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韵河山
——伍霖生艺术展”学术研讨会概览

2017-01-01整理

中国美术馆 2017年5期
关键词:傅抱石中国美术馆画派

由 广 整理

2017年8月13日下午,“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开幕式、捐赠仪式及学术研讨会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行。参加本次开幕式、捐赠仪式和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高云、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伍霖生先生家属伍建、《美术》杂志主编尚辉、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左庄伟、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徐沛君、中国美术馆研究与策划部负责人邵晓峰、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张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南京邮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平、南京邮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张艺、中国美术馆艺术品修复中心副研究馆员邓锋、中国美术馆收藏部副主任王雪峰、中国美术馆典藏部副主任韩劲松。开幕式和捐赠仪式由安远远主持,研讨会由尚辉主持。

安远远:欢迎各位参加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的“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开幕式。有请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尊敬的各位艺术界的老前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伍霖生先生是非常低调、朴素、勤奋地在艺术里耕耘的艺术家。今天的展览跟伍霖生先生为人的品格是一致的——低调、奢华。今天高朋满座,他们都是为伍霖生先生的艺术而来的。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文艺界的朋友,宗教界的朋友,还有新闻界的朋友、经济界的朋友,这足以说明伍霖生先生的艺术影响之广泛。伍霖生先生的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所反馈的信息是非常令人感动的。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特别强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而伍霖生先生的山水画正是当年在傅抱石先生的引领之下获得的对生活的灵感,他直接在傅抱石身边做助教,看他挥毫,从中获得领悟,从而产生创作灵感。他创作了有关大江南北的美丽的山水图卷,他创作了表现革命的红色题材作品,特别是红军长征题材的作品,还有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作品,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画表现新山河、新生活的杰出艺术家。

江苏国画院于201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其命惟新”展览,表现了深厚的江苏文化底蕴。在深厚的江苏文化底蕴的背后是中华文化厚重博大的历史。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以及在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在文化建设的精神感召之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批优秀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投身到人民、投身到民族、投身到时代当中去,伍霖生先生就是这当中的一名优秀艺术家。

他在20世纪70年代跟尚君砺、李铁夫合作的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的《遵义颂》、跟钱松嵒合作的《宝塔山》、跟亚明、秦剑铭合作的《北戴河》等艺术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我们今天看伍霖生先生的画作时,就能联想到那些凝结于墨韵浓浓、诗情洋溢之中的表现火热的社会生活场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新貌。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主要是收藏那些有成就的已故艺术家的作品,当然,也有在世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亲自把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很令人感动。我们通过专家的评审和文化部的批准立项以后,形成了这样一个“捐赠与收藏”序列,这样一个序列由来已久。特别近两三年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以来,广大艺术工作者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许许多多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把作品捐赠到中国美术馆来,让国家来保存,让人民来欣赏,让历史来留存,这是非常无私的奉献之举。

伍霖生先生捐赠展肇始于南京邮电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平先生打给我的电话,他说伍霖生先生家里有一批作品希望捐给中国美术馆。我很快就跟分管收藏的安远远副馆长商量此事,她迅速派收藏部的王雪峰等同志到南京进行沟通。我们为伍霖生先生的家属和子女们对国家文化事业建设的配合、支持感到高兴。他们家人非常客气,让中国美术馆在他的作品当中任意挑选。我觉得他们也很明智,为什么呢?中国美术馆的挑选也就是历史的挑选,这会让伍霖生先生的作品留在美术史上。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美术史,一定会到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当中来寻找这个时代的痕迹,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寻找这个时代艺术家的心路历程。

在此,我向伍先生的家属表示感谢,也向伍霖生先生为人民、为社会创作了这么多美妙的图卷表示崇高的敬意,也向今天所有到场的嘉宾,特别是接受过伍霖生先生教诲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们、江苏国画院画家们、伍先生的学生们表示感谢!这种文脉的传承和精神的传承也将通过这次研讨会体现出来。中国美术馆应该为所有的艺术家搭建平台,中国美术馆也应该为所有的理论家搭建平台,中国美术馆更应该为未来搭建好、建构好我们的收藏体系。因为这个收藏是个完整的中国美术记录体系。再次感谢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高云先生,感谢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先生,感谢所有来自江苏的艺术家、理论家!

安远远:感谢吴为山馆长对伍霖生先生精彩的评价和准确的定位,他代表中国美术馆对伍霖生先生表示了敬意,也对家属的捐赠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下面有请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先生讲话。

高云: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艺术家、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地应中国美术馆和吴为山馆长的邀请,出席今天伍霖生先生艺术展开幕式。伍霖生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画家,我特别感慨,并向艺术展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伍先生是江苏乃至全国有影响、有成就的山水画大家。他早年是南京师范学院的一位老师,1978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他长期师从傅抱石先生,长达二十几年。伍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伍先生用笔特别豪放,气势特别雄浑,意境特别深远,既有很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很丰厚的生活积淀。他的墨因涵养而灵,他的笔因生活而神。伍先生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鲜明的新金陵画派的风格样式。

正因为这样,伍先生的作品经常在全国美展上参展并获奖,经常代表中国到世界各国去展出。他的作品也为毛主席纪念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革命博物馆所收藏,这是一种荣誉。

伍先生是山水画大家。画中国画的都知道,山水画最能够承载画家的情怀,也最能够体现画家的秉性,也最能让笔墨技巧充分地交融和表现出来。同时,山水画也最能使观者得到诗意的美感。所以,山水画受到了画者和观者的双重喜爱。

正因为这样,从唐宋以降,山水画在各个朝代渐渐地成为了主角。所谓的北宋四家、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代四王、四僧都是画山水画的。因为这么多杰出的艺术家画过山水,所以我们今天面临着同样的山水的时候,如何实现创新,哪怕是一点点突破,都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

记得在十二届全国美展上,中国画在天津评选,要评三个金奖。我们评委的想法是人物一个,山水一个,花鸟一个。评到后面,连山水的评委们都说山水没有突出的,最后放弃了,可见山水画非常难画。所以,伍先生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能画出这么好的山水画,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了不起的事情。

为什么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这得益于两点:一是得益于他长期师从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二是益于自己的长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伍先生不仅画画得好,他在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方面也非常有成就。他编纂了《傅抱石的中国画》《傅抱石谈艺录》《中国画概论》等专著和教材,这为伍先生塑造自己的艺术巅峰无疑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都是画画的,很重视画画,常常忽视了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是很重要的根基,保证了我们能走多远、飞多高。我要特别向理论家致敬。

今天非常高兴看到中国美术馆再一次批量收藏伍先生的作品。我认为这是国家艺术平台对伍先生艺术的肯定和褒奖,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我深深地为伍先生感到高兴。同时,也感谢中国美术馆,感谢吴馆长对优秀美术家所给予的支持。特别是要感谢各方对江苏画家的支持和关爱。谢谢大家!

