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6-12-28

金融经济 2016年18期
关键词:经济区中原城镇化

方 圆

(信阳农林学院财经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方圆

(信阳农林学院财经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拉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针对目前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对金融支持的背景、必要性和优势条件展开分析,提出了改进融资平台、整合金融监管、创新金融产品的政策建议。

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现代金融发展

1.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

中原经济区包括河南省全境以及周边山东、河北、安徽、山西4省的12个地市3个县区,是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基础较好的经济区域,是推动中原崛起的载体和平台。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这些意见的出台把中原经济区区域建设和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新型城镇化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集约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而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摆脱原先较为粗放的城镇化形式,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坚持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化粗放为集约,强调城镇化发展质量。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工业化互融共进,构成现代化的两大引擎。

“十三五”期间,是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因此,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量化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及资金供给,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构建健康的融资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普及意义。

2.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金融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完善的融资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在这一目标下,城镇化所涉及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服务、农村居民转移、新进劳动力培训、农业现代化发展等都需要巨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效率以及金融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代表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影响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只有当金融储蓄在这些良好指标的作用下快速精准的转化为投资时,金融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支持作用才会更加持久,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因为新型城镇化以城乡统筹、产业互动、资金聚集、农业发展、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特征,这些生产要素的集聚反方向又能够推动金融发展不断深化,形成充沛的储蓄资金,刺激金融供给,维持资金的供需平衡,从而相应提高金融发展水平,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2.2 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从我国长期实践来看,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的经验为例,依靠政府支持、地理优势和吸引资本,创造现代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总量扩张的良好循环,实现了资本的快速积累,为区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1)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金融支持

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与发展红利之一是新型城镇化,它是关系着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大战略,也是加快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振新河南、富民强省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发展区域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而城镇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在基础设施上投入巨额资金,而目前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地方财政支出和转移性支付,以及筹融资平台自筹资金的支持。从长远来看,这不但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负担,也使城镇化建设受困于财政资金的限制缺乏发展空间和持续性,多元化的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体系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2)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国的城乡差距较大,经济转型根植于二元经济特征下,当城镇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时,势必会影响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而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合理的金融支持体系已然成为新型城镇化中金融支持的当务之急。只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保障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的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才能够真正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

(3)现代金融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

现代金融发展是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创新增强的多元化发展。

现代金融发展能够确保金融系统紧密跟随区域经济实体的发展进程,降低金融服务交易成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保障。

3.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3.1 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现状

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河南省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金融支持的空间。目前中原经济区域的融资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和民间融资机构快速发展,市场融资总量和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尽管目前金融体系在不断深入的城镇化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由于我国经济转型期二元化特点的影响,城镇化金融支持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资金供需主体目标取向不一致。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能够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热力、电力、气体、移动网络、学校医院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意义。但这些具有社会意义的公共产品同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宗旨相冲突,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性与金融机构的逐利性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无法全面实现市场化运作,从而影响了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

(2)资金供求存在缺口。新型城镇化所需资金与当前金融供给能力不匹配,没有达到规模,存在供求缺口。中原经济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农村人口占据半壁江山,城市化比率较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路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短缺,目前的金融供给难以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深入与推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1)曾调查指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需要大约10万元的平均成本,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其中,中原经济区就占到了63.1%。

(3)金融业分业监管模式与城镇化推进要求相矛盾。目前的金融监管主要是采用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框架下应对金融风险、稳定经济发展。不同的职能部门隶属不同的机构来监管和引导。这显然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化、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形成了冲突,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动机和能力,也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

3.2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目前,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凸显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水平还较低,地区差异,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以河南省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镇有128个,其中城市人口达到3万人以上的只有11个,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2.6%。随着中原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城镇化发展迅速,截至2015 年底,河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46.85%,比2014年底提高1.65个百分点。然而,对比河南与全国其他省份城镇化的推进工作,无论是城市、县城还是建制镇,我省的城镇基础设施水平都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率低于工业化率10.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河南省的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38个城市中,大城市9个,仅占城市总数的24%,中小城市占比为76%,有29个之多。而且城市分部不均匀,省会郑州的核心城市辐射拉动力度不够,综合竞争力不强。目前,虽然河南省形成了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县城及建制镇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但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分工不合理,金融科技和人才信息等要素市场不完善,城镇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无法形成互补优势,城镇发展比较混乱。

虽然新型城镇化进程还存在上述问题,但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启动与深入,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仍然势不可挡。金融业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这一历史机遇,利用现有的经济发展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和服务手段,做大做强金融业,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带动“三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4.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建设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予以支持,滞后的金融发展环境会影响城镇化的顺利转型。因此,本文结合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现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金融支持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1)改进融资平台,构建灵活多样的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政府要规范地方投融资平台,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管理,探索市政投融资机制,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优势,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本身的先天弱势,缓解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各大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优势,在政府这一纽带作用下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建设中来;地方金融机构要贴近农民,分析市场资金需求方向,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险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保险金为城镇化建设融资,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力量。

(2)改革金融监管机构,整合监管资源。金融监管有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两个方面构成。前面已经述及,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所构成的“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各个监管机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决策过于集中化,而金融监管实施则过于分散化,从而影响着金融监管的效率。对此,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尽量将货币政策权限融合到央行系统内,增强央行的独立性,明确细化“三会”职责范围,加强国务院的直属领导作用,真正做到责任有人负,互相不推脱。

(3)推动与城镇化有关的金融产品适度创新。商业金融机构应当结合城镇化背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发展多元化融资方式,规范和培育农村及县域经济中民间借贷等金融形式,释放内生金融力量,从而满足城镇化中的多层次融资需求。

[1]邱俊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困境及其突破[J].理论探索,2013(4).

[2]黄国平.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和完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4).

[3]胡海峰.创新融资模式,化解新型城镇化融资困境[J].经济学动态,2014(7).

[4]熊湘辉.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6).

猜你喜欢

经济区中原城镇化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画饼充饥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