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

2017-01-12浦旭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途径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践行的过程中,现阶段的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普及性以及发展性的根本特点,在开展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保障教学的公平性与普遍性,力求可以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最大范围内提高学生的数学价值与能力。但是我们无可忽视的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学困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学困生转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几点转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

所谓的学困生就是因为自身身心障碍无法有效的发挥自身能力的学习,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习接受能力相对差等。在教学过程中,此类学生存在不是很多,在属于班级学习中的弱势群体。在素质教育理念以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之下,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能力,对此我们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对学困生的重视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要提高学困生的课堂注意力,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与鼓励。可以通过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问题的讲解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层深入,提高学困生的理解能力;在进程课堂作业的布置过程中,要有根据学困生的层次有针对的提问题;要对学困生进行及时鼓励,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与肯定,要不断的完善与总结自身的工作,有效的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二、合理利用课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的限制,小学教师无法对学困生进行深入讲解,因此,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课外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困生无法在课堂上吸收理解的知识,进行课后辅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在进行课外辅导的过程中,要提高对教育的质量与效率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针对的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对学生存在问题的系统讲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在通过基础问题,巩固相关数学知识。 其次,开展课后“一帮一”活动小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科学合理的分配学习小组,通过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的的模式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帮助,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巩固优秀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设置不同的题目,有针对的开展相关活动。

三、科学引导学困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练习习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方式,但是学困生在习题训练过程中,过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导致其数学成绩无法有效提高的问题,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习题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取一些基础性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正确的答案,教师给予一定的表扬,对于错误的答案,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逐渐的使学生养成做题的习惯,进而逐渐的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渐的鼓励学习开展练习,长期以往,会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学生摆脱学困生的称号。

四、加强对数学作业以及试卷的重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作业以及试卷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命题设计,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同理,在转变学困生的问题上面,教师也可以利用此种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困生的试卷以及作业,制定系统的转化教学方式,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符合学困生自身状况的试卷,增强学困生的成就感,使学生感觉自己“学会了”,真正做到学有所成,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通过科学方法,刺激学困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在进行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小学生的求胜渴望,可以在学困生之间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学困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以及互相竞争提高学生的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可以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进步上、课堂表现上以及考试成绩上等开展竞争。

六、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是学困生转化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困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只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下,才可以逐渐的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学困生仅仅是在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困生的优点要给予鼓励与肯定,不要因为学困生学习能力与成绩的不足,就全面否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避免用鄙视的、偏见的有色眼镜看待学困生,这样长期以来,对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严重的影响,会导致学生存在逆反心里,不主动的去学习,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与成长。

七、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有效的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在学困生的转化与改变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在校教育有着共同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在校表现状况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教师要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避免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各种不良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家访或者电话拜访等形式,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的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提高学困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困生一定的尊重与理解,要不断的完善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转化学困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能力。

作者单位:浦旭,女,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民族:汉,职称:小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学困生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海霞.小学数学学困生实现转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6,09:53.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