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氏骨科膏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24王博韬周士亮马晓霞任守平

光明中医 2016年21期
关键词:马氏膏药骨科

王博韬 周士亮 马晓霞 任守平



马氏骨科膏药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博韬1周士亮2马晓霞3任守平1

目的研究马氏骨科膏药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 120例外伤性四肢骨干骨折病人,经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马氏骨科膏药组(A组)和活血止痛膏药组(B组)各60例。以临床实际用药后观测两组间疼痛情况、肿胀情况、骨痂生长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A组骨折患者治疗后疼痛肿胀评分第3天明显优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第8周时骨痂愈合评分明显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A组总有效率达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显效率明显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结论马氏骨科膏药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功能, 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疗程,是一种有效治疗骨折的复方中药。

马氏骨科膏药;骨折;中医外治疗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马氏骨科膏药是天津著名骨折世家马家治疗骨折的经验用方,已有百年历史,其组方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的功能,主治外伤性骨折及软组织挫伤,临床疗效尤为显著。本院自2010 年起选择四肢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活血止痛膏为阳性对照药,对马氏骨科膏药治疗四肢闭合骨折的疗效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1.2 诊断标准外伤史:新鲜(24 h 内),无并发症的单纯四肢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不严重;局部症状及体征: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功能障碍,畸形,异常活动,骨磨擦音;经 X 线摄片检查确诊为单纯四肢长干骨骨折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1.3 纳入标准年龄在 15~65 岁以内;排除多发性骨折或有合并伤者;排除病理性骨折,孕产妇;排除患有其他如消化、代谢性疾病或肝肾功能检查有异常指征等患者。选取符合上述条件患者 128 例。但因再次手术、转科、皮肤过敏未能随诊等原因有8 例脱失,统计结果计120例。其中男 72 例,女48 例;年龄 14~65 岁,平均(31.2±4.3)岁。骨折部位分布为:肱骨髁上骨折(10例)、肱骨干骨折(6例)、尺桡骨远端骨折(44例)、股骨上段骨折(14例)、胫腓骨骨折(46例)。投币法随机分为马氏骨科膏药组(A 组)60 例、活血止痛膏药组(B 组)60例。两组间年龄,BMI指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首先对长干骨折行手法复位或 C 型臂机下闭合复位,以石膏、夹板或外固定架等固定治疗。随机分为两组,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避免协同用药,自入组当日起 A 组外用马氏骨科膏药,低温烘软,贴于患处(1 次/3日);B 组活血止痛膏,贴于患处(1次/3日)。

1.4.2 药物组方马氏骨科膏药:羌活、独活、生草乌、麻黄、马钱子、生天南星、生半夏、穿山甲、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大黄、土鳖虫、血余炭、桑枝、白蔹。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北辰中医院制剂科制成膏型。活血止痛膏:安徽安科余良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4020905。主要成分有:干姜、白芷、甘松、大黄、生天南星、生半夏、没药、乳香、冰片、薄荷脑、樟脑、陈皮、当归、丁香、胡椒、香加皮、细辛、荆芥、桂枝、辛夷、川芎、独活、牡丹皮、辣椒、苍术等药物。

1.4.3 观察指标临床观察标准:于骨折复位后第1、3、7、14天时,记录并评价两组患者用药后伤肢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具体评分细则[1]见表1。记录治疗后1、2、4、8周行X线片检查骨痂生长情况。 X线片骨痂生长情况评分(参照上海骨科研究所X 线片评价方法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评分[2]):无骨痂生成计0分;少量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者为1分;断端间连续性骨痂形成,骨折线模糊者计2分;较多连续性骨痂生成,骨折线基本消失者计3分。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外伤性骨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临床显效:骨折愈合时间提前1/4并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有效:骨折愈合时间提前1/5并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效:骨折愈合时间与正常愈合时间相同。

表1 骨折后疼痛与肿胀评分标准

2 结果

2.1 消肿方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肿胀治疗后均能明显缓解,A组在第3天消肿评分为(2.85±1.05)分,明显小于B组(3.96±1.14)分,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1天、7天、14天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至14 天时两组患者伤肢肿胀情况均基本消失。结合数据,A组在消肿方面的评分整体趋势明显优于B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消肿评分比较

分组1天3天7天14天A组4.04±1.112.85±1.052.39±1.290.82±0.99B组4.28±1.233.96±1.232.43±1.310.71±0.95

