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17-01-12

关键词:功能障碍针刺评分

马 天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100)

·中西医结合·

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马 天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荆州 434100)

目的 观察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07年3月接受并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行药物治疗与十三鬼穴针刺治疗的50例同病患者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上升,B组上升的幅度更优于A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十三鬼穴针刺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认知功能。

针刺;十三鬼穴;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临床上常常采取抗精神病类药物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复发率较高,难以彻底治愈[1]。随着传统中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其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为了研究十三鬼穴针刺治疗对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此组研究抽取了100例对象展开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07年3月接受并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A组,包括男60例与女40例;年龄20~62岁,平均(40.8±5.8)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军伴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自我认知障碍、记忆力减退等,根据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作A、B两组,每组50例,其基础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将250 ml5%的葡萄糖与5 ml奥拉西坦注射液混合后静滴,1次/d,与此同时将250 ml转化糖注射液与5 mg的地西泮注射液混合静滴,1次/d;口服50 mg的左洛复与20 mg的盐酸氟西汀、10 mg的来士普,各1次,然后口服0.4 mg发热阿普唑仑,2次/d;最后每晚口服1次50 mg的思瑞康,并且配合有效的心理咨询与疏导,1次/d,连续治疗四周。

B组在A组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西十三鬼穴针刺治疗,取十三鬼穴即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承浆穴、劳宫穴、上星穴、曲池穴,会阴穴、海泉穴。其中,对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颊车穴、承浆穴、劳宫穴、上星穴采取规格为0.25 mm×25 mm的毫针进行针刺,人中穴进针向上斜刺约0.3~0.5寸,而少商与隐白则浅刺约0.1寸,其余的大陵穴、申脉穴、风府穴等直刺约0.5~1寸,上星平刺0.5~0.8寸。曲池穴选择规格为0.25 mm×40 mm的毫针直刺约1~1.5寸,上述穴位均严格按照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半小时,每次行针两次,1次/d,持续治疗四周[2]。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与ADL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借助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分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A组、B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

A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依次是(17.9±2.25)分、(20.0±2.55)分,B组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依次是(18.5±2.12)分、(25.8±2.34)分,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评分均提升,但B组提升的幅度更优于A组(P<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DL评分

A组治疗前、后的ADL评分依次是(6.4±2.20)分、(58.50±1.85)分,B组治疗前、后的ADL评分依次是(55.2±2.40)分、(59.8±2.00)分,治疗前两组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评分均提升,但B组提升的幅度更优于A组(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中,抑郁症属于最为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之一,且具备反复发作的特征,目前的患病率较高,尤其是人们生活及工作节凑不断加快,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导致抑郁症的患病率也逐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患者发病后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且伴随了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与此同时还表此案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行动能力缓慢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幅度降低生活质量。

人体八脉交汇穴、通于阳跷脉,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眩晕、痉挛、癫痫等,而十三鬼穴则位于这些重要的经脉中,是治疗心神病症的关键,因此常备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其中包括了人中穴、少商穴、隐白穴、大陵穴、申脉穴等,通过针刺治疗后可达到促醒神智和清心开窍之功效。此次研究证实,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评分均上升,B组上升的幅度更优于A组(P<0.05)。由此可见,针刺十三鬼穴对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 胡 静,卿 鹏,黄 涛,徐 伊,赵仓焕,赵国平.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4,35(04):401-404.

[2] 陶 颖,侯文光,梁 艳,宗 蕾.鬼穴治疗神志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分析[J].中国针灸,2015,35(02):179-183.

R246.6

B

ISSN.2095-6681.2017.28.184.02

吴宏艳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针刺评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