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2016-12-28郑雪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30期
关键词:早期胃癌根治术胃镜

郑雪文

【摘要】 目的 针对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并观察分析其效果。方法 84例

早期胃癌患者, 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根治术, 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81.73±

30.89)min, 术中出血量为(124.58±11.26)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25.82±37.63)min、(239.46±19.3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近、远端肿瘤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进流质食物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癌应用腹腔镜进行根治术相比于开腹手术优点众多, 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 根治术;早期胃癌;胃镜;腹腔镜;疗效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0.028

临床中早期胃癌患者多应用外科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水平不断发展, 腹腔镜逐渐广泛应用在临床中的各个手术中[1]。为提高胃癌根治术的疗效, 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特对本院42例早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根治术, 效果较为突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84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均为2015年5月~2016年5月经由本院收治, 纳入与排除标准如下:①所有患者经经过临床超声、胃镜等病理检查确诊;②排除急性出血、穿孔或急性梗阻等急诊患者;③排除存在转移性、复发性或向周围浸润的肿瘤患者;④排除严重心、肾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妊娠期妇女及沟通、精神障碍的患者。将患者以掷硬币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女19例, 男23例, 年龄44~62岁, 平均年龄(53.2±8.9)岁;对照组, 女18例, 男24例, 年龄43~61岁, 平均年龄(52.8±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次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检查没有任何问题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 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为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置其于头高足低位并分开患者的双腿, 在患者的脐孔处进行穿刺, 建立气腹, 维持腹压在10~15 mm Hg(1 mm Hg= 0.133 kPa), 置入腹腔镜, 并将4根穿刺管套置于患者的上腹部两侧, 在腹腔镜的视野下置入切割闭合器, 阻断患者胃周静脉的血流以防止癌细胞通过血液扩散蔓延, 使用超声刀切除横街肠系膜前叶前的14、15两组淋巴结及游离的大网膜, 切除右动脉、胃网膜静脉以及第六组淋巴结;显露肝门区、小网膜, 切断患者淋巴结沿肝下无血管区域及距幽门远端约3 cm的十二指肠, 并清除肝总动脉与根部位置的淋巴结[2];最后重建消化道, 吻合胃与十二指肠, 放置引流管,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 在患者腹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 其他操作同观察组。

1. 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 包括术中出血量、近远端肿瘤切缘、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情况, 包括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食物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③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并将其总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81.73±30.89)min, 术中出血量为(124.58±11.26)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25.82±37.63)min、(239.46±19.3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近、远端肿瘤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进流质食物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短期胃排空障碍2例(4.76%), 肺部感染3例(7.14%), 切口感染1例(2.38%), 肠梗阻2例(4.76%), 右下肺栓塞3例(7.14%), 胸腔积液2例(4.76%), 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13/42);观察组短期胃排空障碍1例(2.38%), 右下肺栓塞1例(2.38%), 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与致死率较高,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浸润仅在黏膜层或其下层, 该病发病率在我国占42%, 而死亡率已达到35%[3]。临床中多应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但由于其创伤较大, 手术时间长且出血量多, 也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逐渐应用到临床各手术中, 本次试验针对早期胃癌患者利用腹腔镜实施根治术, 取得良好的效果[4]。

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81.73±

30.89)min, 术中出血量为(124.58±11.26)ml,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25.82±37.63)min、(239.46±19.37)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近、远端肿瘤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进流质食物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9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腹腔镜用于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的优点, 也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缩短了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试验显示两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与近、远端肿瘤切缘方面无明显差别, 说明腹腔镜下根治术清除淋巴结的效果等同于开腹手术, 但在腹腔镜的视野下, 医生可以将患者的手术部位镜像放大, 视野更为清晰, 更为准确地定位,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可以考虑代替传统的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 早期胃癌应用腹腔镜进行根治术相比于开腹手术优点众多, 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4):441-442.

[2] 欧阳满照, 陈小伍, 朱达坚,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早期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师, 2012, 50(15):48-49.

[3] 罗少杰.早期胃癌5倒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19):111-112.

[4] 伍洪彬, 彭绍智, 曾峰.腹腔镜辅助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4):461-462.

[收稿日期:2016-09-14]

猜你喜欢

早期胃癌根治术胃镜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
开腹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患者生存率对比
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早期胃癌临床分析
电子染色内镜确定早期胃癌的应用价值评析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