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快递业务员岗位的职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2017-01-05李学军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业务员英语课程职业

李学军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基于快递业务员岗位的职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李学军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16)

基于快递业务员岗位,对高职院校的快递服务专业职业英语课程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主要包括快递业务员职业英语需求、课程内容、课程方案等。

快递业务员;职业英语;课程实施

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其所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9)(以下简称《要求》)中提出,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英语课程应针对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或者岗位(群)进行开设,“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开设应该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需求。

快递服务行业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到2013年,我国具备经营资质的快递企业已愈9000家。快递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7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肯定了快递服务行业在解决就业、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作用。目前,部分快递从业人员仍未摆脱总体上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偏弱、业务能力有待增强的现状。近几年,国内已有一些高校开设速递服务与管理专业,给快递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快递英语课程作为快递服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国内学术界对其研究尚浅。我们综合近年来从事快递服务英语课程研究及教学工作的经验,尝试进一步探究该课程的发展规律,由职业需求入手,从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展开研究,希望能为国内院校深入开展此项研究和快递服务英语课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参考。

1 快递业务员岗位职业英语需求概述

需求分析是职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前期首要工作,是明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材选择等活动的依据,而目标情景分析是需求分析中的重要一环。目标情景分析是对学习者未来目标职业中的语言主体进行分析,讨论学习这种语言的原因、使用方法、内容、策略等。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快递业务员》(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应是国内高校开展快递服务相关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对各级快递业务员的英语相关能力要求都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和解释。同时,伴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和快递服务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快递服务行业的巨大变化,对快递业务员的素质要求包括英语能力水平要求也日新月异。我们对国内快递服务业最为活跃和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大中型快递公司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调研,对其管理层人员及一线员工进行了访谈,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快递业务员岗位的职业英语能力需求有了一定的把握和认识。我们对这些调查结果经过汇总分析与整理,认为快递业务员岗位的职业英语需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类:

1)基本能力:该部分能力主要体现快递业务员目前或者短期内需具备的、在工作中应当掌握的职业英语相关技能,主要包括职业英语日常会话,如接待、收件、派送、问题件、投诉、营销等相关场景的基本会话知识及能力;职业英语相关基础知识,如世界主要国家、城市或港口的英文名称、英文名址的翻译、托寄物名的中英文对照等。

2)拓展能力:该部分能力主要体现快递从业人员的发展性需求,是相对要求较高的职业英语能力;或为具有特定工作职责的快递业务员所要具备的职业英语能力。主要包括海关知识与报关、专业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外籍客户营销与沟通、业务计划与展示等相关职业英语能力。

在开设快递服务相关专业职业英语课程时,应充分考虑专业对口岗位群的相关职业技能要求,同时要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案。

2 高职英语课程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从早期单纯模仿或照搬本科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到近年来逐渐向着实用性、职业化的方面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未有效融合。部分学校基础英语课程与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计划相互脱节,未进行一体化设计,从而导致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不强。

2)应试化倾向较大。部分高职英语课程单纯以过级率为目标,上课内容较多甚至完全针对应试开展,失去了高职课程以实用为主、面向职业化的目标。

3)学时数差异较多。我们所调查的高职院校当中,英语学时差异较大,有的院校开设四学期数百学时,部分院校开设两学期一百多学时,也有个别院校仅开设一学期不到一百学时。英语课程开设情况不一。

4)重理论轻实践。部分课程内容较多的偏向于词汇、语法、翻译等传统类型的语言教学,课堂组织形式仍然偏向于教师单向教授的传统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其参与度较低,课程效率不高。

5)重文化轻职业。部分课程对于人文性、叙事性等文化类相关内容较多,不能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与目标对于职业化的缺失,使得课程偏离《标准》指导精神。

高职英语课程的开设应该紧扣职业性特征,体现实用性,应当遵循高职课程的规律,而不是所有专业一刀切,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具有专业特征的职业英语课程,以完善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促进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快递服务专业的英语课程更是如此,课程设置应当针对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群,从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安排实施,并注重合理的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课程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和对《标准》相关要求的解读,结合本课题组成员对高职快递服务专业的理解,我们认为快递服务英语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

