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7-01-10国瑞兰

关键词:焦虑症依从性冠心病

国瑞兰

(山东省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寿光 262700)

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国瑞兰

(山东省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寿光 262700)

目的 临床分析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结果 经过护理,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冠心病;焦虑症;心理护理

冠心病属于冠状动脉硬化,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类疾病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冠心病病发人群也逐渐减小,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冠心病是一种血管性的粥样硬化,容易导致血管腔阻塞或狭窄,导致心肌缺氧或心肌坏死。现阶段,由于医疗水平限制,该疾病治疗效果较差。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冠心病护理十分重要,开展科学心理疏导,有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重建疾病治疗的信心。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90例,其中45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研究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56.3±6.4)岁,平均病程4.34a。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53.1±7.2)岁,平均病程5.1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和患者沟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使患者信任医院,积极鼓励患者面对疾病,给予疾病知识教育,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鼓励患者建立疾病康复信心,积极引导患者看待疾病治疗。针对冠心病治疗,可采取长期治疗方式,但患者长期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法,使患者内心恐惧得以缓解,错误认识得以消除。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经过治疗后,研究组30例痊愈、14例显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7.7%。对照组18例痊愈、15例显效、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73.3%。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要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经过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50分者7例,对照组SAS评分>50分者30例,研究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负性情绪,必须加强和患者沟通和解释,让患者知晓治疗的效果和目的,让患者明白疾病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其心理障碍,进而促进疾病康复。

在本组实验中,经过护理,研究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针对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对于冠心病患者,在诊断前期,因不了解冠心病真实情况,或了解到真实状况后,容易产生恐惧、害怕心理,针对身体变化,容易产生警觉。待确诊之后,主要存在悲伤、焦虑等负性心理,有的患者否认患有该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存在一定的精神障碍,最终出现焦虑和妄想症状。因此,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开展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社会和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负性情绪会加重躯体疾病恶化,针对冠心病伴随焦虑症患者,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通过科学护理手段和方法,开展积极心理疏导。

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感,促使患者重新建立疾病治疗信心,构建心理防线,有利于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升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如果患者出现

[1] 于庆云.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34):208-209.

[2] 陈平顺,王保奇,焦红娟,程志清.中医药与心理疏导对冠心病合并焦虑症和/或抑郁症患者心绞痛疗效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04):50-52.

[3] 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刘少玲,陈 平,朱稚丹,黄月英.心理干预对绝经期后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05):46-48.

[4] 王永荣,邓疆燕,管学云,张 红,燕淑霞.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6):22-23.

[5] 陈 军.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6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

B

ISSN.2095-6681.2017.14.57.02

猜你喜欢

焦虑症依从性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完形填空精练一则
长期慢性疼痛,小心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