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革命4.0再研究

2016-12-29冯严超

当代经济 2016年27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制造业企业

冯严超

(上海海关学院,上海 201204)

工业革命4.0再研究

冯严超

(上海海关学院,上海 201204)

本文在对不同国家版本的工业革命4.0的共性分析、进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总结国外工业革命4.0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工业革命4.0的实质是企业在技术、管理以及商业模式上的持续创新改进,以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工业革命4.0只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也解决不了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等难点问题。因此,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路径选择上,要综合分析企业的问题,不可流于形式。

工业革命4.0;智能化;数字经济

一、不同国家版本的工业革命4.0共性分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与欧盟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其突出的特点是以制造业数字化为重点,发展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高点制造业。不仅是发达国家,包括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都启动了制造业数字化进程。各国普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本土化版本的“工业革命4.0”,推动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3D打印、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增长空间。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到2025年,仅移动互联网、自动化、物联网、先进机器人、新一代基因组等12项重大技术突破,每年就将产生14—33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价值。下面简要介绍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4.0”上的投资计划布局。

1、德国。“工业革命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革命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该战略已经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革命4.0”概念,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

2014年8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2014--2017年数字议程》,突出了“网络普及”、“网络安全”和“数字经济发展”,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数字强国”的战略目标。

2、美国。2009年初美国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同年12月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美国相机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再工业化”。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12%回升到2013年的15%。

3、日本。201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继续把3D打印机列为优先政策扶持对象,按计划当年投资45亿日元,实施名为“以3D造型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革命”的大规模研究开发项目。

4、韩国。2009年1月公布《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等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5、印度。2011年印度通讯和信息技术部正式启动“信息物理系统创新中心”,开展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多个领域研究。据Zebra Tech公司的最新调查,即便目前,印度企业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水平也位于世界前列。

通过对以上国家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版本的“工业革命4.0”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二、工业革命4.0进展现状分析

工业革命4.0是涉及诸多不同企业、部门和领域,以不同速度发展的渐进性过程,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成为必然。

1、工业革命4.0更多是“进化(evolution)”而非“革命(revolution)”。一方面,工业革命4.0是很多类先进技术不断进步和相互融合的结果,目前还看不到类似蒸汽机那样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单个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比如,西门子公司1982年就开始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大众集团1995年就在研发设计环节使用3D打印技术,博世集团在“机器互联”方面也有超过15年的实践经验。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总体上是持续渐进式的而非跳跃式的。事实上,很多一线管理者认为,工业革命4.0可以被视作精益生产方式的延续。

2、要实现工业革命4.0,最关键因素是人,最难也是人。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最终目的是给员工及管理者更好的决策支持辅助,效率提升最终还要依靠人的决策和行动。比如,对于那些原来依附于工程师的“暗默的知识”,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显性化”地记录、整理和积累并标准化推广应用,从而提升新员工的工作效率。但同时,实现工业革命4.0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也集中在人力资源方面,包括员工观念难以转变,知识更新速度太快,目前在岗的绝大多数员工缺少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早期经历,工作的内容、程序和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等。

3、工业革命4.0的应用进展,在不同行业中差别很大。目前来看,两类行业应用进展较快,一类是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精度要求高、交付时效性强等特点的行业,如工业元器件制造等;另一类是零部件数量多、生产组织复杂的行业,如汽车制造等。其余行业则相对较慢,比如医药制造行业长期以来更关注药物安全性而非成本控制,在生产制造环节多数连3.0都达不到。

三、借鉴意义

通过不同国家版本的工业革命4.0战略及进展现状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工业革命4.0对我国有以下几点借鉴意义:

1、从实现方式看,工业 4.0是一个基于共识、各方分工协作的完整体系。工业革命4.0内涵丰富,包括技术革命、生产组织变革、标准体系建设、商业模式再造及价值链重构等。但从如何推动实现的角度看,工业革命4.0可以被视为一个基于共识、各方分工协作的完整体系。德国制造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对竞争力提高路径有同样的“话语体系”,政府部门、各类型企业及科研院所对自己在工业革命4.0中的定位、任务等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也深知各方都是构建这个宏大产业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工业革命4.0不是规划,也不仅仅是愿景展示,更是各方达成共识、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其借鉴意义在于,规划或方案等能否成功,更多取决于前期形成过程中是否最大限度地达成各方共识,找到适合所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的各方合作共赢平衡点。

2、要正确认识工业革命4.0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工业革命4.0目前只能是部分企业转型升级的选择之一。工业革命4.0是德国针对自身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是解决在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等达到相当水平之后进一步提高效率的问题。调研发现,在德国一些很具竞争力的工厂,工业革命4.0的应用反而不多,其原因是工业革命4.0的前期投入很大,并且不是当下解决该工厂面临主要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德国企业目前具备的竞争力,绝不是来自于工业革命4.0,而是其长期以来稳步发展、持续创新改进的结果。工业革命4.0只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一种,绝不是全部,也解决不了我国很多企业面临的核心技术掌握不足等难点问题。因此,重要的是引导我国企业正视自身问题,脚踏实地,对确实需要引入工业革命4.0解决方案的企业可以鼓励,但同时支持企业不断寻找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更经济的转型升级方案,切忌借概念一哄而上。

3、对“机器替代人”等类似提法应该慎重。除了德国劳动力市场偏紧、工会组织强大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这会引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减少双方对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的共识,而且短期内“机器替代人”在很多领域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有借鉴意义的,要牢固树立“人是最核心要素”这个观念,尽量减少和避免类似提法对广大劳动者队伍的负面影响。

四、政策建议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工业的转型升级与发达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面临着工业革命4.0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4.0中的诸多经验和实践,可以为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1、完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加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度化、常态化建设,同时注重发挥办公室协调沟通制造业各利益相关主体,形成共识、解决问题的平台功能。

2、强化“以人为本”观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更重要位置,把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作为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的首要目标。

3、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通过财政贴息、加速折旧、事后奖补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投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对涉及财政资金使用的技术改造相关支持政策,定期做政策回顾和评价,不断提高政策精准度。

4、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与德国等在标准制定方面的沟通协作,鼓励支持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标准国际化方面有更大突破,在国际产能合作和对外援建中附带“中国标准”。

[1][美]J里夫金,2012:《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联邦政府的高科技战略举措行动“工业4.0”.控制工程在线.2013-2-21.

[3]贺俊,黄阳华,邓洲.2013:“关国复兴制造业的战略部署、最新动态及我国的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内部报告).

[4]贾根良.201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维—来自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43-52.

[5]巫云仙,2013:“‘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3:144-166.

[6][美]J熊彼特,1991:《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李 健)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制造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