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练笔,要踩在“点”上

2017-01-12徐姗姗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随文练笔习作语文

徐姗姗

【摘要】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短板,是制约语文成绩提升的瓶颈,如何将习作教学寓于平时的点滴语文教学中,笔者以为,以语文课堂为载体,将练笔渗透在文本的教学中,有的放矢,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习作;随文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改革创新的领域。而每学期定量的大作文难以达成新课标的要求。目前,多数教师将写作引入阅读教学,但是着眼点仅限于读说而已,写被一笔带过,未真正落实笔端,教学实效甚低。笔者由此以小学生读写为切入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依托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不同角度来踩准练笔的爆发点,快速开启阅读通向写作的大门,让读写结合天衣无缝,坚持系统地随文练笔,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留白点,驰骋想象

留白作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常被应用于文本精彩之处。作者吝惜笔墨或直接省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袅袅余音。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潜心挖掘文本的留白点,引领学生自由放飞想象,选择填补留白的形式,使学生进入文本营造的情境之中,以有效落实随文练笔训练。

在教学苏教版《母亲的恩情》一文时,笔者抓住留白点,即文段末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的形象。“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补白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学生们组织语言,一位女生回答,“母亲为孩子想了很多事情。”“那进一步深入想象,具体想到哪些内容呢?”笔者追问。一位男生主动回答,“孩子外出带的东西是否够用,能不能吃饱?”“母亲会想,这次外出,一路上是不是安全?”“还会想到自己的孩子住的地方,能不能遮风挡雨?”“孩子的居所安不安全?”“孩子的学习情况怎样?”……一个简单的省略号,将学生引向母亲的地位,使其展开想象触摸文本内容,撩拨起学生内心情感的琴弦。由此,学生沉浸在练笔的快乐之中。随文练笔让学生的想象驰骋,使其体验到母亲对子女那份沉甸甸的纯情之爱。

随文练笔,踩准留白点,可以引领小学生铺平语言表达之路。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在广阔的回味空间驰骋想象。踩准留白点,去探究作品悠长的余韵,由虚到实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实现了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延伸点,拓宽视野

延伸是阅读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教学策略,随文练笔教学中的延伸点可以从写作背景着眼,可以从相关事件切入,还可以引类似现象突破。笔者为有效落实随文练笔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拓展适合学情的延伸点,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笔者课堂拓展处设计了延伸点,即当你看到《本草纲目》这本书时,你想对李时珍说什么。学生再次研读文本,积极调动语言储备,一位学生说道,“您好,爷爷,我在课本上学到了您坚持写书的故事,您是我学习的榜样。”另一位说,“我今天,听了老师对您的介绍,您那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佩服不已。”“您那种冒着生命危险,勇于尝遍百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您用一生的心血救治了成千上万的病人,您的医术一直流传,造福了人类,您真了不起!”“您那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敬仰。”“我要像您一样帮助别人”……学生完善练笔习作后,对文本做了深入的解读,不同程度地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个体的思想认识,丰富了各自的情感体验。

随文练笔,踩准延伸点,是小学生由课内阅读进入习作练笔的最佳路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挖掘文本的精彩之处,进一步使其发散思维,踩准延伸点,学生赢得更多地练笔选择,再选定方向付诸实践,会收获精彩的练笔之果。

三、争议点,深化思维

争议点是教学中师生、生生探究交流中尚有意见分歧,思想未达成共识之处。语文课堂中的争议不在于声音高低,而是取决于道理多少。笔者在随文练笔实践中,紧抓共同探究的机遇,调整课前的教学方案引导小学生深度探究,鼓励他们思想争鸣,以生成精彩的动态课堂,使其思维深化。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狼和鹿》一文时,学生围绕“杀狼”出现了意见分歧,笔者因势利导,确立了争议点。“狼是凶狠残暴的动物,常给鹿带来侵扰,甚至生命危险,为了保护鹿,我同意罗斯福的做法。”一位同学回答。另一位同学马上质疑,“善良温顺的小鹿在二十多年间啃食了森林植被,给森林带来危机,难道不是因为没有天敌吗?”“我不赞同捕杀,通过森林前后的变化,可知这是错误的决定。”“通过鹿群前后数据的比较,显而易见,这是错误决定”……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由文入理,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之意义重大,放弃了对狼与鹿的第一印象,转为立足文本,联系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并将各自的独特解读诉诸文字,落实了练笔训练。

随文练笔,踩准争议点,是小学生由模仿走向创新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争议的平台,要引导学生在思索时与自己争议,在展示交流中与同学争议,在师生探究中与教师争议,以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茁壮创新的智慧之树。

随文练笔,要真正踩在“点”上,才会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笔者有关读写链接点的探究不会止步,将会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契机,斟酌学情,优化策略,继续为所教学生搭建扎实的随文练笔平台,以实现小学生读与写的天衣无缝,意与言的水乳交融,让美丽的语言之花在每位学生的笔端悄然绽放。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随文练笔习作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