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的现状调查

2016-12-30张恒艳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技工竞赛问卷

◎ 张恒艳



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的现状调查

◎ 张恒艳

通过调查和分析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为促进技能竞赛效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改革与创新,其目的是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为了积极响应职业教育政策,要求技能竞赛涉及各个技工院校,希望通过技能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我们对济宁地区某些技工院校的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及专题访谈,进而探讨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的现状,以便为更有效地开展技能竞赛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地区某所技工院校的130名教师及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及访谈专题调查。130名教师中男性43名,女性87名;年龄为28~49岁,平均年龄为(39.5±5.21)岁;300名学生中男生179名,女生121名;年龄为18~23岁,平均年龄为20±3.33岁。

方法。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结合目前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现状,自行设计了《技工院校技能竞赛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技能竞赛相关常识的认知情况、 参加技能竞赛的意愿、教学工作与技能竞赛、希望和要求四部分共18个项目;学生问卷包括一般情况、技能竞赛相关常识的认知情况、参加技能竞赛的意愿、学习与技能、希望和要求四部分共18个项目。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形式,当场答卷并当场回收,本次调查教师问卷共发放130份,收回130份,有效应答率为100%;学生问卷共发放300份,收回300份,有效应答率为100%。

结果与分析

对技能竞赛的认知。在本次调查中,91.5%的教师和84.2%的学生表示“对职业技能竞赛了解”或“非常了解”,几乎所有被调查的教师及学生都认为“学校领导、老师对技能竞赛很重视”或“较重视”。对于“你认为技工院校开展技能竞赛是否重要?”这个问题,69.5%的学生和78.3%的教师都选择了“很重要”,这说明在各级相关部门对技能竞赛相关事宜大力宣传,关注程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技工院校的师生对技能竞赛的认知程度比较好。但当被问及“技能竞赛对专业实践技能的作用”时,却只有24.3%的学生认可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技工院校学生较为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生对技能竞赛效果的期望与真正的现实效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对教师进行有关“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关系”方面的调查中,发现有 56.9%的教师认为技能竞赛不是为竞赛而竞赛,而是要服务于常规教学, 27.5%的教师认为常规教学为要为技能竞赛而服务,但也有15.6%的教师认为两者相对独立彼此之间没什么关系。说明教师对处理“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关系问题时”仍存在偏差等问题。

参与技能竞赛的意愿。关于参加技能竞赛的意愿方面,学生问卷中,只有27.5%的同学认为“对技能竞赛感兴趣而且愿意或很愿意参与技能竞赛活动”,58.8%的同学选择了“对技能竞赛有兴趣但不愿意参与”, 还有13.7%的学生表示“对技能竞赛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与”,这说明学生有参与技能竞赛的兴趣,但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当问及“是否羡慕参加竞赛的同学?”时,58.3%没有参加过竞赛的同学表示对参加过竞赛的同学很羡慕,60.5%的学生羡慕参加竞赛同学的原因是可以提高技术技能,优先推荐优质的就业岗位;但有45.6%的学生之所以羡慕是因为“参加技能竞赛会带来很多个人利益”, 这说明学生以参加技能大赛为荣,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学生技能竞赛的功利化倾向比较明显。

在教师问卷中,72.6%的认为参与技能竞赛是形式所趋,其中,也只有30.2%的老师认为“对技能竞赛感兴趣而且愿意或很愿意参与技能竞赛活动”,还有约三分之一的老师表示“对技能竞赛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与”,之所以不愿意参与的原因,有63.5%的老师认为压力大,因为技能竞赛涉及的知识广泛,综合强,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师害怕参加技能竞赛。此外不愿参与的原因方面,也有73.2%的老师认为目前学校的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所以无法激发参赛人员积极性。

技能竞赛的投入及合作情况。在教师问卷中,有关技能竞赛投入方面,对于“目前实训相关设备能不能满足技能竞赛训练的需要”这个问题,58.7%的教师认为 “目前实训相关设备基本能满足技能竞赛的需要”, 41.3%的教师认为“目前实训相关设备不能满足技能竞赛的需要''。 选择“能满足技能竞赛的需要”选项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技工院校的强势专业,而一些较弱专业的教师则更多地表示“根本满足不了本专业的技能竞赛训练的需要”。在购买技能竞赛相关设备方面,33.3%的教师回答“因技能竞赛购买了相关设备”。人力、物力投方面,有63.7%的教师选择“投入较少”。当谈及与企业合作情况时,有70.2%的教师认为“技能竞赛和企业之间有些许联系,但联系一点也不密切”,换言之,技能竞赛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只是形式上的联系,所以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存在偏形式化及合作层次不深入等问题。

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所所反映的问题,技工院校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措施。

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技能竞赛价值。

建立完善的技能竞赛激励机制。建议各技工院校可以采取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学生给予表彰,评奖评优及就业方面优先推荐,对于教师可以通过与工资、奖金、职称等挂钩,采取一些必要的激励措施。

积极探索技能竞赛新模式。比如可以构建校企合作竞赛模式,或是引入商业化运作竞赛模式。

总之,随着职业技能竞赛在各高职院校的不断深入开展,济宁地区技工院校师生对技能竞赛的相关情况认知程度较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推进技工院校技能竞赛良性发展。

(济宁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竞赛问卷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从技工到英雄
我看竞赛
问卷网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