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2-26常宇星张翔

中国绿色画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闻采编问题对策

常宇星+张翔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主因。新闻事业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大众对新闻素材的广度与深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不断拓宽新闻取材范围,扩大新闻取材空间。新闻采编对新闻事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对新闻取材的多视角与高质量要求反向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整体提升。反之,多角度、全面、高质量的新闻素材能促进与推动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媒体数量的激增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使得新闻采编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萎不齐,同质化、浅薄化、片面化报道现象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阻碍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新闻媒体不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仟。

【关键词】:新闻采编;问题;对策

1、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编的特点

1.1信息的资源较为繁复

新媒体方式的出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在传播信息方面不再具有专一性,基本上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这就使得信息缺乏了相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繁复的信息对于新闻采编来说就加大了难度,对采编人员的素质也提高了要求。

1.2新闻的载体较为丰富

由于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能够选择记录工具很多,那么对于新闻采编的人员来说在记录信息时就更加容易,手机、相机等这些设备都能够保证及时的记录信息,同时又能够使得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丰富的新闻载体就要求了信息传播人员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和使用这些设备以保证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和新闻资源的多样性,更好的向大众传播更加有需要的新闻。

1.3信息呈现方式较为多样

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方式更为多样。比如,我们所知道的电视新闻,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仅仅是指采用电视播报这一种方式进行传播,而如今的电视新闻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多种方式传播新闻,这样新闻的有用性就大大提升。在这一点上,也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对各种新闻的表现、传播方式都能够有充分的了解,以保证信息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表现出来。

2、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2.1新闻采编工作形式不够丰富

现阶段,新闻的采编仍旧以采访的方式为主要工作形式,很多专业的记者也主要采用单一的采访方式来完成新闻采编工作,这是因为采访的方式能够使新闻工作者较好地了解事件全过程。但随着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形式也多元化地发展起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网络技术、影像技术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传统地单一采访式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采编形式优势的前提下,也要丰富新闻采编工作的形式,使新闻采编形式多元化发展。

2.2整体素质不高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对称性,使许多媒体招聘不到综合素质高的新闻采编人员。而新闻采编人员不仅要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最后还要具备相当高的职业素质,这种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是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多元价值观的渗透与社会资源再分配方面等综合问题,使得新闻采编行业的薪酬处于中下水平,导致新闻采编补充高素质人才更为艰难。

3、新时期新闻采编工作应注意的问题的对策

3.1不断进行新闻采编经验技巧和方法手段的分析总结

新闻工作者应学会从以往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总结采编技巧和方式方法,还要拓展思路,在保留传统新闻采编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传媒技术采集与编辑丰富的新闻素材,使新闻的采编方式更丰富。要特别注重对新闻标题编辑。如笔者在报道整治环境提高市民素质的新闻时,就用了“为何不文明现象屡禁不止?”这样一个题目,利用疑问或反问的形式较好地抓住受众的眼球。

3.2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从招聘环节开始,优先选择高素质复合型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薪酬待遇,尝试将校企合作力、学模式引入新闻传播领域。媒体应加深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合作深度,从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实践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度参与,可以参考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高素质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经历、经验等与高校教师丰富的理论教育经验相结合,使所培养出的新闻采编人员具备更强的实用性,也更能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工作。其次,从其他媒体“挖”人,并使之负责新闻采编人员的再培训,提升团队整体能力。最后,严把职业道德关,将道德品质作为新闻采编人员招聘中最重要的选择依据,使新闻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得到根木保证。

3.3努力深入多角度地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新闻采编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报道来体现其价值,通过对新闻事件多角度的深入追踪能够提高新闻的震撼性,使受众深入的了解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及影响,还原新闻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要达到这一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多角度追踪事件的本质,拓展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将新闻事件的震撼性充分挖掘出来,使受众能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效果。

3.4时刻坚持新闻的真实、及时

繁复的信息是新媒体的一大特点,而对于新闻来说,真实性和及时性是其能够称之为新闻的基础,新闻采编所能做的就是保证新闻的真实和及时,换句话说就是保证新闻的质量,追求品质,以真实的材料,及时的报道,独特的角度,最直击现实的角度对新闻进行报道,才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中脱颖而出,获得公众的信赖和支持。

结语

全方位开始兴盛的多种媒体时期,使得媒体间的竞争开始不断地加大,与此同时,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新闻采编行业。但任何事物都是有利与弊两方面的,我们也知道,正是因为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以及不断崛起的新事物,使得新闻采编人员要不断地跟进时代,进而更新自身,进行创新,将自身的采编技巧以及综合素质通过合理的渠道不断地提升,从而符合新时期下的发展要求,推动新闻传播机构走向一个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雷.关于新闻采编的常见技巧探讨[J].中国报业,2012(22):16-18.

[2]孙东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新闻传播,2013(12):63-65.

[3]姜永珠,江莉.新时期提升广播新闻采编人员整体采编技能的方式研究[J].科技传播,2013(20):236-238.

猜你喜欢

新闻采编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新路径探索
电视新闻采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