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汾阳市西堡障村改造盐碱地的相关措施探讨

2017-01-12赵会萍

种子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项目区盐碱地耕地

赵会萍

(山西省汾阳市演武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山西吕梁032200)

汾阳市西堡障村改造盐碱地的相关措施探讨

赵会萍

(山西省汾阳市演武镇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山西吕梁032200)

针对汾阳市西堡障村土壤类型特点,总结了该村项目区改造盐碱地的相关措施,以供同仁们参考。

汾阳市;西堡障村;盐碱地改造;措施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汾阳市东部演武镇西堡障村,全村共计572户、2 188人,总耕地518.93 hm2,人均占有耕地0.24 hm2,种植作物主要是玉米,海拔高度在730~740 m之间,土壤类型为盐化潮土。该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为:一是土壤盐渍化,盐碱类型有硫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氯化物复合型3类。盐分含量2.15 mg/kg,土壤pH值7.72,属轻到中度盐碱类型。二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不足,据化验分析有机质含量仅为15.5 g/kg。

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质量完成情况

总投资65万元全部到位,具体是:①玉米整秸秆粉碎还田333.33 hm2,深耕333.33 hm2,耕作层深度达到了25 cm以上。总投资25万元,财政补助9万元。②硫酸亚铁改良213.33 hm2,施用40 kg/667 m2,总施用128 t,土壤结构性明显改良,土体悬虚、供肥性能改良。总投资8万元,财政补助8万元。③增施农肥266.67 hm2,增用量1.5 t/667 m2,总增用量6 000 t。总投资27万元,财政补助8万元。④测土配方施肥500 hm2,共计采集土样52个,其中大量元素40个、微量元素12个。化验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及速效N、P、K微量元素及盐分含量计18个项目,取得化验数据428个,制定了配方施肥方案,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572户。施配方肥40 kg/667 m2,总施用300 t。杜绝了肥料的盲目施用,养分比例趋于合理,肥料利用率明显提高。⑤监测评价:进行了572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建立了项目区农户地力情况档案,取得调查数据5 000余个。取土样52个,化验分析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变化动态及地力等级变化情况,为盐碱改良地力培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建立2个试验点和6个示范观察点。投资1.1万元。⑥技术培训:在项目区投资3万元,累计组织集中技术培训8次,田间地头技术咨询60次,印发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改良剂使用等地力建设技术资料1.2万余份,受训人数达1 500人次。

3 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

3.1 经济效益

通过对500 hm2盐碱地综合配套改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是产量增加。据对项目区随机抽取的25个示范典型户调查,项目区2007年玉米平均单产达500 kg,比非项目区平均单产400 kg增产100 kg,总增产75万kg,按1.4元/kg计算,总增产值105万元。二是节肥效果好。通过项目实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10%,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节肥20%,也即相当于项目区节约化肥投入24元/667 m2,项目区总节肥成本18万元。以上两项合计每年可增收节支123万元。

3.2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推广了盐碱地综合改良主体技术,辐射带动耕地地力建设和肥料合理施用,减少了化肥的盲目施用,充分发挥了耕地的生产潜力。通过技术培训,广泛提高了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田水平,增强了改造盐碱地决心和信心,提高了对改土培肥、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认识,激发了从事耕地质量建设的自觉性,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奠定了基础。

3.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土、肥、水资源得到了合理调节和高效利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土壤耕层厚度达到25 cm,比改造前增加5~10 cm,土壤有机质增加0.42 g/kg,全氮增加0.04 g/kg,有效磷增加2.2 mg/kg,速效钾增加15.4 mg/kg,全盐量下降0.26 mg/kg,pH下降0.05。土壤阴阳离子含量也相应的降低。土壤肥力因素趋于协调,土壤结构性、耕性明显好转,土壤保水、保肥、供水、供肥以及防污染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由于推广了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避免了不合理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和对土壤的毒害,减轻了土壤污染以及作物生理病害的发生,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保证了食品安全。

4 做法和措施

4.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汾阳市被立为山西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项目领导组,同时组建了技术指导组。项目实施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质量管理指标制和项目承担合同制。西堡障村两委班子也多次召开项目会议,成立了项目领导组,由村委主任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组织宣传发动和培训。

4.2 责任到人,强化质量管理

一是严格实行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由市农牧局局长为项目法人,对项目实行终身负责制;二是实行技术措施科学可行分析制,项目实施前要对项目区涉及地块的地力状况、养分状况、盐分含量、生产水平逐一调查,评价建立地块档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际、实用、实效”的改良措施,力争产生最大经济社会效益;三是各项工程措施参照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实施,各项农艺措施的实施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4.3 以点带面,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手段广泛深入宣传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利用典型事例教育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培养群众进行耕地质量建设的自觉性,同时切实抓好耕地质量建设技术措施的培训,使农民“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进一步增加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真正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1005-2690(2017)01-0038-02

S156.4

A

2016-12-22)

猜你喜欢

项目区盐碱地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