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激趣

2017-01-06向天平

未来英才 2016年17期
关键词:祥林嫂导语语文

向天平

摘要: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激趣

对于语文课,许多学生往往提不起多大兴趣,说它犹如一潭死水。究其原因,除了教材的不灵活外,还和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关系。激趣,顾名思义,即是激动兴趣。蔡元培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学得就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张嘴、―支粉笔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只好被动的接受的知识,老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记、怎样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露出它的弊端。一堂语文课教师―讲到底,不但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而且抹杀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更不用说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了,久而久之学生就变成了完全依赖老师的讲。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这也迫切需要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克服依赖心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我在教杜甫的《石壕吏》一问时,我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显身手,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官吏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急应河阳役等内容编排成小品、话剧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于是学生就三、五个一组在课下积极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展示,充分发挥学生了主动性,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石壕吏》一文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 趣。

二、注意创设课堂导语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如: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比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第6课《黄河颂》一文时,我采用这样的导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此段导语,言简意赅,充满激情,寥寥数语,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三、教师设疑激趣,扣人心弦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唤醒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目的就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在学习中得到满足。教师通过设置科学精妙的问题,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高涨的情景和环境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高效学习的目的。设疑贵在精妙科学,角度新颖,能激发出学生的强烈兴趣。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改嫁后,夫死子殇,再回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这里似乎没有问题,浅得很,稍不留意就滑过去了。但我们如果深入探究,就可见作者的匠心了:为什么改嫁后的祥林嫂,人们并不改称她为“贺嫂”或“贺六嫂”,却仍叫她祥林嫂呢?鲁迅先生特别另作一段而突出之,难道仅仅是陈述鲁镇的礼仪习俗吗?这样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顿时兴趣大增,积极探讨答案。通过讨论,学生便知晓,这正表现了旧社会对改嫁妇女的鄙视与奚落,“仍然”二字,意味深长,蕴含着浓厚的封建道德色彩,也为后文所谓“二夫阴间争妻”埋下伏笔。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教学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桃花源记》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桃花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用power point制作精美的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把世外桃源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向往和追求世外桃源的美好愿望,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祥林嫂导语语文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