安远远:高云先生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了新金陵画派和伍霖生先生所作的贡献。今天的学术研讨和展览同期开始,这种新的呈现方式也是我们对伍霖生先生在学术贡献上的尊重。下面有请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胡宁娜女士讲话。

胡宁娜: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今天特别激动,身份有点特殊,既代表江苏省国画院,也代表江苏省美协向画展表示祝贺。我是受周京新院长委托参加本次开幕式。我平时见了伍霖生先生都喊“伍伯伯”,两家的世交和友情非常亲密,所以我更愿意以国画院的学生、伍霖生先生的晚辈的身份来发言。

伍霖生先生师从傅抱石先生,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1951年,调南京大学美术系任教。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伍霖生与恩师傅抱石先生共事于美术系,曾任傅抱石先生的助教。1978年,伍霖生先生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从事专业山水画创作,是江苏省国画院新金陵画派的重要传承人,这是我们国画院的骄傲。

我从小就在伍先生家里玩儿,经常来往,加上我父亲也是画画的,作为所谓的“画二代”反而对自己父辈的字画不太关注。今天这个时候才发现,伍伯伯画画是如此的气势磅礴,如此的细腻而严谨,这是让我非常吃惊的。我讲一点儿我亲身经历过的轶事。伍先生和我们每个星期都在一起聚,那是真正的雅聚。陆俨少先生、唐云先生等经常到江苏省国画院来,因为江苏省国画院是全国三大画院之一。那个时候的“雅聚”真的是高大上,谈的都是艺术,好像也谈风花雪月,但里面渗透的是深厚的艺术氛围。伍先生当时在画院有一个很好的雅称——“艺术家中间的科学家,科学家中间的艺术家”,他特别喜欢摆弄机械,而且他特别时尚。伍先生永远是新潮的,按照现在的话来讲,永远是潮人。他的绘画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非常现代的科学意识,这些因素综合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肯定对他的艺术创作有益。

他平时的爱好是钓鱼和摆花弄草,对于这些他是专家。他跟我父亲两个人,除了谈艺术之外,更多在一起谈论的是种花、钓鱼,像搞科研一样。他说得特别专业,特别深入,他做任何事情,都具有认真钻研、专注研究的精神,哪怕是种花、养草、钓鱼也是如此。我父亲一直引以为自豪地说“你瞧,伍伯伯把他日本的鱼竿给我了”。平时他们都是比较节俭,但在这个方面,他是大手笔。

我在这儿以这个身份说一点我所经历的轶事,可能更能丰富今天的开幕式和研讨会。我再次代表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感谢吴为山馆长,我的发小伍强、伍建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跟你们相比,我为爸爸做的太少了。谢谢大家!

安远远:感谢胡宁娜给我们提供的鲜活案例。我们这次收藏了伍霖生先生29件艺术作品,可以完整地形成一个艺术家个人的收藏系列,再加上以前中国美术馆的原藏,伍霖生先生的艺术面貌就会非常全面地展现在艺术史研究的过程中。下面,有请吴为山馆长向伍霖生先生家属代表伍建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有请伍建先生代表家属讲话。

伍建:尊敬的吴为山先生、高云先生、胡宁娜女士,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有这么多朋友和领导一起光临这样一个盛会,我真的非常激动,再次表示感谢!我代表我亲爱的母亲来和大家说一些心里话。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能够在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是我父亲伍霖生先生毕生的愿望,更是我母亲张和生的殷切期望。母亲大人今年已经93岁高龄,她是昨天刚刚过的生日。因为年事已高,实在没有办法来到现场,非常抱歉。我今天代表她前来参会,她让我一定传达到她的心声。她老人家说:“虽然我身在南京,但是,我的心飞向北京,她向大家问好,向这次来到现场的各位来宾问好,特别向吴为山馆长表示感谢,有了你们的帮助,我和霖生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我还要感谢袁振威先生、张小阳先生、张连阳先生、张海阳先生,他们作为我多年前的学生,能够来到此,给展会助兴,作为你们的老师,深感欣慰。祝愿各位朋友们事业成功、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最后,我代表全家感谢中国美术馆的鼎力支持。这次真的是一次非常大的盛会。感谢吴为山馆长真诚地为展览题词。感谢各位同仁和朋友们的辛勤劳动,感谢出席开幕式的各位嘉宾,预祝“墨韵河山——伍霖生艺术展”展出成功。谢谢大家!

安远远:捐赠仪式告一段落。艺术展已经开展,广大的观众已经在很认真地观展,还有人在非常认真地临摹。我们今天把捐赠仪式、开幕仪式、研讨会结合在一起,为下一步深入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氛围,这也是我们在不断地总结经验、改变方式、把中国美术馆的专业服务做得更好的举措,希望有更多的朋友通过我们的系列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伍霖生先生和他的艺术。下面有请学术主持尚辉先生主持今天的学术研讨会。

尚辉:这个别开生面的展览捐赠仪式和开幕仪式做得非常好。在我看来,在改会风、提高学术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中国美术馆做了很好的表率。中国美术馆长期以来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捐赠与收藏”系列展览做得非常好。中国美术馆在今天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收藏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要艺术家的美术作品,收藏和展览是提高中国美术馆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础工作。

