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承恩为什么要写《西游记》

2017-01-11

南都周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吴承恩宫女道教

如果没有《西游记》,吴承恩也许什么都不是,后世人多半不会知道曾经还有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生。这就是历史的残酷,历史往往只记录那些位高权重或者在世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吴承恩,大约是1500年出生,经历明代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五朝,一生主要的社会活动集中在整个嘉靖、隆庆两朝。

在正德朝以前,明帝国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休养生息,整个帝国人口急剧增长,经济繁荣,文化昌明。吴承恩降生在这样的时期,是幸运的,然而也是不幸的,因为他年逾弱冠,正想大有作为时,遇上了嘉靖帝当政后漫长的停滞期——嘉靖帝在位45年,其孙子万历帝在位48年,再加上中间的隆庆帝在位6年,一共长达百年。嘉靖帝和万历帝这对祖孙像极了,挥霍着祖辈留下的基业,长期隐居深宫,不思作为。

在这样百年的停滞期内,一位聪明而勤奋的读书人,如果运气不好,科场上取不到好的功名,纵使有盖世的才华,也无法进入官场,从而一展抱负。

吴承恩生长在淮安府的商人家庭,年少时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史载他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且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大概是他的兴趣太广泛,而于“制艺”一道—即科举敲门砖八股文和试帖诗的写作,却不很精通。考中秀才后,多次乡试落第,大约五十岁时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却没有被选上。

五十多岁时,吴承恩因为家境败落,谋得了浙江长兴县县丞的职位,当不了几年又辞官不做了。县丞是县令的副手,你想想,一大把年纪且心高气傲的吴承恩,去做辅佐县令的小官,怎么受得了官场的窝囊气?

有才华,活得长而又一生坎坷,不甘心的吴承恩只能用创作神怪小说《西游记》来排遣自己的情怀。草根出身的孙悟空,尽管能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本领高于天庭大多数神仙,但因没有后台只能屈居“弼马温”这类不入流的官职,这也是吴承恩自身命运的写照。而天庭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天王与哪吒父子同朝为官,正反映了嘉靖朝权臣严嵩严世蕃父子把持朝政的现实。而且,《西游记》中昏庸的玉皇大帝就是人世间一味好道的嘉靖帝。

嘉靖帝是超级的“道教发烧友”,他十分信任一些知名道士,长年在深宫炼丹修道,以求长生不老。严嵩正是因为投其所好,写得一手好青词而受到重用。青词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华丽。

为了长寿,嘉靖帝修道到了几乎走火入魔的地步。他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女孩的月经可保长生,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方士用她们的处女月经制丹药。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葚、饮露水。被征召的宫女都苦痛不堪,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反抗,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差点将他勒死。

《西游记》中,道士的形象多为不堪,并非吴承恩对道教本身有什么偏见,而是他对皇帝痴迷道教从而上行下效的官场风气不满。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身染重病,因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为此传下圣旨,命百姓选送小儿,装入鹅笼,听候使用。孙悟空深入王宫,识破“国丈”和国王宠爱的“美后”是白鹿和白面狐精变化,于是降伏白鹿,打死狐精,搭救了无辜的男孩们。这国虽号比丘,可那位“国丈”呢,用驿丞的话转述:“三年前,有一老人,打扮道人模样,携一小女子,年方十六岁,——其女形容娇俊,貌若观音——进贡与当今;陛下爱其美色,宠幸在宫,号为美后。”

这几乎是赤裸裸地影射嘉靖朝宫女弑君的重大事件呀。不过,如此讪谤朝政的他,竟然能活到八十多岁,也是一大奇迹。

猜你喜欢

吴承恩宫女道教
吴承恩:人生不过是一场“西游记”
吴承恩剿匪
唐朝宫女老后怎么办
唐朝的宫女老了后怎么办?
道家道教研究
《西游记》作者不是吴承恩?
清朝宫女睡觉不能仰面朝天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