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在深山人未知

2017-01-03马彦明

民主 2016年11期
关键词:梁先生五台山大殿

马彦明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佛光寺”这个寺名屡见于各种史书记载。845年,也就是唐武宗会昌五年,皇朝发动灭法运动,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偌大的佛光寺土崩瓦解,变成了一片废墟,僧人也全作鸟兽散。唐大中十一年,京都女弟子宁公遇和高僧愿诚主持重建佛光寺。现存东大殿及殿内彩塑、壁画等,即是这次重建后的遗物。

如今的大佛光寺保留有民国初年建的韦驮殿,金代的文殊殿,北魏的祖师塔,明清建的天王殿、伽兰殿、关帝殿、万善堂、香风花雨楼……而最著名的要数佛光寺东大殿。

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凭借敦煌壁画中的《五台山图》指引,带着中国营造学社的助手踏上了前往山西寻访唐代木构建筑的旅程,他们找到了寂静深山之中的佛光寺,发现了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佛光寺大殿并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我对于为什么佛光寺东大殿能够几乎不受外界干扰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人保持了最初的模样而感兴趣。

从梁思成先生所著《凝动的音乐》一书中,查到有《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一文,文中从五台山的五峰说起,回答了我的疑惑:

五峰以内称为“台内”,以外称“台外”。台怀(镇)是五台山的中心,附近寺刹林立,得火极盛。殿塔佛像都勤经修建。其中许多金碧辉煌,用来炫耀香客的寺院,都是近代的贵官富贾所布施重修的。千余年来所谓“文殊菩萨道场的地方”,竟然很少明清以前的殿宇存在……台外的情形,就与台内很不相同。因为地占外围,寺刹散远,交通不便,所以祈福进香的人,足迹很少到台外。因为香火冷落,寺僧贫苦,所以修装困难,就比较有利于古建筑之保存。

看来因香火旺盛而“勤经修建”,对古建筑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因“寺僧贫苦”而“修装困难”,反而使古建得以以原貌存留。

最主要的原因,当是去佛光寺的交通极为不便,梁先生描写当时的情景:

我们骑驮骡入山,在陡峻的路上,迂回着走,沿倚着岸边,崎岖危险,下面可以俯瞰田垄。田垄随山势弯转,林木错绮;近山婉婉在眼前,远处则山峦环护,形式甚是壮伟,旅途十分僻静,风景很幽丽。

而在梁思成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关于佛光寺因何能存留,他认为:

唐代木构之得保存至今,而年代确实可考者,唯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一处而已。寺于唐代为五台大刹之一,见于敦煌壁画五台山图,榜曰“大佛光之寺”。其位置在南台之外,为后世朝山者所罕至,烟火冷落,寺极贫寒,因而得幸免重建之厄。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佛光寺依然游人寥寥,这种继续低调的存在也许对佛光寺是大幸。当年梁先生与比佛光寺更早几十年的南禅寺擦肩而过,可知“藏在深山人未知”是这些古老的寺庙因寂寂无名而得以幸存的重要原因。

关于在唐代佛教建筑由为官者捐资兴建的情形,梁先生在《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里有一段评价,是否得当,留待众人论说:

唐代的官专横,危乱了封建主的政权。他们资产殷富,甚过王侯,所以官之兴建寺观者,如高力士之造宝寿寺、华封观,鱼朝恩之献出庄园建造章敬寺,大大皆是。这殿(指佛光寺东大殿)的“功德主”是王、元二阉,看看他们的权富怎样反映于宗教遗物,留到一千一百年后的今天,就可以证明当时的宗教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的,也可以证明建筑活动是时代背景最忠实的记录。

猜你喜欢

梁先生五台山大殿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梁漱溟演讲收费
五台山
五台山掠影
故宫三大殿探秘
女子离婚后发现前夫隐瞒股权
山东章丘兴国寺大殿考
往五台山(外一首)
武当山·紫霄大殿
五台山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