对于这次以伍霖生先生作品捐赠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展厅的观众热情是非常高涨的。伍霖生先生追随傅抱石先生一生,他为新金陵画派的傅派山水的发展传承发挥了别人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关伍霖生先生的艺术历程,我个人也是第一次通过这个展览得以窥到它的全貌。这个展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它让我们充分认识伍霖生在新金陵画派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二,它让我们全面了解伍霖生自己的艺术历程是怎样形成的;其三,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展览总结伍霖生的个性风貌,确立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很显然,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今天的研讨会来探讨。我认为伍霖生先生毫无疑问是继承傅派山水画的重要人物。在艺术界,对于傅抱石先生的创作过程,一般人是不能看到的,大概只有伍霖生先生一个人看过他绘画的全过程。傅抱石先生的绘画过程,包括他的用笔、用纸、绘画的阶段、作画的状态甚至有很多独门的技巧和技法可能秘不示人,只有伍霖生先生亲眼得见,而伍霖生先生所学得的抱石皴是我们后来人学习傅抱石的敲门砖,他的地位不可替代。从新金陵画派傅、钱、亚、宋、魏来说,个人的作用不太一样。傅抱石是新金陵画派的开创者。《思想变了,笔墨不得不变》是傅抱石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非常有影响的变革中国画的重要论文。但是,新金陵画派的组织者是亚明先生,他对新金陵画派组织上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钱松喦先生在用传统山水表现新的祖国山河风貌上有新的变化,他的传统笔墨皴法跟傅抱石并不是一路,他皴法是从“四王”中发展而来,后加上自己的隶书笔法,变成了松喦皴。亚明先生在学习傅抱石先生的笔墨方面有他独有的个性。但是,亚明先生的个人面貌和傅先生的面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宋文治先生也是师从张石园和陆俨少研究传统山水画的画法。他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接受了一些散锋皴的笔法,但有宋先生自己的特点。魏紫熙来自于河南,他的山水画在北宗画法基础上适当地接受了江南的画法。但是,在新金陵画派上,跟其他人的画法还是有很大距离。

在新金陵画派的五大画家里面很少有直接的师承关系。新金陵画派的总体思想是解决传统山水画如何表现现实山水、表现祖国山河新貌,这是新金陵画派总体的创新精神,或者说是这个画派的艺术理想。

但是,这个画派如何构建的,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最近,议论比较多的是张文俊先生,他是新金陵画派不可缺少的另外一家。在新金陵画派之前,也就是江苏省国画院成立之前,还有九大老,也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开拓者。伍霖生是傅派山水的第一传人。如果把金陵画派作为重要画派,也把傅派山水作为金陵画派重要支流的话,伍霖生先生很显然是这个支派的第一骨干画家。后面还有很多人,像徐善、张良等等,在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乃至于其他地方,但凡师承傅抱石先生的傅家山水者,第一人很显然就是伍霖生先生。

伍霖生先生除了艺术创作之外,在艺术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我相信这是伍霖生先生追随傅抱石先生(当他的助教),记录他的言论乃至师承傅抱石先生治学美术史的一种承传。伍霖生先生也可以说是一个学者型的画家。

伍霖生先生既是傅抱石先生的传承者,也是研究傅抱石先生的第一人。傅先生很多笔墨皴法、艺术理想、艺术言论,也是通过伍霖生先生得以记录下来。伍霖生在新金陵画派中的地位是非常独特的。也由于伍霖生先生长期不求闻达,特别低调,很少为自己做个人展览,很少为自己做宣传,以至于美术史对伍霖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

今天中国美术馆真的是慧眼识珠,将伍霖生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做了一个捐赠展览,让大家看到伍霖生先生整体的创作面貌,让我们重新思考新金陵画派画家群体的构建问题。我觉得这是对历史的很重要的弥补,也使学术界得到了新的重要信息。

这个展览能够比较全面地呈现伍霖生先生整体的创作面貌:从1953年的作品《佛子岭水库》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览开始一直到他的晚年创作的作品。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形成了伍霖生先生最初的表现祖国山河、表现当时新农民的形象体系。七八十年代实际上是伍先生创作的高潮时期,很多重要的主题性山水作品,包括捐献给毛主席纪念堂的作品,都是产生于70年代末。90年代是伍先生山水画创作最自由的时期,跟七八十年代那种严谨的主题性创作和写生性的山水还是有很大区别。

我们召开这样一个研讨会,首先是对伍先生的艺术历程有所分析,把他的作品分成几个阶段,剖析每个阶段的历程。伍霖生先生的个性风貌究竟是怎样的?他是学的傅先生山水,但学了之后又有多少是自己的个性面貌?抱石皴经过伍氏的变换以后,有哪些新的内容?这是需要我们探讨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三个方面是我刚才一再强调的,作为这样一位已经故去的有很大影响的大家,他在新金陵画派上的地位和作用、乃至他于20世纪后半叶在对传统山水画进行现代性变革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研讨会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期待今天这个研讨会能够碰撞出很精彩的思想火花。

左庄伟:我是在座的伍先生唯一的学生。我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考取了南京师范学院,教我素描基础课的就是伍老师。我在那里画画的时候,他一直给我指导,这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在我的印象里,伍先生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中国画家,而且是西画家,他最早的创作是油画、素描。伍先生应该说是教授型画家。教授型画家和一般的画家还是有所不同的,他在艺术创造实践过程中,很注重“理”和“法”。因为南京师范学院是培养教师的,所以他构筑了这样一个培养目标,长期的教学使他对艺术的“理”和“法”的研究极为重视。

1950年,原中央大学改称南京大学,艺术系归属到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做了调整,南京师范学院建立。伍先生是原中央大学留下来的教授,陈之佛、傅抱石先生也同时进入师范学院。我是1955年考取的师范学院,对这个时期的伍老师的教学很了解。毕业以后,我又跟伍先生成为同事,我们一起教学,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他晚年时我去看过他,还是那样谈笑风生,伍先生的形象我是始终记在心里的。

我在这里想说说傅抱石先生对他艺术的影响。傅先生是师范学院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位老师。现在人们认为他的国画世界著名,但实际上他是以美术史和雕刻著名的。傅抱石是徐悲鸿发现的,徐先生介绍他到日本留学。因为傅抱石没有公费留学的机会,所以徐先生画了一匹奔马画给省长熊式辉,熊式辉给了徐先生600大洋,傅抱石用550大洋到日本去学习,那50大洋留给母亲生活。傅抱石对徐悲鸿是非常崇拜的。

傅抱石到了日本以后,又见识到比他大12岁的郭沫若。在郭沫若的帮助下,他在日本进行了很多学术交流。他回国以后,徐悲鸿又请他在中央大学任教,国立艺专也请他去任教,郭沫若又请他在国防部三厅从事艺术工作。傅先生将自己的经历直接带入了他后来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创作之中。

