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17-01-12陈琳

种子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泉州市气象农作物

陈琳

(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福建泉州362000)

浅谈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陈琳

(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福建泉州362000)

随着气象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领域也在进一步扩大。而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气象信息服务为其防灾减灾等问题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探讨其气象信息建设的现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准确度不高等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期望能够为农业生产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气象科技服务;农业生产;问题;对策

气象信息服务向来是保障农业生产流程有序进行的重要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具有较大的可拓展空间。如在农业领域中的防灾减灾上,气象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准确度较高的信息,从而达到有效预防的效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生产者的损失[1]。其中,抗旱、防雷电、防汛等问题都是气象技术可以提供的应用内容,也是相关气象部门工作的重要责任。此外,通过气象信息进行预报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建议,并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品质。因此,气象科技信息的使用对于农业健康生产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其当前应用情况的研究也有着较为深远的意义[2]。

1 泉州市气象信息服务概述

从地理位置的情况来看,泉州市位于我国福建省内,并与浙江、广东等地接壤,泉州市气象局位于东经118°62′,北纬24°88′。从气候的总体状况来看,是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气候相对温润,并且降水量较多。一般在夏季雨水充足且温度较高,到冬季则大多处于温和湿润的状态。在农作物生产上,泉州市主要集中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并且也逐渐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状态。目前,在气象预报上泉州市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气象观测站网,在1985年便开始提供有偿的服务。开展有偿服务与综合经营,为目标用户提供短、中、长期的气象预报,传输手段主要包含电话、高频对讲机等。并且通过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观测,网络已经覆盖100多个乡镇。通过这些气象观测设备的布置,可以有效加强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并以此做好相应的预测与调整工作。

2 当前气象信息服务现状

随着气象知识以及气象常识等信息的普及,农民的防灾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因而他们对新的科学技术有了较强的接受能力,加上传统劳作的经验,其能够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具备较高的预防水平。从农业生产领域来看,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面对大众的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的信息,农民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来获取。但是由于劳作上的需求,有时可能无法及时获取,错过了当天的天气信息,造成了一定的损失[3]。

然而,当前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有待提升。一般情况下是使用软件模拟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计算机的模拟必然会与现实有所差距,导致其存在的误差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而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灾害问题,对于农民的生产将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另外,虽然气象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但是与农作物生产领域之间的契合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两者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并且目前国内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针对性较强的气象系统。大多数情况下农村的气象信息都是来源于传统常规信息的简单复制,因而没有真正从农业生产的层面上来考虑,导致所了解的气象信息没有较好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极大地降低了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的应用效果。

3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应用的对策

针对当前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

3.1 增强气象信息的宣传途径

在农村领域,由于传播途径大多集中在广播、电视等,一旦农民错过时间,很难有其他的渠道来获取当天最新的天气信息。而一旦有影响较为强烈的天气状况,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常规的,尤其是较为重要的天气信息,如冰雹、霜冻、持续高温等现象,应当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如与移动通信以及政府部门合作,增加天气信息的普及力度,让农民更快地获取信息,并及时调整自身的农作物培养环境。

3.2 增强气象服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

由于当前气象科技信息的服务大多是面向大众化的信息,很少会有专门针对农作物而给予的可参考的意见,使得即便面临较严重的气象信息,部分农民也很难作出科学的挑战与判断。因此,必须增加我国气象信息与农业生产领域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通过培养或者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并且聘请农业、气象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培育方法,让农作物的管理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例如,可以将气象观察以及最终预报的重点集中在农作物的播种、生长、管理等方面。在农作物生长规律获取的基础上来结合气象信息的特点,以此达到提升农业领域与气象服务紧密度的目的。

3.3 强化气象部门的专业性

对于相关的气象信息服务从业者以及各部门的服务人员,都应当树立正确的服务工作理念,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时跟进国内外先进的预测技术,让预测的信息能够达到较高的精准度,并以此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相关部门也可以定期地组织培训活动,并加大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收集实时的气象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达到提高业务水平的需求。

另外,在研究分析资料中,气象部门尽可能地收集近20年的气象历史资料,作为自身研究的基础。并采取科学的研究手段,包括ArcGIS、MICAPS,以及有关的数据库技术、编程语言技术等,形成较佳的全国农业气象信息库。这样才能对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做好后续的完善工作,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预警服务,达到对农作物生产进行保障的目的。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还需要做好对灾害天气的预测与预防知识的宣传,及时地通知农民,让其能够作出有效的调整,这样才能为其安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要想提高整体的农业生产服务水平,气象部门的专业性必须得到有效的提升。

4 结束语

当前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产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离不开气象部门信息服务的支持。而上文对气象信息服务的分析中,整合了其在农业领域的部分应用现状,涉及信息传输缺陷、信息准确度不足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包括拓宽信息传输渠道、加大与农业领域的服务紧密性等,相信对于完善当前农业生产领域的安全性有着重大的应用意义。

[1] 贾科利.信息农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6(15):3 868-3 870.

[2] 何丽娟,张艳芳,徐丽,等.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7):43.

[3] 高浩,黎贞发,潘学标,等.中国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业气象,2012,31(03):402-406.

1005-2690(2017)11-0005-02

S16

A

陈琳(1983-),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影视方面工作。

2017-10-20)

猜你喜欢

泉州市气象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气象树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十三五”期间泉州市主要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泉州市妇联“336”助力脱贫有高招
大国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