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2017-01-10王春雷刘林琼

关键词:节律病患内科

唐 杨,王春雷,刘林琼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1320)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唐 杨,王春雷,刘林琼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1320)

在临床医学中,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是常见病例,在发病过程中轻度病患无法正常生活工作,严重的重度患者可能会发生猝死事件。研究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不仅有利于医学进步,更能进一步减轻病患疼痛,挽救生命。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在介绍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表现、原因的基础上就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治疗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为医学研究添砖加瓦,贡献一份力量。

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临床表现特征;原因分析与治疗探讨

1 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的表现

所谓的心率就是心脏的节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跳。这种心脏内的节律出现问题时主要是由于心脏内的激动或者激动传导不正常导致。常见的心脏节律失常主要有心脏活动过快、心脏活动过慢、心脏活动不规则,从而引发早搏、房颤、室颤等。患有心率失常的患者,通常有两种状态,能被感知与不能被感知。前者是指患者能够自觉感知到心率失常带来的不适,而后者是指患者患病的依据来源于心电图显示的内容,不是通过患者主诉。在临床医学中,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的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是心率快、慢显著不等,有的心率快慢随呼吸呈周期性变化,一般是吸气时逐渐增块,呼气时减慢。心律失常的症状有的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有的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高度的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1.2 窦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指的是在同年龄段中,心律超过了正常心率的范围,判断标准为成年人每分钟一百次,超过此标准就为过速。在心率失常的症状中,这种比较常见的。

1.3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是与上述情况相反的临床表现,患者心跳节律过慢,一般低于一分钟六十次,在这种情况下,病患的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等。

2 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的原因

造成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主要涉及饮食、情绪控制、运动、药物等。在药物方面,类似于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长期使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心脏产生一定损害。在饮食方面,主要是由于烟酒的不恰当饮用,在烟草中会含有众多刺激植物神经的有害物质,而酒的大量饮用,会加大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长期使用,损害心脏,造成心率失常问题。运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往往会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健康锻炼,但是运动也需适当、科学,过量、不科学的运动会诱发心率失常,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不科学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会降低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造成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发生改变,影响心脏健康。在情绪控制方面,人们往往会因为不具备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从而导致心脏神经功能内部失衡,诱发心率失常。除了情绪调节失控,有些人在立位与卧位转换的过程中出现心率失常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大多是短暂的,且不易被感知。

以上因素大多是由于主观方面因素引起的,还有部分心率失常的诱因也来自外部,如突然受到的惊吓,使得神经系统受到刺激而引发血压升高与心率失常。衣服中合成纤维也是诱因之一,严重时发生室性早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机体自身对合成纤维的过敏,释放出的胺类物质导致心脏节律跳动不正常。

3 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治疗探讨

3.1 医学治疗手段探讨

近些年,心率失常病患的大量增加要求我们能够积极推动治疗效率的提高。医务人员需要全面掌握治疗技巧,实现中西医共同开展。心率失常现象在发病之初的临床现象并不是太明显,若是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选用药物治疗,采用100~160 mg的胺碘酮以15 mg/mim的滴注速度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或者给予患者1包(9 g)/次的步长稳心颗粒。除了药物治疗,也可采用射频消融法,试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两类病患,即药物疗效不佳者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是心率失常患者情节较为轻者,也可采用中药治疗的方式,中医药治疗方式有着副作用轻,疗效显著的特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让养心安神、理气活血、补血调脉的中草药治疗反复发病、久病难愈的心律失常患者。

3.2 医学护理工作的改善

医学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医学治疗手段的提高,也需要加强护理工作的规范,在现如今医学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过度小心与万事大吉两种极端,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改变以往重手术,轻护理的治疗理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病患的沟通,注重情绪的安抚,增强患者治愈心率失常的信心。只有将人性化治疗与护理融入治疗过程中,才可推动治疗效率的提升。

4 讨 论

心血管内科心率失常在社会中的高病发率以及其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威胁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提高治疗技术,减少病患疼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兼顾医学治疗与医学护理,避免护理工作的缺乏。除此之外病患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情绪的调节、食用物的挑选,对于医生要求禁止食用的食物以及行为举动都需严格遵守。相信在医生与病患的共同努力下,心率失常治疗将会取得更好的进展。

[1] 李海男.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8):106-107.

[2] 朱韶燕.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21(08):93-94.

[3] 王向伟.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08):153-15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

A

ISSN.2095-6681.2017.14.15.02

猜你喜欢

节律病患内科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
GmELF3s调控大豆开花时间和生物钟节律的功能分析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行冠脉搭桥术后的临床护理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