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灼的中国房子

2016-12-29沈从乐卓宇晶

第一财经 2016年50期
关键词:楼面买房厦门

沈从乐+卓宇晶

无论在一线、新一线还是二线城市,2016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都足够惊心动魄。

前半段是疯狂的涨价和疯狂的抢购。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8月的数据,34座城市当月房价同比涨幅超过15%,排名最高的厦门达到了43.69%。在这段时间里,人们要和一天一个价的房价赛跑,为自己不能以相对更低的价格买到房子焦虑。

然而仅仅隔了一个“十一”长假,超过20座城市收紧房地产政策,成交量即刻降至冰点。那些曾经迫切想要买房的人,其购房资格连通买房的热情,都被牢牢地限制了。

无论我们谈论买房这个话题的时候是否涉及中国人特有的买房情结,房子永远是城市中的稀缺品,并且在规模越大的城市,它的稀缺程度越高。

城市本就是一个资源高度集聚的人类生存空间,它诞生的前提是土地有限。而城市集中了最多的机会,持续吸引人们进入,人口密度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了用地的紧张。因此你会看到,从同一家房企同一条产品线出来的项目,在不同城市的售价差距可能超过10倍—排除房价中的其他变量,地价才是决定房价高低的最关键因素。

右边的图表中,我们列举了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福州、合肥、郑州、济南和东莞这20座新一线及房产热门二线城市2016年1月至11月的1178宗住宅(含商住混合用地)土地交易数据。其中每条竖线的一端代表土地成交时的楼面价,另一端代表土地成交当月该地块周边的房价,颜色的深浅则显示了这两个数据的比值。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楼面价”的概念,它是开发商买下土地的每平方米土地成本,相当于一个楼盘在什么都没有建时的土地净价—楼面价加上建筑安装等成本和开发商的利润,就构成了房价。通常来说,楼面价会占到房价的30%以上。

因此,当一块尚未建设的空地的楼面价格已高于周边地区的房价,就会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情况—图表中用浅色线段标示的都是这样的地块。典型的例子是今年8月融信以10万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拿下上海内环线中兴路地块,而这块地附近的次新房房价仅是每平方米7万至8万元左右。更夸张的,在厦门、东莞、合肥、天津和郑州,今年还出现了楼面价超过周边房价两倍以上的土地。

开发商已经用脚投票表达了对这些东部地区城市的信心,这比购房散客的行为更有说服力一些。但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很难判断追逐利润的资本中带有多少投机的成分以及潜在的危险。

于是今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最严格的也正是这些地价高于房价的城市。

这里我们为这20座城市以及北上广深的房产政策做了打分,你可以对照前一页右侧的打分标准来查看每座城市具体的限购、限贷、限价及资金管控政策力度。从打分结果看,南京、合肥、苏州和厦门的调控力度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

从2011年第一次以限购的方式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起,政府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到今年,调控力度已经是最严格的一轮,而由此带来的是最后一个季度房市中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与疯抢时的焦虑一脉相承,不仅仅是出于想要有个家却要付出巨大成本的困难,还有手头的“房票”—购房资格随时会失效的不安全感。

毕竟,对于多数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公司人来说,当其他资产配置手段都不那么靠谱的时候,用总价30%左右的现金和不太高的贷款利率这样的高杠杆撬动一套房产仍是最有效的资产增值手段。

谁也说不准这种焦虑情绪的蔓延会不会在某一天达到极限,到那时人们也许会放弃挤破头皮也要在大城市安家落户的欲望,尤其是那些尚未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来发挥创造力的城市。而这最终损害的,是城市的年轻活力和参差多态。

猜你喜欢

楼面买房厦门
厦门正新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偶”遇厦门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First Principles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ation on Ion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Molten Salt Materi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