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预设”构“生成”之筑

2017-01-12刘润英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预设课堂教学

刘润英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语文本身的丰富性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多种可能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少一点固定的预设,多一点课堂的生成。我们可以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尝试和探究的活动中,在对教学文本的多元解读中,在师一生、生一生的平等对话中,在适度的拓展中,在创造中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从“预设”走向“生成”,关键是把学生看成一种教育资源。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需要重建课堂教学效率观。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在,我就从以下三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

教学必须要有预设。预设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前的预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里教师说什么,就连学生怎么做一般也都有很详细设计。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这种做法看似费力不讨好,因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但是,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没有预设教学,也就说不上动态生成。《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文时,原课文主要内容描写昔日瀑布壮观景色,到人类没有节制用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导致瀑布枯竭。教师如果没有精心的预设,在教学中按课文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定会很平淡无味,学生也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学生的收获会寥寥无几。教师在教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对文字理解和想象能力,借助多媒体,将瀑布壮观景象通过画面方式,去理解课文重点词语,让学生有感而发,学生浸没在美好的感受中,教师话语一转,这些美好愿望都无法实现了,这些景色现在已不存在了。学生由刚才的美好感受跌落下来,心中产生疑惑。潜心研读课文,寻找造成这样后果的原因,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中生成,生成预设的教学效果。

二、生成是课堂教学预设的升华

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当教前预见面对活生生的人时,作为教学的预设,一要能“升级”,二要有“超越”。所以,教师要学会弹性预设教学过程,从结构、环节、时间、做法和结果等方面去考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使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如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有学生介绍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说:“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有另一位学生举手表示有补充:“我觉得诗中写的梅花不是画中的梅花。”当时我很愕然,有点想否定这个同学的说法,但是看到他很认真的样子,我请他讲讲理由。他认为因为梅花长在了洗砚池边,而洗砚池因为诗人经常洗砚,池水被染黑了。所以池中的墨水渗透到了梅花的花瓣中,致使“朵朵花开淡墨痕”。学生的回答超乎我的预料,但是我还是肯定了他的思考。很多同学也表示赞同,甚至又有同学发言说:“生长在诗人院中洗砚池边的梅花,倒映在被墨水染过的池水中,也是‘朵朵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都是亮亮的,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 使课堂充满人文性。

三、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的

语文教学倡导生成并不是否定预设,而是对预设的要求更高,预设中应包含着更多生成的因素和成分,生成性的预设是更有价值生成的基础。教学倡导生成,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生成,不是漫无目的,脱离文本的生成。 生成首先应当尊重文本的内涵,在深入理解文本丰富内涵基础上进行生成。教师要有所选择,对那些无关的,没有多大价值的生成可以一笔代过,那些有探究价值的生成,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预设无法全部预知生成,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例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教师在引入课题时,哪个字是题眼?(“使”字),“使”是什么意思?晏子几次出使楚国?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晏子“第一次”为什么事出使楚国?这时晏子是怎样对付楚王的;接下来让学生按学习“第一次”出使楚国的方法学习“晏子第二次” 出使楚国;最后放手让学生学习“晏子第三次”出使楚国。从“晏子三次”出使楚国对付楚王的过程中体现晏子、楚王的人物特征。课文在教师预设下完成教学,学生在预设下生成,达到学习要求,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在教学中,预设的思路明显,其过程也出现过学生学习障碍,教师机智地化解,使教学预设的方向下生成有效的学习,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力的。

参考文献:

[1]《为了“生成”而“预设” 》,杭州市上城区教研员专题讲座,2004年4月.

[2]王文忠《课堂要动态生成,也要预设成功》,《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27日第八版.

[3]徐国波、朱瑛《“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小学教育研究》2004年12月“教学论坛”专栏.

猜你喜欢

预设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