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濒危名贵药材白芨组培繁育技术研究

2017-01-09张佳宁田茂琳周祥云

甘肃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三叉紫花白芨

张佳宁,田茂琳,周祥云,任 莉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730000;2.陇南师专农林技术学院,甘肃 陇南746000;3.文县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陇南 746000)

濒危名贵药材白芨组培繁育技术研究

张佳宁1,田茂琳2,周祥云3,任 莉3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730000;2.陇南师专农林技术学院,甘肃 陇南746000;3.文县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 陇南 746000)

白芨属名贵濒危中药材,种子自然繁殖出苗率仅有万分之一的机率,很多生产者在白芨繁育方面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但由于传统繁育方法的时间周期长,而且成苗比较困难。白芨组培苗在培养瓶中生根,?原球茎生长到一定的时候,可以再从基部产生出新的胚状体,继续发育成苗,当长到4~5cm高时,即可出瓶移植。组培繁育出有叶片的优质原球茎苗,可防止种子萌发生长过程中的退化,还可以缩短常态育苗的生产流程,这种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推广目前是先进的。

濒危;名贵药材;白芨;组培繁育;生产技术

1 项目实施的意义

白芨【Bletilla striata】为兰科白芨属植物,陇南有野生资源,药用部分为圆球形的块状假鳞茎。药理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主治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等症,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手足皲裂、褐斑等症。白芨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和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医药价值,市场需求缺口大,如能大面积生产种植,才具有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作用,并能满足医药保健市场的需要。

历史以来,白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用种子自然入土繁殖,而利用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性离土脱毒组织繁育培养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以白芨的果荚种子为外植体材料,以琼脂培养基诱导种胚发芽为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发芽率,后期则重于芽苗的分离增殖与生根技术应用研究。经试验,组培繁育技术业已成熟,可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至此,建立陇南名贵中药材生产组培种苗中心或繁育基地,终端给生产种植户提供组培种苗和人员培训,即能为山区人民群众奔小康贡献上科技服务的力量。

2 生产条件与材料

2.1 生产条件

生产地点在文县尚德镇田家坝村,条件为改良民居房屋,生物组培繁殖温室为自建,设施、设备均是自购。无菌条件操作,温湿度按照需要自调。

2.2 种质来源

白芨种苗为文县当地小白芨、紫花三叉大白芨,经果园种植试验后,选紫花三叉大白芨所结果荚作为所用种质。

2.3 培养基质

以琼脂为主的基本培养基类型,配制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的浓度配比,对紫花三叉大白芨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一套完整的外植体再生植株繁育体系。

3 生产试验步骤

3.1 选育确定出品种

从2013年9月起于至2015年10月,对白芨种苗进行采集引种大田试验,经林果园种植试验后,认为紫花三叉大白芨,生产性能高于文县当地的小白芨,便选用紫花三叉大白芨所结果荚种子作为生产材料。

3.2 选用培养基配方

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此段时间主要是组培接种,使用基本通用培养基和一些常规方法组培,从试验中总结出了组培种苗培养基配方、外植体消毒入基。

3.3 培养催生出芽苗

从2016年2月至2016年3月,在这一阶段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浙江杭州专家学习咨询,成功从试管基质中生出芽苗组织 (如图1所示)。同时,在试验过程中对比较瘦弱不利于组培扩繁的苗,实行了严格的检查和清除,积累了批量组培苗生产应用的繁育技术经验(如图2所示)。

图1 白芨组培单瓶苗

图2 培养架上的群培苗

3.4 分离转瓶促生根

从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这一阶段是重新配制营养基质,分离转瓶扩大培养系数,对所遇到问题咨询有关专家。组培试瓶基质中的芽苗,大部分能成功生出根基球茎(如图3所示)组织,但也有极少部分生长不出球茎(如图4所示)。

