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

2016-12-28胡三毛

金融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疑点分析方法

胡三毛

(怀化市审计局,湖南 怀化 418000)



浅议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

胡三毛

(怀化市审计局,湖南怀化418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审计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预算执行审计方法进行创新,突出数据先行的审计理念,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可以为审计常态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大数据环境下基层审计机关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的具体策略。

大数据;环境;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创新使得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审计力量有限与审计任务繁重、审计方式方法落后与实现审计目标的矛盾,基层审计机关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渠道,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和途径。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审计最终的出路在数字化上,为此,需要探索数字式的审计模式,才能让审计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审计资源有限难以实现全覆盖。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普遍面临人员力量少与审计任务重、要求高的矛盾。特别是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表现突出,按照新时期对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项目,都属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它既包括了对财政、地税、国库部门的审计,也包括对各部门预算单位以及各项专项资金的审计。若要全面实施,每年涉及的审计对象在100家单位以上,就目前的审计力量,基层审计机关难以实现审计全覆盖。

(二)传统方式方法难以提升审计成果。

预算执行审计采取传统手段难以从大量数据中查找、分析趋势,找出疑点。若仅仅局限财政部门的数据进行审计,就很难实现审计目标和确定的重点事项,很难在宏观政策执行层面,重点行业,重点民生资金分配使用管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等方面发现问题提出意见。

(三)审计人员能力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

基层审计人员依然停留在审计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方面,并且受到传统审计模式的影响,对预算执行审计的认识还停留在对财政部门或对某一部门单位、某一行业的范围,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审计观念。多数审计人员的视野比较狭窄,对预算执行审计大格局缺乏正确的认识,其自身也缺乏相应的业务和计算机知识技能。

二、大数据环境下预算执行审计方法创新策略分析

(一)推行新的预算执行审计大格局模式

要想扩大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实现审计全覆盖,提升审计成果,就要在数字化环境下推动审计模式的创新。对预算执行组织模式的创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改变预算执行组织架构,预算执行组织不能够受到传统固有模式的束缚,需要从人员构成以及职责分工等方面重新构想组织架构。可以在审计实施过程中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整个预算执行的顶层设计和统一指挥。为了强化审计力度和效果,可在领导小组下设多个审计组,成立专门的数据分析组和多个专业审计组。数据分析组专门负责数据的采集转换,将审计中取得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将系统分析发现的审计疑点和问题线索下发给专业审计组。各专业审计组通过现场审计的方式取得审计证据,查证落实问题,汇总审计结果。其次,预算审计执行过程中需要重新划分审计阶段,制定审计工作流程图,并且预设固定的考核时间点,每一个审计阶段应该制定具体的审计工作项目需要注意的审计事项。为了加强审计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需要制定审计监督节点,促进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的履行,各审计组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审计项目的管理,按照具体的计划执行状况进行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同时在非现场审计时做好准备工作,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和筛查。通过对大数据的横向比较,发现疑点线索,确定方向和重点。最后,要运用审计调查的一些专门方法,把数据分析发现的疑点和问题线索,归类总结,将查找同类问题与延伸审计单位结合起来,围绕一些热点和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审计调查,除了采用常规的审计技术方法外,还可采用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方式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二)加强数据的采集、转换和分析应用

数字化审计方式的应用应该从数据采集、转换分析以及疑点查找等多方面入手,从而为现场审计指引方向,缩减现场审计的时间,以此提升审计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要实现数字化审计,采集数据是前提。由于财政业务环节流程复杂,各信息系统种类繁多,信息系统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审计人员应根据财政业务要素摸清系统数据架构,掌握财政业务关键控制节点的数据表示方法,根据数据字典等辅助信息确定各数据表含义、表间关联关系及其反映的财政业务,了解预算指标分类等基础信息。不仅要采集财政部门的数据,还要采集税务、工商、公积金、社保等相关数据,从而为下步分析应用打下基础。数据采集后还要作相应的转换工作,否则相关数据无法分析比对。数据转换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生成标准表。审计人员应根据标准表格式,编写查询脚本将审计需要的数据进行关联,提取主要字段,形成标准表。数据中代码信息应统一转换为审计易读的文字信息,注意字段含义的准确性。标准表生成后还应采取有效手段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数据采集转换完成后,要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工作的效率,数据的分析应用就是关键。应该从宏观层面结合大数据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增强对发展趋势的判断,部门之间数据差异的分析,进而查找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构建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对审计结果集中进行分析,然后对所有的审计事项分类整理,从而建立审计事项数据模型,这样一来,可以快速的发现审计问题以及审计中存在的疑点。数字化审计中数据横向比对的应用是关键部分,数据的比对能够实现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数据与税务、社保、银行及各部门业务数据的关联分析。

(三)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方式

绩效审计是未来审计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想实现预算执行审计方式的创新,就需要运用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开展绩效审计的关键是运用好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各项评价要素进行分析、对比和趋势预测,发现和揭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通过对不同年度同期同类绩效目标任务的数据对比,评价预算资金使用绩效的变化趋势。要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作出科学评价。绩效审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数据分析的优势,从不同方面、不同维度对审计事项作出全面的审视和分析。预算执行审计要围绕完善预算编制促进财政资金高效使用的绩效目标进行,遵循绩效审计方式方法要求。如:被审计单位的资金闲置、挪用等现象常有出现,开展绩效审计可以从多方面、多维度揭示资金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体制和机制层面加强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

三、结束语

信息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审计模式,预算执行审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满足现代审计的发展的需求。为此,需要对现有的预算执行审计方法进行创新,注重数据的采集转换和分析,运用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同时,要加强对审计人员专业性和全面性的锻炼,不断扩大预算执行审计覆盖面,提升审计成果,从而促进整个预算执行审计体系向着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1]杨丽,王涛.“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J].审计月刊,2015,03:37-38.

[2]郑石桥,孙硕.预算环境、预算执行审计与预算违规——基于中央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的实证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06:3-12.

[3]李阳.部门预算执行计算机审计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

[4]董伯坤.预算执行的数据式审计模式探索[J].审计研究,2007,06:16-20.

[5]崔炳呈.以大数据为核心的预算执行审计全覆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170.

[6]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地方财政电子数据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审办数据发[2016]25号).

猜你喜欢

疑点分析方法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