伍老的父亲伍献文是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伍献文和傅抱石的关系很好。由于这个关系,傅老师跟伍先生的关系就很不一般。我们那个时候上课,老师会跟我们讲他过去的经历。他讲的最多的是傅抱石,因为他教我们的是美术史。南京两个大画家陈之佛、傅抱石都不教画,陈之佛教我们图案,傅抱石教授我们美术史,画画是业余的,傅抱石也没有画室,经常在小饭桌上画画。陈之佛则在系里的办公桌上架了一张板子画画。艺术家都是在最艰苦的时候创作了最伟大的作品。傅抱石的后半生是他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时代,也是最困难的时代,陈之佛也是这样。

傅抱石先生作画有一个特点,他要喝酒。另外,他有鼻炎。喝了酒以后,又有鼻炎,他的形象不是太美好。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鼻涕经常流下来,来不及的话,就拿袖子擦一擦。我们也看过他画画,画得很少。有人写了他的大字报,说傅抱石保守。傅抱石紧张了,说“好好好,我给你们画一次”。他画了三片梧桐叶,我们还没看到怎么画的,他就画完了。同学们将梧桐叶挂到墙上的时候说“傅抱石不过如此”,这就产生了误解。后来学生学着画三片梧桐叶,但达不到那个效果,最后才总结“傅抱石到底是傅抱石”。傅先生画画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他是用日本产的非常硬的笔作画,直接下去以后,由一锋变为多锋,在纸面上,还是中锋运笔,行笔很慢,笔道稳中透纸,没见到的人以为是侧锋,不是这样的。

伍先生如果临摹傅抱石的画,可以乱真。有一次,有个人拿了一幅画,说是傅抱石画的,没有落款,便到我这里来问是不是傅抱石的。我一看有点像,但不敢断定,立刻到伍老师家里去求教。我给伍老师一看,他说这不是傅先生,这是傅二石临摹傅先生的,他说“我给你整理一下”。这说明伍霖生老师完全可以乱真的。为什么伍霖生先生后来不走傅抱石的路子呢?他跟我们说:“傅先生的品格、气魄,我们学不来,我们只能学他的表面东西。所以,要学他的某些画理和画法,走自己的路”。伍霖生先生的艺术实践确实也是这样。

伍霖生对傅抱石的研究没有人能超过他,伍霖生对傅抱石绘画的鉴定,没有人能达到他的高度。伍霖生先生研究傅抱石的文章可以作为我们后人研究傅抱石最准确的资料。后人对傅抱石的研究可以此作为依据,应该说伍霖生是研究傅抱石最正确的一位专家。

我参与了新金陵画派的构建工作。我认为虽然伍先生没有参加过两万三千里写生,但伍霖生应该是新金陵画派的成员。张文俊也没有参加两万三千里写生,我们后来也是把他作为新金陵画派的成员。新金陵画派是解放以后艺术家探索山水画创新的第一次。当时在全国有两个地区的画家在探索,一个是西安,另一个就是南京。南京的亚明等人画人物,基本上不画山水。因为当时对山水画是有偏见的,认为山水画和花鸟画不能为政治斗争服务。江苏还搞了一次陈之佛先生亲自领导的关于“花鸟画有没有阶级性”的讨论,这在全国是没有过的。在这个背景下,山水画在50年代中期以前不受推崇,顶多是在人物画的背景上画一些山水,如魏紫熙等人就是如此。但是,山水画为社会主义服务被提到了日程上。所以,西安提出山水走进生活。紧接着,江苏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亚明、张文俊都主张山水走进生活,江苏美术界当时就主张深入生活,当时提出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写生,但没走两万五,走了两万三。中间不是爬山,都是坐汽车比较多,但主要的地方,他们都去了。金陵画派有四个特点:一是贴近时代,二是深入生活,三是革新,四是继承山水画传统。

为什么叫新金陵画派呢?这有一个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当时南京的青年画家组团出去展览,写上“新金陵画派”名称。有七八个年轻人在香港办了个展览,叫新金陵画派。后来又有9个人办了个展览,也叫新金陵画派。我们就觉得比较乱。所以,江苏理论界就进行了一次清理,基本上限定在国画院的两万三千里写生,以傅抱石等9人为主,时间是1960年。伍霖生先生虽然没有参加两万三千里写生,但是他的艺术观念、艺术方法、艺术创作、艺术效果是新金陵画派的。伍霖生先生是中西皆学,他的作品是中西结合,这是徐悲鸿开创的一条路子,他严肃地继承并发展下来。

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学习伍先生:一是学习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继承、发展传统,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在山水画创新方面,体现了他个人的风格。二是学习他研究西画的做法。他的西画有很深的基础,他的造型能力很强,他的人物画得相当好。三是学习他对傅抱石的继承,这对后人的继承也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四是学习他为人的品格——低调。低调是那个时期艺术家的共性。但是,他更低调。后来到了国画院以后,他不宣传自己,有的时候我们建议他在学校办展览。他说:“不要搞,不要搞,我还不成熟”。有一次我们说你到什么时候成熟啊?他说:“艺术是无止境的”。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人品、艺品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这正是我们今天艺术家所要学习的。

余辉:首先感谢中国美术馆举办伍霖生艺术展,并且收藏了伍霖生先生的精品。中国美术馆能选中伍霖生的作品作为馆藏是很有眼光的。在座有的是30多年前教过我的老师,左先生是教我艺术理论的。很遗憾,我没有受到伍霖生先生的甘霖。因为他是1978年调走的,我1979年才入校。在“文革”期间,我看到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伍霖生的大幅作品,1毛4分钱一张,我就买了几张。我学画可以说是从认识伍霖生开始的,然后认识到傅抱石,认识到江苏的新金陵画派。

伍霖生先生是傅抱石弟子中的传人。伍霖生先生将傅抱石先生的很多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方面的资料整理出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厚的、非常可信的一手材料。谈到对傅抱石绘画的鉴定,伍霖生先生应该是傅抱石伪作的克星。为什么傅抱石的伪作那么猖獗?因为伍先生去世过早。

伍先生关于傅抱石的鉴定方法不是凭感觉,很多都是凭借科学手段——纸的材质、纸的年份,包括用的印泥、绘画本身的章法,这些都是可以供人掌握的一手的科学鉴定手段。这种办法在鉴定界被利用得很少。像伍霖生这么贴近他的老师的人,能够这么用心地写下这些记录,这样的人是很少的,他给我们鉴定现当代画家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伍先生对这个方面的灵感也是来自于他对傅抱石先生的全面研究。傅抱石先生去日本首先学的是艺术史。他在中央大学教的就是艺术史,而后才显露了绘画能力。当时傅抱石先生很重视研究古代艺术史。他写过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关于中国画的特点》,这是经过伍霖生先生的整理出版的,没有他的整理,很多傅抱石的观点还不为人所知。

