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变化的对比

2016-12-29程晓梅单明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会计制度资产

◎程晓梅 单明燕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旧变化的对比

◎程晓梅1单明燕2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比以往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新的会计制度在依据和目的、报告体系、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等方面都出现的新的改变,强化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科目的设置更加完善。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全面学习相关的制度,积极迎合市场发展,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下,我国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2012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无论是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科目设置以及资产入账计价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必须要深入学习新会计制度,理解会计制度的内涵与创新之处,为会计工作的调整奠定好基础。

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在制度制定的依据和目的方面有所不同,会计报告体系和科目等多个方面也较之旧的会计制度有了更多的变化,具体的讲,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依据和目的出现了变化。从1997年开始,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开始实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明确了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事业单位无论是在职能还是在角色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开始与市场活动接轨,服务职能也开始出现变化,这样,传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这一要求了,新的会计制度应运而生。之所以实施新的会计制度,就是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行为与财务活动,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质量。

报告体系出现了差异。新旧会计制度在报告体系的制定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旧的会计制度只简单分析了会计报表的内容,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专项资金收支等等,内容不完善,也没有达到报告水平。与旧的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对于会计报表的构成有了详细的规定,还丰富了已有的内容,在旧会计制度基础上增加财政拨款支出表与附表。最大的不同是,新的会计报告体系对于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针对事业单位核算目的也进行了调整,在旧的体系中,会计报表只是上级部门的一个管理依据,与之不同,新会计制度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地位,针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说明。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中,规定报表必须要详细、全面反映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状态、运营成果以及预算执行状态,可以看出,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之中,报表不仅仅需要满足上级部门的管理需求,还要为其他的部门来服务。

科目的设置更加完善。关于会计科目的设置,新会计制度更加的完善,其中重点要求,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信息质量,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这表现在几个方面:

关于资产类的科目,将重点放置在了价值管理工作上,这一类目数量变为六个,科目的设置更加具体、详细,可以充分反映出事业单位的资产完整性和价值,还能够帮助上级部门了解资产管理的详细情况,为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好基础。

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其中有部分会计科目是可以应用在财政资金的管理上的,利用这一科目的设置将各类资金进行分开核算,将旧制度中关于结余分配的项目删除,新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以及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等多个会计核算项目,这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调整各类资金,提升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注重对事业单位采购资金的管理工作,将拨入转款这个项目删除,将采购这个项目纳入到国库集中支付这一栏中,事业单位的采购资金不再由事业单位管理。

强化资产计价和入账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在计量资产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就是实际成本,如果需要调整账面价值,必须要有国家机关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对于自身的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量,如果在获取资产的过程中,缺乏支付对价,必须要凭借相关的凭证与票据进行确定。如果没有凭证,则可以参照市场上相关的资产价格,再加上税费与运输费用,如果以上的资料都没有,就需要采用名义金额来计算。

此外,事业单位如果需要获取资产,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新的会计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果资产缺乏有效凭证,可以将其注明在会计报表附注之中,采用这样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保障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

报表结构开始向一般企业并拢。新的会计制度针对报表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同时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信息,在会计报表结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调整,采用平衡公式进行计算,在组成要素上,从以往的五项减少到三项,同时还简化了平衡公式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出事业单位财务情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要求。

固定资产会计科目出现了变化。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固定资产处理措施的不同,新增累计折旧计提核算,在旧制度模式下,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均为上级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单位没有自己的主动权,也不涉及资产的计提出折旧,在现阶段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财政功能,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的管理。在旧的会计制度,并没有虚提的说法,为了响应资产改革的需求,新会计制度提出了虚提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关于固定资产的累计摊销,这是对传统制度的颠覆,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产生了新的变化,更加可以符合市场的相关要求,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阶段事业单位如何迎合新会计制度

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提高了更多要求,需要在做好基础会计工作的基础上,迎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全面学习相关的制度。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对传统旧制度的改革,也是一项创新,其颁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来颁布,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新的会计制度都做出了极大的调整,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和会计核算制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相关的制度,特别是新制度的改革重点,把握好新制度的颁布目的与内涵,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改革提供坚实的支持,帮助事业单位更好的适应新会计制度的改革需求,深入学习《政府采购法》、《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的的制度,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处理能力。

积极迎合市场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事业单位一直都处在一个独立的参与地位中,其主要的职能就是管理,服务职能并没有得到深刻的体现,参与市场化的积极性并不高。在我国经济体系的改革下,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参与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其服务职能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开始改革传统的会计制度,颁布了一系列的新制度。在传统制度基础上,与我国经济发展动向与国际会计准则结合起来,新制度的诞生对事业单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需要积极迎合这一形势的发展,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动向,将市场经济活动与财会管理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

提升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既是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作为事业单位,需要借助这一契机,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单位内部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重新构建,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注重对财务人员的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并为他们创设出必备的条件,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此外,事业单位也需要对自己现有的财会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做好内控制度的建设,健全审核制度,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好监视的基础。

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对于事业单位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无论是在财务管理工作还是在内部管理工作上,事业单位都要积极迎合新会计制度的改革需求,充分意识到这一制度颁布的重要意义,把握好制度的创新之处,将其作为契机完善现有的内部管理体系,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的编制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较之现行的会计制度发生的变化,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政府会计领域未来改革的方向,而且也预示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逐渐从服从预算管理向受托责任观和信息有用性的转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变革是一个契机,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一系列配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陆续登场,这对于完善我国会计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将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1.济宁市土地综合整治中心;2.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会计制度资产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浅谈会计科目扑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职称考试会计科目知识点归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