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法

2016-12-29唐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挥杆手腕高尔夫

◎唐桢



《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法

◎唐桢

随着高尔夫运动在国内发展,高尔夫专业的开设也成了许多高校的选择,而《高尔夫技术》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大背景下,对《高尔夫技术》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北宋程颐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注曰:“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可见,因材施教理念是历来得到教育界充分肯定的。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措施,以达到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效果。

同样,对于高尔夫专业的学生来说,每个人的体能、智力、性格、心理素质都是有差异的。在《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挥杆动作应该是一个大致标准。教学中一味强调动作的规范化和精准化是没有意义的。不应该要求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种姿势,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帮助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以高尔夫握杆姿势为例,三种不同的握杆姿势,重叠式、连锁式和十指式。关键是,握好杆要注意将手臂、手掌和球杆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击球。

学生的体形、高矮不一样,如果教学比较死板,则可能出现不能适合多数人的情况。例如,挥杆动作中,双脚站立的距离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形、高矮来决定,而不是具体的数据测量。以7号铁杆为例,双脚最佳距离应该是与肩同宽。杆号越高,双脚距离越小,反之则越大。

以学生为主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学生也有课堂参与、学习参与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过去填鸭式教学就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只管把知识传授出去,不管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差异性,最终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的舞台,真正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课堂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达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最早由19世纪的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19世纪末由教育学家杜威继承发扬,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理念,再由其学生陶行知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中要适应儿童天赋才能而寻求其和谐而自发的发展,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不能脱离生活,教育目的、方法和内容也要适合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

高尔夫课堂教学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教学方法本身。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必须考虑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

视频分析法。在高尔夫技术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尤为重要。例如,挥杆动作中,起杆时左臂要伸直,但不能僵硬,而要挺直又富有弹性,手腕也要灵活。两肘要向身体靠近,不要往外翘。具体来说,高尔夫技术课中的演示法有几种:教师亲自演示;学生动作演示;视频分析法。

视频分析法即拍摄学生的动作,然后用软件,能让动作慢放和停住的软件,最好是专业软件,可以在学生动作上画线,然后就可以找出学生动作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学很直观的。就是做一个学生,或者是别人的动作分析,然后再放出来给学生看,在一个一个动作的讲解给学生听。比如,挥杆的轨迹,不看事情绝对不行,比如,球路的分析,比如,一些小动作产生的原因。比如,在挥杆过程中,手腕保持力量、速度和方向的稳定是一个关键。然而,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由于手腕力量的强弱,发力的顺序,基本动作这三个原因无法保持手腕的稳定。这时使用视频软件,将学生的挥杆动作拍下来,然后进行动作分解就是一个效果良好的办法。通过分析,学生就能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动作修正。首先基本动作对不对,比如,准备打球时候手的形状,握杆的时候有问题没,是不是按照正确的握杆姿势来的,然后,手腕的力量强弱,是手腕没劲的?还是力量太强的,没劲的,就要尽量让他手腕保持形状不变的上杆,下杆他就会自然释放,力量强的,就要他理解什么是释放力量。最后,发力顺序,是有些人上杆手腕动作就很大,下杆也很大,所以,击中球很困难,有些是全部没动作,然后击中球,球就乱飞。

上杆的时候,手腕的动作要很小,基本上保持握杆的形状,有点微微的曲腕,下杆的时候,要先维持上杆到顶点的形状不变,一直到球杆还原快到引杆的位置,然后就需要释放球杆,手腕就会有释放的动作了,击中球后,手腕需要自然的翻转让球杆头包住球,让球向前飞行!视频分析,就可以看清楚,动作在哪里出现了问题。

下杆动作中常见的错误,比如,下杆启动的时候,力量的传导不对!动作的稳定性不高,特别是脊柱的稳定性,还有腿部的稳定性!还有下杆的顺序不对!

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具有创新价值和借鉴意义的教学方法,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效果卓著,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探究法的好处在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到快乐,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合作探究法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师生合作探究法,二是生生合作探究法。

第一,师生合作探究法。这是对师生关系的个根本大转变,是对传统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法的扭转。师生合作探究法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排除强制手段的运用。第二,生生合作探究法。课堂教学中,相互影响的不仅仅是师生关系,还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这是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小组合作性活动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个体性与群体性的协同发展。

具体到《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时候,是一堂课中融合了师生合作探究与生生合作探究两种方法,而不需要把二者断然区分开来。首先,合作探究法的运用取决于《高尔夫技术》课程的独特性。高尔夫运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难度的运动之一,原因在于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即使掌握了还需要稳定,在实际高球运动中,除了考虑运动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外,还要充分考虑天气晴雨、风力风向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运动者的智慧和分析能力,情况相当复杂。那么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增加经验。其次,合作探究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在《高尔夫技术》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复杂的外部因素,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学生的体能、体型、性格和领悟能力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再加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思维水平也在提升,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合作探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合作探究中,《高尔夫技术》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得以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比较抽象,很难具体用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话来达到,那么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对高尔夫运动的喜爱、对高尔夫运动精神的理解都会外化为语言和动作,学生中先进入课程学习状态的也能够给其他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高尔夫技术教学需要反复教学和练习检查进行,有时候可能还存在动作的反复纠正。因此,合作探究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练习时不断地揣摩动作要领,以求能够自我纠正为最佳。以挥杆动作为例,要确保几个要领:握把位置要正确,应该从对角线位置穿过左手食指、位于左手掌内侧根部的肌肉垫上;握把穿过右手四个手指的最上面一个关节,且在掌心以下。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大部分人还有一个探索摸索的过程,因此课后练习非常重要。而课堂上把握杆动作的关键点传授给学生尤为重要,一是左右手的方向,左手的手背和右手的掌心应该面向球飞出去的方向;二是手指力度分布,总体来说,手指的压力不能太大,应该稍微放松,具体来说,左手压力点应在最后三个手指上,食指和手掌为辅助力量,右手小指稳定放在左手食指与中指的夹缝间。而最重要的是将左右手融合成一个整体,才能稳固握杆。把以上要领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摸索和相互探讨。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尔夫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挥杆手腕高尔夫
现在,为手腕减点负
扳手腕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高尔夫挥杆练习方法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掰手腕
核心部位力量训练对高尔夫挥杆速度影响的探究
高尔夫
街头高尔夫
在球场上“掰掰手腕”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