我们非常钦佩像这样一位继承人,这样一位教授画家,不但继承了先辈的绘画技艺,更多地继承了先辈的绘画思想、境界以及先辈们对艺术史的贡献,并且一直弘扬下去,这非常难得。

张晨:我在编《艺为人生》这本书的时候,对包括伍霖生先生在内的中央大学的这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编书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伍先生的父亲是水生物学家,他对养鱼、钓鱼有特殊的感受,他又是科学院的院士,做事必定严谨。这些又都对他的子女有很大影响。伍先生跟过傅抱石很长一段时间,从印章到史论,有些不是他在学生时学到的,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学到的,傅先生对伍先生的影响很大。

在当时的中央大学的教育体系下,伍先生可以说是学生中的代表人物:一是他具备了比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因为中央大学不是培养专业画家的,中西绘画、史论、外语、历史、哲学、诗词等方面都有教授,但这些学生始终都在坚持个人创作;二是他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民族的命运。当然,这跟他们所处的时代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伍霖生先生的同学大部分都参加了革命。后来很多先生都专门做党务工作、行政工作,画画的很少,他们对耽误了很多时间都感到非常遗憾,后悔莫及,现在七八十岁了,还想画画。这也证明了他们非常喜欢艺术。三是包括吴先生在内的这批人的作品不但艺术门类多,包括中西绘画、书法、篆刻,且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所表现,有很强的适应性。特别是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在国内美术用具等各方面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只要有条件,他们就努力画画。这批人还有一个特点,虽然老师是共同的,但最后的差距都非常之大。特别是艺术成熟期之后的创作,已经少有老师的痕迹。除了专长的作品和题材之外,他们也有非常随性的很写意、很抽象的作品。

伍霖生先生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有很高的契合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些人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团结各族人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些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恍惚回到了那个时代,这也证明了这些创作非常有生命力。

徐沛君:首先,伍霖生先生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境界的拓展。中国山水画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元以后,逐渐成为一种文人雅士隐居后寄托心灵的理想场所。因此,虽然描绘的还是大自然的状态,可是它在境界上已经较唐宋有所缩小。这种状况经过傅抱石、伍霖生这一代人的努力,使山水画的境界又进一步扩展,这是他们对美术史的重要贡献。

他们在扩大境界的同时,对一些小的细节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以前作为文人孤芳自赏、寄托心性的小我产物,无论是树,还是山石、草木,都是追求一种变形的美。另外,也体现了人性的扭曲。这种状态在新时代已经大大改进了。傅先生、伍先生等人的作品无论是山石的造型,还是布局构图,都比较统一,都追求比较舒展的大气势,和时代的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古代山水画强调山高水长、山静水动。总体来讲,是追求一种静势,所谓“水动”也主要表现的是瀑布和溪流,除此之外,画面均追求宁静、内敛、自省的状态。可是,中国古代一直有描绘动势的传统,只不过不受重视。比如,宋代的李迪(《风雨牧归图》)、明代的戴进以及张路、汪肇都描绘了山雨欲来的题材。这种题材从画面情节的戏剧性以及画面的趣味性来讲,迥异于其他的风格,但这种风格在过去不受重视。经过伍先生和傅先生的努力,他们把这种风雨中的风景重新提升到了新的境界。他们通过大笔扫出雨势,画面充满了动势,因此画面变得更为统一,画面也更有现代感,很多细节隐藏在蒙蒙的雨幕中,给画面增加一种趣味,很多景物处在似与不似之间,更接近写意精神。这样一种题材应该在当代得到一种新的拓展,得到发扬光大。傅先生以及伍先生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富矿,他们在很多地方开了头,后人可以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接着走下去。

尚辉:徐沛君先生谈到传统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以静为主。傅抱石先生所崇尚的石涛先生画得就比较有动感。石涛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有比较赞赏的,也有一部分指出他比较躁动。抱石先生在1943年于重庆举办展览的时候,赢得了一片赞扬,同时也有学界对他的山水画提出批评。批评的重要原因就是认为他画的风雨都充满了一种动感,这种动感和传统中国画的以静为主、以静来体现一种幽深的禅学意味相悖,不是以倪云林式的方式体现的典型山水境界。伍霖生从傅抱石先生学习了画风雨的方法,风雨是铺天盖地的,特别是用笔的方法、渲染的方式、风雨的动势在传统山水画中是很少见的。

王平:新金陵画派和长安画派是中国山水画从传统样式转化为现代样式的标志。这个标志的主要内容就是从写生到创作,更加注重写生。但如何从写生转为创作?或者说如何将写生得到的灵感转化为创作呢?这既来自于大自然,又不是大自然完全的翻版。这是中国山水画从传统样式走向现代样式的标志性时间节点。

伍霖生先生是传承傅抱石先生的艺术精神、艺术思想、艺术理论、艺术样式的重要代表。但是,伍先生既传承了傅先生的艺术,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我觉得这还是非常可贵的。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以及自立面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或者说从伍先生自己创立的绘画样式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对于一个有影响的画派如何传承、如何发展的经验。

伍先生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蛮可以凭着优秀的文化成绩,按照他父亲的愿望,走科学的道路。但是,他没有。他自己偷偷地考了中央大学。可见,傅先生对艺术是非常有情怀的人。他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30年,他是非常敬业、非常谦和的老师。我也看到他的备课笔记,非常详细,全部都是用钢笔手写的,而且配上插图,备课非常充分。我们从他的备课笔记中可以好好学习老一辈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是怎样从事教学工作的?他们具备了怎样一种人格魅力?怎样一种精神?这至少说明伍先生是有情怀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伍先生对于傅抱石先生具有学生的情怀。伍先生对于傅先生的这种情怀也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

伍先生在现代艺术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的大量写生。他每到一地,都会进行大量的写生。他三次到黄山,每次都有一个专题,第一次是画松树,第二次画云峰,第三次才是画选景。每一个专题都画一百多幅。我们在展厅里看到的他的速写其实就是他的完整创作稿。当然,这不是照相般的写实,而是经过了归纳、整理、提炼以后呈现出来的画稿。