1)快递文化。国内知名快递公司如顺丰速运,国外知名快递公司如联邦快递等公司的英文介绍。学生通过对该部分的学习,对快递公司的历史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和理解。

2)业务基本词汇。包括业务常用器材、物品、世界主要国家、城市及港口等英文名的识记。该部分内容是课程的基本内容,也是从业人员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内容,更是学习后续课程内容的必备前提。

3)职业英语基本会话。包括快递服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所要涉及的接待、收件、派送、问题件处理以及投诉处理等工作场景中所要具备的英语会话内容。这是职业英语在工作场所中最为直接的体现。

4)拓展知识。包括海关及报关相关的英文知识,英语版的专业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知识,英语应用文的写作等,为以后的工作或工作晋升、外企工作等较高级应用情景提供知识储备。具体内容详见表1。

应当注意,学生在学习职业英语相关课程之前,应当学习包括基础英语、商务营销、跨文化交际等先修课程。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基本英语能力,包括一般场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等;在更加理想的情况下,还应当对国际主流国家及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根据相应的教学对象的不同,合理增减和调整课程内容。较为合理的安排,应当是在高职学生经过1-2学期的基础英语学习,掌握一定的通用英语能力,具备一般情景下的英语交流技能的前提条件下,再学习快递服务英语课程。

表1 快递服务职业英语课程内容表

4 快递服务职业英语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实施之前,应当对授课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研究,保证课程的科学合理的开设和有效实施。从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并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适时有效地调整教学思路,从而探索出一种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快递服务英语课程的实施方案。

1)师资配备。进行快递服务专业职业英语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具备过硬的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具备一般情境下用英语进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熟悉世界主流国家的文化常识。此外,还应对快递服务行业概况、快递业务流程、快递文化等与快递相关的英语词汇及表达、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内容较为熟知。简言之,进行快递服务英语授课的人员应当具备“英语+快递服务”两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储备。授课人员可以是英语水平较好的快递相关专业教师,也可以是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或学习的英语教师,也可以是同时在英语和专业知识领域都较好的企业工作人员等。

2)教学组织。快递服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应当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鼓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即由教师在课前分发下次课堂所需的文本或电子材料,课堂上由教师指定课堂任务,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通过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完成课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授课时应当尽量克服传统英语课程单向教授的弊端,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课堂中尽量多用实物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例如,我们在授课时,充分利用了学院具备的快递服务实训室的优势,学生可以直接模拟实际工作情景,用英语进行收件、派件、分拣、营销等简单的业务沟通和练习,课堂效果更加具体和生动。

3)教材选择。由于快递服务专业在国内出现时间较短,相应的职业英语教材目前较为缺乏,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地方和院校实际,自编相应的教材或讲义。也可以选择国外较为成熟的行业培训教材,进行加工后,洋为中用。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职业英语的教材都应具备相对全面、完善的职业英语知识体系,包含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符合国情和院校实情,更为重要的是,教材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根据行业发展进行不断改进与优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职业英语教学。

4)考核方式。课程开设的形式和教学方法、策略的多样性,决定了该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在评价机制里也要坚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方针,把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作为考核的目标。应当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在某一教学计划、方案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使教学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实际授课中,就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两者各占总评成绩的50%。终结性评价主要为期末考试成绩,形成性评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参与度、课堂任务完成质量及课外实践活动的表现成绩。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不同,该部分的形式也应不同。

5 结语

快递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高职快递专业的英语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就业岗位群的需求展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邵红.构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多元评价体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2):2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快递业务员[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呼枫.高职英语教学中ESP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220-221.

[5]罗春晖.论高职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融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90-93.

[6]吕娜,黄华.ESP需求分析理论下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101-104.

[7]许颖,苏晓婕.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5):127-129.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couriers

LI Xue-jun
(Zhejiang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llege,Shaoxing,Zhejiang,China 312016)

Based on the profession of couriers,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ocational English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includes the vocational English needs ofcouriers,content and solution ofthe course,etc.

courier;vocational English;course implementa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4.044】

H319.3

A

2095-7661(2016)04-0136-03

2016-07-25

全国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KT2015Y005)。

李学军(1980-),男,陕西渭南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业务员英语课程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再见,业务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