2.2 止痛方面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第1天,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骨折复位后第3天,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2.24±0.99)分,明显小于B组患者(3.32±0.95)分,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7天及14天两组的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止痛评分比较

分组1天3天7天14天A组5.25±0.982.24±1.001.64±1.280.32±0.74B组5.39±0.933.32±0.962.03±1.040.29±0.71

2.3 骨痂生长情况两组在前两周均无骨痂生成,治疗至第8周时进行骨痂评分统计学处理。两组骨痂生长情况在第4周后出现显著差异,在第6周时A组骨痂评分为(2.68±0.39)分,较B组(1.56±0.28)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从表格中看出同时期 A 组骨痂质量明显高于 B 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 (例,

2.4 临床愈合标准根据骨折临床愈合标准,A组总有效率达93.3%,显效率达46.7%;B组总有效率达86.7%,显效率达16.7%,两组间总有效率A组明显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显效率明显优于B组χ2=6.45,P=0.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间骨折临床愈合情况 (例,%)

3 讨论

马氏骨科膏药组方分析:骨折致气血损伤,皮肉筋骨首当其冲,血脉离经妄行,恶血阻滞,气血经络不通。外而为肿为痛,内而脏腑功能失调。骨折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4]。《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之法,药物可直达病所。外用活血化瘀中药后,“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攻而激之,较之服药尤有利,此至妙之法也”[5~9]。外用药物可以使骨折局部的瘀血消散,促进骨折断端组织毛细血管循环状态,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局部组织氧分压,促进骨痂的形成,为骨折愈合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马氏骨科膏药为马氏家传骨伤科经验方,本文所用方在原经验方基础上加减而成。功能祛风止痛,舒筋健骨。用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骨质增生引起的各种骨折及劳损性疼痛。经多年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方中羌活、独活祛风散寒除湿共为君药。生草乌、麻黄、马钱子、生天南星为辛温大热之品,温经通络止痛共为臣药。生半夏,燥湿活络,以祛络中之痰;穿山甲、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大黄、土鳖虫、血余炭活血散瘀止痛、舒筋健骨;桑枝、白蔹祛风通络,消肿止痛共为佐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使药。诸药相和,共奏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健骨之功。马氏骨科膏药治疗至第8周时,骨折均已接近或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证明了其立法组方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本组资料显示A组治疗后疼痛、肿胀改善及骨痂生长情况均优于B组, 说明了马氏骨科膏药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强筋健骨、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骨痂的生长,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笔者认为马氏骨科膏药的作用机制[10,11]可能与促进成骨细胞数量增加、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及软组织状态有关,为骨折修复创造必须条件。其不仅符合我国传统中医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符合国外西医的微观医学体系,对于骨折创伤后的患者恢复有很大帮助。试验中局部用药仍有部分患者皮肤过敏,今后试验中还需要加强宣教,早发现,早处理。马氏骨科膏药适合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1] 任守平,金鸿宾.骨乐宁胶囊早期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0,27(4):283-285.

[2] 毕锴,温建民,孙永生,等.中医药对骨折愈合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37-138.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

[4] 谢艳.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J].四川中医,2008,26(4): 51-54.

[5] 谢建东.外服接骨膏联合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0):74-75.

[6] 范荣,田晓林.续骨活血膏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7): 85-87.

[7] 覃博,韦葛谨.接活跌打膏配合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6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6(7):30-31.

[8] 亓立祥,郭恒,凌大伟,等.续筋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3,3(2):100-101.

[9] 尹 君,姚先杰,张敏.张氏接骨膏治疗胫腓骨骨折33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23-24.

[10] 王昌俊,郑欣,邱旭升,等.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物理学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0): 898-900.

[11] 夏长所,叶发刚,邹云雯,等.物理和生物因素对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6): 376-378.

天津市北辰区委卫生课题(No.bcws2014-04)

1.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天津 300400);2.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药剂科(天津 300400);3.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韩家墅分院(天津 3004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21.003

1003-8914(2016)-21-3073-03

�福林

2016-04-19)

猜你喜欢

马氏膏药骨科
Polish空间上的折扣马氏过程量子化策略的渐近优化
小膏药,大学问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有环的可逆马氏链的统计确认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关于树指标非齐次马氏链的广义熵遍历定理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祖传膏药批发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