在现代山水画的精神当中,现在确实有“写实就是创作”这样的口号。伍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完全的对景写生,然后就进行创作,恐怕还不是非常完善的、具有艺术史意义的创作,还得经过提炼、概括、加工以后,才能形成具有艺术史价值的创作。伍先生在这个方面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伍先生在传承傅派山水面貌的同时,经过自己的理论研究和艺术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伍先生和傅先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傅先生山水画散锋里面更多的有一种清代的牛毛皴,而伍先生在早期的牛毛皴基础上发展到后期更多的是长披麻和荷叶皴相结合,拉得比较长。他的皴法更加完整,甚至形成了一定模式。在表现出来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艺术样式上,他和傅先生是一脉相承的,画的时候,墨很干,但是经过后期处理和染色,就产生了润含春雨的效果。江苏处在长江下游,水系比较足,江苏的山水画总体上比较润。伍先生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个性比较鲜明。第二,他的画面比较重视结构,对大的团块结构的把握非常突出。他的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气势很大,哪怕是很小的画幅,一样给人很大的气势。主要是他非常注重画面的团块结构,而不是刻画很多细小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画的风景、人物都非常精到。第三,色彩的运用。伍先生后期的色彩运用已经和傅先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的颜色用得很纯粹。但是,他并不用艳俗的颜色,因为他有很好的墨骨在里面。第四,就是他的点的运用跟傅先生有很大的不同,他非常注重“点”的运用,聚散的各种各样的“点”,甚至是大的墨块中的“点”都非常鲜明。这也是区别于傅先生山水的一个不同的方面。

总体来说,我觉得伍先生的山水可以用“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来形容,他画的既不是完全的意象山水,也不是完全写实的山水,而是心中的山水。另外伍先生的山水是“雄秀兼备”,既很雄厚,同时也很秀丽、秀润、秀雅。他的画兼容了传统与现代的绘画样式。伍先生的山水画的样式可以作为现当代山水画发展的范本来研究。

邵晓峰:我演讲的题目是“由中国美术馆藏伍霖生作品看其对傅派山水的突变”。在江苏,从专业画家到民间画家,学傅抱石的人非常多,今天也有一系列画家都在学傅抱石的山水。但是,傅氏山水过于博大精深,风格过于突出,你学进去之后,怎么突变,非常难。有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只是一味临摹傅抱石的作品,这样的画家在南京还是大有人在的。

伍霖生早期的水彩画画得非常好。他的很多作品,颜色变化非常微妙,在色彩变化上的拓展超出了傅抱石。

1952年,伍霖生担任了傅抱石中国美术史课程的助教,再加上中央大学艺术系对学生涵养具有比较综合的考量,所以伍霖生的教育背景非常综合化、多元化,而且中西绘画皆通。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使他学了傅抱石后,反而能够脱离傅抱石,形成自己的特色。

整个江苏画派,包括亚明、宋文治、魏紫熙都受到傅抱石的巨大影响,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貌和特色。他们在整体的散体皴、湿笔和意境上都受到了傅抱石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伍霖生来说,他到底在哪方面做出拓展呢?伍霖生的笔触比较稀松,意境比较散淡,这样的风格在傅抱石的画中不多见。我馆藏的册页中有一幅《白头山云海奇观》就属于比较散淡的风格。伍霖生还有一种比较厚重、浓重的浓墨重彩,这样的风格在傅抱石的画中也很少见。还有我馆比较早收藏的《大渡河上展宏图》,这幅画丰富多彩,而且景象繁多,色彩变化微妙,这表现出他对于宏大构图的控制和色彩的控制,这又和傅抱石不一样。也有一批是墨韵十足的作品,比如《天堂佛经》《旁水苗家寨》,还有一类作品是加以非常精妙的渲染、匀染,色彩非常统一。还有一类,像《天台山飞泉》这样的画,又是非常粗放的,寥寥几笔展现了构图。伍霖生学傅抱石而跳离了傅抱石,他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江苏画派的审美意境,在笔墨表达上又有他的独到之处。

只有在徐悲鸿为主导的中央大学艺术系中西合璧的教育方针下,他才有可能从学一家之风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他后来的很多业绩还是因为晚年宣传比较少,没有跟这个时代频频地互动,才导致他的个人影响力以及他的画风没有得到比较好的呈现,这也是一种遗憾。

借助这样一种研讨会和展览,我们可以非常全面地梳理伍霖生的艺术作品,这一点还是非常喜人的,这对于深入研究江苏画派会大有帮助。

王雪峰:由于机缘巧合,馆领导把策划伍霖生展览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在梳理他的艺术历程的过程中,脑海里涌现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伍霖生和新金陵画派之间的关系。艺术史的形成很多时候是必然,但也有偶然的因素。1961年5月,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的画家经过二万三千里写生,将他们创作的作品在北京展出,题目叫“山河新貌”。当时就是北京的理论家坐下来对作品进行了评述。从那个时候起,实际上北京的艺术家对以傅抱石为首的江苏绘画队伍所创作的作品进行了理论定位。但是,因为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过金陵画派,所以就定名为“新金陵画派”。参与写生的艺术家以傅、亚、钱、魏、宋五位老先生为主。当时伍霖生先生还在南京师范学院,他没有参加写生活动。如果说他也参加写生活动,在宣传报道的时候,伍霖生先生的名字会很自然地出现在其中,也不至于因为伍霖生先生的低调而在艺术史上被我们淡忘了。今天这研讨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那次研讨会的延续,有为他重新正名的艺术史意义。

为什么说伍霖生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呢?因为伍霖生是傅抱石山水画的重要传承人和见证者,他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跟新金陵画派是一脉相承的。后来,在傅抱石去世之后,他的很多写生行动都是跟新金陵画派的画家在一起的。特别是他调到江苏国画院以后,地位很高,可以看得出来,伍霖生在新金陵画派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第二个问题,伍霖生与中央大学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在中央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的教育体系里,非常重视水彩画这门基础课。从某种角度来说,水彩画也对画家的中国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影响始自徐悲鸿。徐悲鸿在中央大学的时候,提出以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进行改造的主张。伍霖生先生在1954年画的《中山陵》中对树的表现就是和中央大学一脉相承的。伍霖生的作品可以上溯中央大学的美术教育体系,下启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体系,二者的主张是一致的。

