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一年,食品谣言云开雾散

2017-01-05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无籽谷氨酸钠苏打水

这一年,食品谣言云开雾散

在食品行业,很多谣言非常盛行,对整个食品产业、企业造成了极大伤害。治理食品安全谣言,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出击,发布食品安全信息,联合行业协会、主流媒体,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并对屡次散布谣言的违法犯罪分子依法进行严惩。

做米饭用热水更有营养

真相:我们吃的精米里头本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就很少,在蒸制这么长的时间过程中它损失了一部分,但是冷水和热水它基本上蒸制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损失也是差不多的。米饭里面包括了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但更多的含量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些物质的存在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还有一个保护作用,因此在受热的时候B族维生素的损失就不是特别的大。

温度超过100℃味精就会致癌

真相: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谷氨酸的钠盐。由谷氨酸钠的分子式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并不稳定的状态,加热后极易脱水变为另一种稳定的物质——焦谷氨酸钠。但首先,温度并不是人们传闻的100℃,味精溶解最佳温度是70℃—90℃;在150℃时,它会脱水,产生结晶;如果到了200℃以上,谷氨酸钠会发生分子内脱水,这才变为焦谷氨酸。其次,由于焦谷氨酸没有鲜味,“谷氨酸钠转化为焦谷氨酸钠会降低鲜味”是正确的,但是焦谷氨酸致癌,这个言论尚无科学证明。焦谷氨酸钠别名为L-2-吡咯烷酮-5-羧酸钠。它是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有较弱的刺激性,但没有过敏反应,使用的时候基本无毒,对人体无害。

苏打水会改变酸性体质

真相:健康人饮水后,水经胃(胃液的pH值为0.9~1.5,呈酸性)进入肠道,继而大部分在肠道中被吸收(少量在胃中被吸收)。整个过程包括阴阳离子的置换、转运和pH值的调节、代谢物的排泄以及营养素的吸收等。肾脏和肠道本身会对酸碱进行调节,以维系体内酸碱平衡。胃肠道通过其自身的调节功能,会很快将进入体内的弱碱性苏打水的pH值调节至机体内环境的pH值。所以,不管饮用苏打水,还是普通的矿泉水、凉开水等,都不会改变人体pH值,更别说改变酸性体质了。

喝白酒不能吃海带

真相:人们在喝酒的同时,还会摄入其他的食物,并且经过口腔的初步咀嚼,海带变为食糜状,与其他食物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白酒与海带的接触和体外的浸泡实验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体外实验的结果并不能直接应用到人体。而且喝酒本身就可能会给胃黏膜造成损伤。对于“吃海带时喝白酒会伤害胃黏膜”这一说法并没有医学上的依据。

多种无籽水果用避孕药培育

真相:无籽水果中大部分为天然无籽品种,而另一部分则是通过人工杂交培育、使用合法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行无核化处理。而在无籽葡萄中,8612、夏黑等品种是因为本身变异导致种子停止发育,在果实膨大后便形成了无籽。国内栽培最为广泛的“巨峰”葡萄则是在生长初期利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种子发育促进果肉膨大,实现较高的无核率。

柿子不能与N种食物同吃

真相:柿子与其他食物相克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支撑。柿子中富含大量果胶、鞣酸(单宁),在空腹大量进食后会在胃酸作用和胃肌机械辗转下产生凝块滞留胃中,形成植物性胃石,临床可见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或少量咖啡色血性物,常并发胃溃疡、幽门梗阻,少见腹痛腹泻。而胃内强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基础,高蛋白饮食只是其促发条件之一。成熟柿子的鞣酸含量很低,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猕猴桃涂抹防腐剂138天不烂

真相:猕猴桃在常温下虽然有“七天软,十天烂,半个月就坏一半”的说法,但如果采摘下来的猕猴桃很硬,没有机械伤及乙烯刺激,加上温度不是很高,就可能出现长时间不成熟且不腐败的“长寿”猕猴桃。比如,猕猴桃在0℃冷藏的条件下可以放置6到8个月不变质,不用添加防腐剂。采摘后进行保鲜处理的猕猴桃也可在室温下长时间不腐烂,但使用保鲜剂并不能对猕猴桃的VC、可溶性固体物、酸含量保持更良好的效果,而且从经济成本考虑,可不使用保鲜剂。

猜你喜欢

无籽谷氨酸钠苏打水
味精加热超过100℃会致癌?
被夸大的苏打水
喝苏打水会腐蚀牙齿吗
喝苏打水会腐蚀牙齿吗
无籽刺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饮料企业入局品牌眼花缭乱苏打水市场热闹了
味精不是害人精
无籽刺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没食子酸对谷氨酸钠诱导的肥胖小鼠的降脂作用
无籽葡萄是用避孕药培育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