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提高对策

2017-01-12田晓辉王有良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对策大学生

田晓辉 王有良

【摘 要】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越来越突出,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就业难问题存在多方面原因,既有社会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也有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以往的就业工作中,我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扩大就业渠道等方面,这对于促进就业工作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制约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元素愈发丰富,包含知识、技能、思维、个性、观念、心理等一系列适应就业的基本素质。可以定义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开发自身潜能,获得能够实现自己就业目标、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就业能力的构成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个人基本能力,个人基本能力包括: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个人基本能力等方面,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恰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专业能力不足

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成为影响当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首要因素。由于专业设置等原因,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多持应付态度,直接导致了专业功底不扎实、知识积累不足,进而造成了专业能力的不足。同时,很多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只学不用或重学轻用,理论与实际脱节,为了应付考试,忽略实际应用,这也导致了大学生专业能力的不足。

2.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是形成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大学学什么?学的就是怎样学习。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培养模式的影响,多数的教育存在“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问题,这种教育虽然让学生们顺利的考取大学,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更多的是采取拿来主义,而少有举一反三和无师自通。

3.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能力即需要学生有学以致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如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步由理论型需求转向实践型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人才时将实践能力和技能作为首要条件,企业希望新入职的大学生能入职即上任,但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缺乏却一直困扰用人单位。同时,因为以往的高校教育倾向于理论教育和应试能力,忽略实际操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加之校企之间缺乏合作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平台,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会说不会做、眼高手低、缺乏实践能力。

4.个人基本能力不足

个人基本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除了对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考量,还会把毕业生个人基本能力作为选择的重要标准。在实际就业工作中,一些大学生缺乏这种基本能力,各方面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就业。

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致使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无法顺利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符合自身意愿的工作岗位,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举步维艰。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调整人才培养方式,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进行竞争的过程中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固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的就业市场现状,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销对路”人才是在源头上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要了解社会发展需求,针对社会现状适当调整专业学习模式和专业培养目标,建立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结合模式,针对高校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优化,尽力避免供需脱节等现象。第二,调整人才培养方式需要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全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特殊需求、异地求学学生就业需求,也要分析热门和冷门专业、中长期人才需求趋势。第三,适当的调整教学方式,固有的“填鸭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可以更多的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由灌输式应试教育转变为研讨型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2.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是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起到直接的决定性作用。首先,高校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理论应用实际的机会,提升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成为实用技能型人才。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学生教学实践基地和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学生正确的选择实习单位,鼓励学生进入到企业中锻炼自己,增强社会适应性。

3.培养学生增强自我个性,养成优良的品格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学生群体多样化的自我个性和品格的差异性日显突出。企业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个性和品格也成为了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个性和品格,首先,需要高校改变固有的单一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引导学生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发展兴趣和爱好,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能力和自我能力;其次,高校应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把大学生的品格养成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邱文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对策.2008.

[2]李绮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11.

[3]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对策大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