第三个问题,20世纪写生对于山水画家具有重要作用。写生是中国山水画一直强调的行为。但是,20世纪的写生是将西方的写生观念介入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之中,这对中国20世纪的山水画发展和突变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伍霖生的写生思想很明显是来自傅抱石。伍霖生又把这些思想进行了概括,这在他的教学笔记里有所体现。其实他的临摹继承了傅抱石,这是“游、悟、记、写”四字诀写生思想的延续。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写生观念。

韩劲松:我之前对伍霖生先生的了解不是很多,看了江苏的“其命惟新”大展,对新金陵画派的风格有了一些了解。我们从伍霖生的艺术发展道路可以看出时代的共性。从这次展出的伍霖生的画作来看,他的风格很典型地反映了新金陵画派的整体性。风格上的统一性、类型化是新金陵画派的共性。将它置于中国美术史中,就明显反映了五六十年代所谓新山水画所提倡的观念——深入生活、表现生产建设、表现山河新貌,体现了当时中国新山水画派的整体性。其作品有很多题材是表现社会主义建设的,还有一些表现革命胜迹,尤其是表现长征路线的,还有一些是有关主席的诗意画。从构图取景的方式上来看,伍霖生的写生、小品或者创作已经离开了传统山水所谓的三远法,是典型的焦点透视,他已经从图式转向了景观。这种景观表现以西方绘画视角来看,就是水彩风景的取景方法:一是他在透视上完全采用了景观的透视方法。二是他在色彩上学习了西方水彩绘画当中的用色和用水。同时,他在写生当中突出的面貌是人的分量和景观的分量,在某个时期的绘画当中人物与山水是等量的,我无法定义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它可能是人物山水画,我们不好再用所谓的中国山水画概念来定义早期的《运粮忙》《佛子岭水库》等作品。他在画面上的改变也可能就是他在那个时代的整体性当中融进自己独特手法的体现。

他的《天堑变通途》和魏紫熙先生的同名作品从构图视角、构图方式上看,都是横构图、大视角,一条河横贯画面,有很强的相似性。我又从他后面表现江南的用水比较大的水墨山水小景中看到了亚明、宋文治、钱松喦的影子。一个画派的整体面貌在相同的艺术家群中互相之间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这也是五六十年代中国山水画变革和创新的共同点。

伍霖生个人语言的独创性就是他对中国山水画的独到贡献。一方面,他继承了傅抱石具有强烈动感的山水图式。另一方面,他又创造了自己的具有江南情调的清新面貌,这使他能够脱离傅抱石先生的面貌。另外就是他的人物风景创作,我是把他的人物风景作为他个人语言的独特样式来看待的。这就是伍霖生展览给我的重要启示。

邓锋:我对伍先生没有太多了解。和开派者相比,后面的继承者很容易变成样式主义。但是,今天看完以后,它是不是傅派山水,我觉得还很难说。我们会看到其作品里面有很典型的抱石皴,或者是散笔皴法这样的典型样式。但是,就这个样式本身来说,并不能简单地把它说成是傅派山水。傅先生除了山水画之外,还有一批特别精彩的人物画,这些人物画非常具有时代感,而且在五六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中,山水、人物是两结合的。

伍先生艺术滋养的第一个来源其实是中央大学,是徐悲鸿系统。这个系统一直深深地埋在伍先生的骨子里。即使后来他学了抱石先生的用笔方式以及处理山石形态的皴法后仍然如此。但是,如果仔细比较,我觉得差别很大。古人说“实处易,虚处难”。傅抱石作品中有很多虚处理,在伍先生的作品中,对边缘轮廓的虚处理非常少,反而感觉结构性明确,板块感很强,面性的东西多,即使用了散笔皴,最终都统一在一个面里,而少了很多偶发的带有情趣的放逸感。伍先生的绘画很规整,他特别重视理法。当他把傅先生的笔墨语言、表达方式归纳总结的时候,就变成更加的形式化,这是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写生是20世纪非常重要的话题,也是山水画变革的借鉴方式。我们古人将写生叫作师造化,是将主体投射到对象上去,跟客体融合在一起。二三十年代,黄宾虹先生谈到过古法写生,黄宾虹先生是典型的古法写生样式。伍霖生先生的作品一方面有西法写生的东西,另外一方面,他是在写生的过程中借鉴了傅抱石先生提供的笔墨语言方式。同时,更多地填充了个体特征,他从个体里吸取和提炼出一套笔墨表达语言,这是伍先生不太一样的地方。所以,我们会感觉到他对所有的对象的描绘相对来说显得比较严谨。

张艺:1993年,我到南京师范大学学习,我曾经跟伍霖生老师要求特别想学山水。当时伍先生跟我说女孩子不要学,要吃很多苦,画不下来。但是,我仍然坚持和伍老师学山水画。当时,伍先生早上5点起来画画,我是4点半起床,骑自行车到武老师家。有的时候到的早了,天很冷,我就一直在外面等。看到老师的门开了,我就特别高兴——老师起来了。他起来以后,就直接进画室画画。我是一直站在那儿看他画一二个小时,然后我赶回去上班。我特别后悔自己没有很好地画山水画,现在主要是画人物画。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老师的展览终于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我感到特别高兴。

安远远:我想从个人的角度谈一下对伍霖生先生的认识。第一,不能抛开他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来看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特别多地是跟他的科学精神有关。他的作品比傅抱石先生严谨多了,而且他的人物造型更加精准。傅抱石先生的那种潇洒和意韵跟他个人的气质有关。伍霖生是油画系毕业的,看他的年表,他小时候临《芥子园》,还画过墙报,这和我父亲的经历类似,所以我看伍霖生先生的性格特征和他画画的经历就很容易进入,觉得很熟悉。唯一感觉到的就是他的科学态度。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时代中的角色和他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创作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

我来自西安,长安画跟新金陵画派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经验和经历特别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就在于它们共同的时代特征,他们各自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地域文化环境带来的个人的人文气质和修养不同。江苏的人文历史和江苏出人才的环境比西北的条件好多了,江苏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