图3 成功生出根基球茎的苗

图4 没有生出根基球茎的苗

4.5 炼苗去劣选优

在2016年6月份,为使试管苗移栽后适应自然环境,移栽前先揭开瓶盖,放在室内自然光下炼苗一天时间,以提高小苗的抗性和适应性。从培养室的瓶管基质中移出有根茎的球状芽苗 (如图5所示),严格检查清除比瘦弱苗、不利于繁育的无球茎之苗(如图6所示),以防止不符合规范的苗投入生产。

图5 移栽生长有球茎的优苗

图6 淘汰无球茎的劣苗

4.6 移植入土驯化

从2016年7月至2016年8月,这一阶段配备营养土,出瓶取苗时操作要细心。对取出瓶的苗要用清水洗净培养基,不要拆断根茎部和须根,然后置600~800倍多菌灵液浸泡根部3~5秒钟,最好沾抹上草木灰植入培养土中。尔后,浇上定根水,置于阴凉环境,保持温度在20~25℃,空气湿度80%~90%;适当通风,促进生长发育如图7、图8所示)。待移栽小苗成活,新叶展开到3~5片、球茎膨大、须根伸长增多,再移栽到大田管理。

图7 未及时分离不能生长球茎

图8 老化错时分离也不长出球茎

4 生产实践结论

1)本实验以紫花三叉大白芨所结果荚种子为试材,探索其组织培养、生长出球茎苗的形成规律和体系,并获得到用于大田生产的组培苗,为种植户提供上可靠的优良种苗以及种植技术。

2)采用健壮果荚的种子接种,实践结果表明采取10月份成熟的种子作外植体进行接种,比未曾成熟的种子效果好,出苗率高达95%。而其它时间(7月和8月)采种,进行接种的出苗率分别为40%、52%。

3)种子作为外植体,消毒处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能够表现出污染率的递减趋势。其次,分离不及时或错过时节,组培苗会出现不生长球茎的后果,严重影响到苗子成功繁育的机率。

4)生产试验研究表明,前期培养基适宜诱导萌发芽,后期培养基适宜诱导根基球状组织生长。因此,两个培养基配方是不一样的,基质区别比较大。所以,不能够用一种配方致始生根。

5 问题及建议

1)紫花三叉大白芨所结果荚种子离体培养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种子获取无菌苗后再用其分离扩繁获得成功,练苗驯化入土培养有新突破。

2)组培繁育亦有生产缺陷,实践过程中发现离体培养中存在的技术困难,主要是还有10%的芽苗球茎系数效果不明显,成为导致组培繁育不容易达到100%快繁增殖目标。

3)白芨组织培养繁育技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需要找到好的组织培养配方或不断改变培养条件才能获得成功。为了获取白芨组培幼苗进入大田成苗,还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培养抚育方案,继续对大田移栽植株增产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4)白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对种苗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遗传基础扩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为下一步筛选和利用优良无性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白芨组织培养更应该注重其培养条件内在的联系,寻找出制约其部分植株不生球茎的关键因子。

5)文县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陇南师专农林技术学院联合,建立形成密切的产、学、研实践体系关系,专业从事白芨种植生产研究,在良种选育、组培快繁、规范性栽培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6)课题响应国家服务“三农”的号召,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秉承“传承中华医药文化,打造中国中药品牌”的使命,注重项目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引领,促进地方发展,造福一方百姓,使项目产生强有力的区域效应,为全面实施下一步计划打下扎实的基础。

[1] 白芨栽培技术,大众医药网,2010.

[2] 白芨种植技术,大众医药网,2011.

[3] 曹婧,李婷.白芨组培苗移栽驯化研究,内江师范学院 2015.

[4] 阿里巴巴.三叉紫花白芨组培技术,2016.

[5] 汇集全网.白芨组培苗种植技术,2016.

S339.4

猜你喜欢

三叉紫花白芨
等速球头三叉节设计改进及性能提高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紫花泡桐(节选)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紫花目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泡桐(节选)
白芨的高产栽培技术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嫂子的药方
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