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动能、新机遇

2016-12-28姜红德

中国信息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机遇万众动能

文|本刊记者 姜红德

新动能、新机遇

文|本刊记者 姜红德

新动能包含的意义并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背后其实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如何作出姿态调整的深层次思量,涵盖了经济背景、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变革等多方面因素。新动能意味着新变革,变革必然会带来新机遇。

就像2015年的“互联网+”一样,新动能注定会成为2016乃至“十三五”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词。新动能包含的意义并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背后其实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如何作出姿态调整的深层次思量,涵盖了经济背景、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制度变革等多方面因素。新动能意味着新变革,变革必然会带来新机遇。

“一”个背景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经济发展必然会有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

新动能是和旧动能对应的概念,新旧更替,就是要用新动能替换旧动能。那么什么是旧动能?为什么要替换旧动能?实际上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大力提倡创新引领、信息网络经济、制造强国、农业现代化等新经济概念的根本原因。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就是旧动能仍在主导经济的主要方面,具体来说旧动能具备以下共性:阶段性较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弱;生产效率较低、成本高、技术创新不足等等。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具体表现为GDP增长率向中高速过渡,增长方式由传统模式逐渐向依赖高科技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完成“十三五”GDP年均增速6.5%的水平压力比较大,纯粹依靠传统经济的模式是很难实现目标的。

因此,十三五规划提出要通过新的模式解放老、旧的生产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以创造新的生产力,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5年中保质保量稳定运行。发展新经济的目的不是摒弃传统经济,而是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并和新兴产业一道,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两”个典范

在李克强总理的眼中,有两个企业可称为新动能典范,有趣的是,这两家企业都落地在山东范围内。其中一个是成立时间已超过30年,过去以生产白电著称的海尔集团;另外一家企业就是近年来在国产服务器领域风生水起的浪潮集团。

传统行业如何面对新动能?李克强在两会上对此曾经表示,“我们要改造传统行业,到了一定程度就成抛物线往下走。不能下行,要直线上升,要靠新动能带动,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海尔正是这样的企业,集团轮值总裁周云杰今年两会拿出的议案就瞄准了跨境电商、净水产业这两个风口,在这两个领域中海尔都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台,通过打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果没有海尔过去31年在家电领域的专注投入,就不会有强大的技术和研发力量外延出去,发现与支撑这样的新机会。

另外一个被总理点名的企业是浪潮集团。总理的观点也很鲜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就是新动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是小微企业的事,大企业也要搞,而且大企业活力更大,浪潮与大中小企业一块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信息大致可以归为三个层次:第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本身是新动能;第二,用云计算、大数据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动能;第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仅是中小企业的事情,大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转型升级也是新动能。

“四”大亮点

目前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增长,规模已超10万亿美元,现在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5年之前增长1.5个百分点,10年前增长2.6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新的增长动能正在积聚。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介绍,目前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释放了市场主体活力。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超过1.2万家。外商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都实行网上备案。财税、金融、价格、国企改革顺利推进,为动力转换创造了很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激发了社会的创造活力。在“互联网+”这个层面下,中国又有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种孵化器,各种创新基地,发展非常快;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孕育成为新的经济动能。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集成电路、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战略性行业向高端迈进。数据显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接近4万亿元,增长33.3%;四、“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将近150亿美元,增长18.2%。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步伐也非常快,拓展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的空间。

无限机遇

在十三五规划公布之后,针对新经济、新动能会带来哪些产业机遇,来自社会、经济等各界专家们都进行了预测。智能制造、网络经济、“双创”、定制化服务、科技创新工程共享经济、重大民生工程等因为期待较多,而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也有一些冷门如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也被寄予了希望。期待在2016年乃至未来五年,这些领域能够凭借新动能、新变革带来巨大的惊喜。

猜你喜欢

新机遇万众动能
张嘉伟:“玉·见”新机遇 筑梦新时代
万众期待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中华圆梦 万众同心
清明有感
新动能,新聊城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牡丹颂
不断寻求产业变革中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