我参与过江苏国画院的很多活动。我觉得我们依然摆脱不了时代和环境对一个艺术家的影响。在同类的艺术作品里,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和他的观察角度,甚至他的个人经验、他的习惯都会体现在画面处理上的不同之处。伍霖生先生做过行政工作,又做艺术史的研究和记录。他对傅抱石先生个案的深入研究跟他自己的兴趣是有密切关系的。画派的研究和一个学校形成的艺术氛围不可分割,这种氛围可以让画派得以延续。画派的延续不是说一定是傅派的,或者是哪一派的,它的延续一定处在这个大环境里,艺术家的追求是不是一致,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关注的对象是不是相同,都和大环境有关。由此而引发了我们怎样建构中国美术史的序列问题。因为傅抱石先生在日本受过很多影响,就像日本的南画和中国南宗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诗意画对傅抱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长安画派这些人相互之间的交游特别经典,长安画派的石鲁和傅抱石有异曲同工之处。石鲁和亚明,还有赵望云和傅抱石皆是如此。钱松喦的性格、伍霖生的性格以及教育方式、做人的严谨程度都和赵望云很类似。我们可以从性格入手分析他们每个人的创作特征,再分析他们在画派里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我们隔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这些先生们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以及每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段里的角色与重要性。我们从一个艺术家的同类作品以及不同艺术家的表现方式中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绵延与博大。在新的时代,这种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伍霖生先生的作品如果不在美术馆做展览,我们是不能了解他的全貌的。我们要从他的作品里去感受他的人品、他的状态、他所表现的思想、精神、技法以及他的人品、道德的来源。

伍强:我非常感动,代表家属感谢大家。爸爸有生之年一直想在美术馆办展览,直到今天才成功,我很激动。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非常感谢大家,同时再慢慢地体会父亲,以便更了解自己的父亲,把自己父亲理解得更透彻。我们在家里看到的只是父亲——一个普通的父亲,到了这个时候才感受到父亲的重要。

胡宁娜:我们两家很像,两家都是浙江人。几位专家引用了我说的感性经历,可是它是一个佐证,他对做每一件事情的态度都十分严谨和科学,这在画上也有所体现。我刚刚跟伍强说,我们从来不觉得爸爸是值得大家这样讨论的,伍强说“觉得很惭愧”。我们一样惭愧,这个时候觉得爸爸了不起。

尚辉:今天的研讨会开得非常好,非常紧凑。我觉得今天研讨会非常成功之处在于,把一个画家的个案研究做得如此深广,并和一个时期、一个学校、一个学派联系得如此紧密。比如,我们通过对伍霖生的研究,探讨了中央大学的教育体系以及它的教育体系为什么会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在我们的想象中,一般探讨伍霖生肯定会联系傅抱石,但我们今天的很多话题探讨到了徐悲鸿先生。伍霖生先生今天的艺术成就既要归功于傅抱石先生,还要归功于徐悲鸿先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说伍霖生先生和傅抱石先生在艺术上有巨大区别的话,就是伍霖生先生的山水画作品更多地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我们也探讨了伍霖生和新金陵画派的关系。与会者一致认同他是新金陵画派的重要成员,但长期没有被大家关注。我们从很多的案例来探讨他实际上是傅、钱、亚、宋、魏之后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傅氏山水的继承人。在金陵画派,除了跟傅先生接触比较紧密之外,包括对新金陵画派如何从表现现实中来改变传统笔墨、如何通过传统画学的学习来进行中国画学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在伍霖生先生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因为在画家中,除了钱松喦,其他人在理论探讨上稍微弱了一些。亚明先生有《画语录》,当然亚明先生更多的是感性的抒发。像伍霖生先生这样长期追随傅抱石先生,做他的助教,做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做傅抱石先生的研究,这一点是不多见的。

我们更多的话题探讨的是他和傅抱石先生的区别,探讨伍霖生先生艺术的个人风貌。这是今天的研讨会探讨最多的话题,也是我听到的有关伍霖生先生个人风貌研究最充分的一次。我觉得这次研讨会是一次最好的探讨。

通过研讨会,我们知道伍霖生先生从西画入手进行创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写生,另一方面是水彩画创作。在五六十年代,伍霖生先生的山水画和人物画都带有极强的写生性,他把傅抱石先生的皴法和写生山水、写生景物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点跟傅抱石先生有很大区别。伍先生的父亲是科学家,伍先生与傅抱石先生的区别在于,傅抱石是“诗圣”,是用诗和酒神精神进行艺术创作,他是没有章法的,没有章法的章法是所有学傅抱石的人无法学到的东西。伍霖生先生靠着他的科学渊源,理性地创作作品。所以,他的早期作品构图相对严谨,也具有写生性的特点。

伍霖生先生早期画的水库是最多的,他能够把大坝、水利工程很好地和山水结合在一起,这是傅抱石很难做到的。傅抱石唯一的一张《黄河清》还不是画水坝。伍霖生的写实主义画法、写生技巧和用笔特点都和傅抱石先生有比较大的区别。

对于有关伍霖生先生的艺术创作历程,王平先生为他划了几个有意思的时间段,有历史因素,也有历史的巧合,很耐人寻味。不管怎么样,七八十年代是开始形成伍霖生个人面貌的时期。王平谈到他具有披麻皴、荷叶皴的特点,傅抱石则绝对是散锋用笔。我不知道伍霖生用的笔和傅抱石先生用的笔是不是完全一样,毕竟傅抱石先生用的笔是从日本买来的。对于这样一支笔,傅抱石先生是密不示人的。亚明先生学傅抱石时,他没有这样的笔,所以他的抱石皴就比较硬,跟有没有这样的笔很有关系。

除了皴法不一样,邵晓峰还谈到了墨韵的特点——用大水的方法。毫无疑问,大水的方法跟水彩是有关系的,它比较平面。他早期是画景,到晚期又画山水。到八九十年代之后,他又很放松地创作出脱离了写生的山水作品,形成了他晚期的个性风貌。这些风貌也很耐人寻味,我们的分析稍微少了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今天对他个性风貌的探索以及他的艺术来源分析得比较细致。

对我来说,伍霖生是非常熟悉的一个人,但我们没有看过他作品的整体面貌,也没有在这样一个很正规的学术氛围中进行过学术研讨。今天通过举办捐赠展和研讨会,让我们对这样一个历史中模糊的人物终于有了清晰的认识。我想这就是研讨会最重要、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之处。

猜你喜欢

傅抱石中国美术馆画派
品读文与画
——中国美术馆藏文学插图精品展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傅抱石”为何屡拍高价?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傅抱石《古长城下》:凡画山水,得其性情
傅抱石画三峡
薛永年:谈古代的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