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实现状探析

2016-12-28佘丹丹宋少俊

当代经济 2016年33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毕业生政策

佘丹丹,宋少俊

(河北大学 a, 药学院 b,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实现状探析

佘丹丹a,宋少俊b

(河北大学 a, 药学院 b,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近年来,国家鼓励创立新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政策被屡次提出后,创新创业型产业期望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结构发展中重要一环,大学生将成为创业经济的有力主体。通过对某省高校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处于初期阶段,青年学生创办企业内容广泛,高新技术企业还不能成为经济增长和驱动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动力。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还应调整政策导向,解决政策的高评价与学生创业低选择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随着经济水平的稳健提高,国家支柱型产业也在近几十年悄然发生变化。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指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因此在国家大力推出一系列创业举措的关键时期,加强对高校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也迫在眉睫。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正式纳入全国高校课堂学分管理。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待加强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他们具有知识层次高,科学研究能力强,掌握新型的技术,思维灵活的特点。尽管如此,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还是随之凸显出来。如何能够引导大学毕业生有效择业、顺利就业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就业工作的重点。2004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率先把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引入到就业渠道中来,通过十多年的推广和发展,“以赛促创”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逐渐形成。“挑战杯”、“互联网+”以及各地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方兴未艾,高校通过赛事宣传,鼓励、指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为推进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

高校将成为创业的主阵地。纵观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硅谷成为当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讯科技产业的龙头,据斯坦福大学相关人士统计,硅谷企业60%~70%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创办的。美国政府在政策上对大学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放低、扩充高校科研经费的渠道、完善金融担保体系、增加大学和企业间创业孵化机构的有效对接等,都为大学生创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保障体系。但我国仍处于全民创业的初期,尽管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在逐渐完善,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在校学生选择创业实践或项目孵化的团队十分有限。以河北省某高校为例,大学在校生或毕业2年内的学生选择创业并成功开展的人数不足5%,较之发达国家20%左右的大学生创业比率还相差甚远。因此,高校还应继续加强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在创业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后,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高校创业课程教师高理论、低实践的矛盾,鼓励大学生从“模拟参赛”真正做到“实践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二、国家及各地创业优惠政策相继出台

为了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创业,为创业实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实践平台,近年来国家、地方以及高校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政府支持、融资渠道扩充、减免税收、创业培训与指导等全方面、立体化的保障制度与服务。

2000年,教育部最早提出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切实落实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中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并提出了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地方的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确定鼓励创业的产业指导目录,制定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例如北京市政府提出从2006年5月起,除拥有北京《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外,持有北京户口的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想要从事个体经营或自主、合伙开发创办小型企业自筹资金不足的,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且在贷款优惠政策中提出由区财政进行贴息;上海市政府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大学生开办企业可从中获5万至30万元不等的支持;广州市物价局早在2006年就下发通知,要求对高校毕业生免交有关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共42项费用;2007年,成都市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中首次推出了公司设立“零首付”登记政策,并对就业困难人员创业成功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河北省在《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中也提出,对2008年以后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减免人事代理费,对于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在创业期内计算工龄,并提出公务员招录的优惠政策,同时在享受减税、免税政策和小额贷款贴息上给予优惠,鼓励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实践。

三、创业政策高评价与大学生创业低选择矛盾依旧

在对河北省某地区部分高校的345名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调查中发现,目前高校关于创业基础和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已经从第二课堂转向第一课堂,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基本达到40%,70%左右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或亲身参与创业项目规划,7.5%的大学生能够短期或较长时间参与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意识普及工作比较深入。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创新活动的提出,大学生的思路已经不仅局限在创办企业上,而是加入了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塑造,从最初的“企业家”培养过渡到了“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鉴定也不仅体现在实体公司的建立,而是在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探索、勇于发现、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

在对创业政策落实现状的调查中,67%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了解一些创业优惠政策,但是并不全面”,这其中35%的大学生对“融资、贷款方面”的政策比较感兴趣;在调研的10所高校中,九所由就业或创业部门“专门负责向大学生宣传或解释相关创业政策”,部分高校成立专门组织或机构“协助大学生办理企业注册等各项手续”,有高校“有专门的创业工作相关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也有高校正筹备将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投融资渠道。但同时也发现,政府提出的小额贷款、投融资优惠政策还不足以吸引大学生“无忧创业”,6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制约他们亲身投入到创业实践中来的主要因素是“没有合适的创业项目”,54%的大学表示“如果选择创业,可能会从服务业、贸易业入手”,“开网店”、“加盟连锁项目”、“教育培训和服务”等是最有可能开展的创业活动,仅有0.7%的大学生会考虑“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尽管目前国家对高校科研投入和生产力转化十分重视,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创业的层次还比较低。高质量创业的主要支撑力量在于科技创新,高等院校尽管拥有科技创新的资源,但是在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无法依靠大学生创业来完全实现。目前高校的高新技术企业创办还多依赖于高校科研人员牵头组织,大学生参与。真正由大学生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并投入到高新企业创办中去的案例还比较少。在对23个由高校提供的已经成功创业的生产制造业、产品研发、文化创意等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的创始人在“大学毕业后5-10年间”创办企业,个别企业“是由高校科研人员主要入股,多股东投资”,大学生作为企业骨干的混合型企业,并不能完全代表“大学生创业”。创业政策屡屡出台,其社会高评价与大学生创业低选择之间矛盾依旧。

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已经逐步给大学生创业建立起了一个有效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构建起政府支持系统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虽然相关政策在实际应用中还不能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税收激励政策、小额担保贷款、企业注册“零资本”政策等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可能;同时高校更加注重创业赛事与企业投融资的对接服务,校外企业家导师的指导与企业实习实践机会的提供、高校创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等,都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生创业行为实践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陈成文,孙淇庭.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09(7):24-30.

[2] 张蕾.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17-18.

[3] 郭德侠,楚江亭.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7):65-69.

[4] 詹全友.十六大以来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26(6):173-176.

[5] 高桂娟,李丽红.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4(2).

(责任编辑:刘 康)

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项目编号:JRS-2015-1010。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毕业生政策
政策
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