探亲访友、与亲人一起购物等活动,并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活动的开展,既能让他们保持长久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兴奋以及新鲜感,又能展示少年儿童的自信、大胆和个性,也不缺乏童真、童趣。其实,学生比我们更新潮,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只要是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且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我最喜欢的超市”、“我心目中的中学”、“众说纷纭TFBOYS”、“今天爸妈不在家”……他们往往觉得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起来常常是洋洋洒洒,精彩纷呈。

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交相辉映。生活丰富多彩,语文学习应千姿百态,语文教学应多姿多彩。教师应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参与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翅膀。

作者简介:常润华(1971-),男(汉族),湖南衡阳,衡阳县金兰镇石坳学校,本科毕业,一级教师,任教语文学科。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课文生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