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四重矛盾的解决途径

2016-12-23向俊杰陈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类解决途径互联网+

向俊杰++陈威

摘要:近几年来,国内理工类大学纷纷加强了人文素质课的建设,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人文素质课遇到了主动与被动、专与博、科学与人文、有限与无限方面的四重矛盾。解决这四重矛盾的途径是做好“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做到课内被动与网上主动相结合、课内“专”与网上“博”相结合、课内学习与网上沟通相结合、有限课堂与无限互联网相结合。

关键词:“互联网+”;理工类;人文素质课;四重矛盾;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1004703

一、引言

现代社会的竞争本质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然而,近几年发生在大学生中的各类道德失范事件表明,当代大学生要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主要是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其科学素质在其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训练。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近几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设了人文素质课,借此希望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各理工类大学在开设人文素质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导致人文素质课的开课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明确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文素质课的效果。

二、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的四重矛盾

明确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只有明确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存在的矛盾,才能有效解决这些矛盾。相关理工类大学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人文素质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以下四重矛盾:

1主动与被动的矛盾

在人文素质课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1]。大学生作为人文素质相关知识的接收者和人文素质课教学目的的承担者,无疑是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相关教师作为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的掌握者和人文素质知识的传播者,在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无疑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在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作为,起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决定上课的时间、地点、方式,还包括决定人文素质课的内容、进度等。这样,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的学习过程中就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由于一些理工类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安排不合理,导致在校大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的学习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表现为:

一是人文素质课实行大班上课。一般而言,由于实行全校性选课,人文素质课的选课学生数很多,最少有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学校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实行大班上课,一个上课班,往往百人以上,这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提问也只是蜻蜓点水,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人文素质课往往是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导致上课时间必须是所有学生都无课的时间段。这样人文素质课往往被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而这个时间段往往是学生休息、活动的时间,将人文素质课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导致学生的抱怨多、积极性不高。

三是课时少,教师讲授的内容过多。21世纪以来,各高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压缩学分和学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学生在校期间除去毕业论文和实习的学分以外,只需要不到200个学分就能毕业,每个学分只有16个学时,每个学时只有45分钟的上课时间,一门2学分的人文素质课只有24小时的上课时间。因此,相关教师为了将课程内容顺利完成,往往采取“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大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完全被忽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表明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远优于被动学习。理工类大学在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理工类大学在人文素质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客观上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事实上学生的被动地位之间的矛盾。

2专与博的矛盾

对于人文素质课的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内容方面遇到了专与博的矛盾。所谓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的“专”,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以全面完整地讲解所有必需的知识点为目的,将有限的时间集中在某一门课程的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上,以求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的一种课程教学理念。为了达到深刻、深入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此,可以将本应该用于其他知识点的时间,用于该知识点上;可以为了深入地讲解某一知识点,忽略某一或某些知识点。所谓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的“博”,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地讲解所有的知识点,将有限的教学时间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知识点上,以求学生对所有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理念。为了达到全面的目的,可以牺牲将某些重要的知识点深入讲解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只是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不做深入分析。简言之,人文素质课中专与博的矛盾,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精深”与“广博”的矛盾。

在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课的教师,到底是要做到“精深”优于“广博”,还是要做到“广博”优于“精深”,在没有办法做到两全的情况下,是一个左右为难的矛盾。相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对这一矛盾时往往采取了现实主义的态度:如果自己对该课程有深入的研究就选择“精深”;如果自己对该课程没有深入的研究,就选择“广博”。无论是选择“精深”,还是选择“广博”,该任课教师都能有效将上课时间消耗掉。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的任课教师只需要维持现有教学水平就可以了,这导致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无变化,教学效果不佳。

3科学与人文的矛盾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是人文素质课在学习范围方面的矛盾。科学是人对自然认识的一种方式,它以物为尺度,其价值取向是“真”,科学素质是人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真”知识、“真”能力和内在修养;人文是人对人的一种认识与关怀方式,它以人为尺度,其价值取向是“善”与“美”,人文素质是在人关怀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善”与“美”的知识、能力和内在修养。由于科学与人文价值取向的对立,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状况,“到 20 世纪末,科学和人文对立的状况不但没有改变的迹象,反而有日益加剧的趋势。”[2]而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科学与人文矛盾对立的状况也体现在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还体现在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课教学过程中,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教师之间的知识壁垒造成了人文与科学的矛盾。在理工类大学,教人文素质课的教师往往不懂科学,教科学原理的教师往往缺乏人文关怀,学科间沟壑纵横、壁垒森严,加上教师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二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的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在于人才能力的培养,而能力直接体现为学生的专业技术。在理工科大学,学校对于学生能力的重视就直接转换为对学生专业技术的重视,升华为对“科学”能力的重视,学校的就业导向和主管部门的就业考核不断地强化了对“科学”的重视,人文、人文素质往往被忽视、甚至被忽略。在这种情况下,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课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4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教学在时空方面的矛盾。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的“有限性”,是指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一般而言,一门人文素质课有2学分、32节课,合计24小时的教学时间,课内学习时间也只有24小时,课外学习时间虽然可以增加,但是受图书馆开馆时间、宿舍熄灯时间以及其他课程的限制,大学生课外用于人文素质课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时间是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保证。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的“无限性”是指基于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的无限性,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具有时间需求方面的无限性。人文素质课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天文、地理等,任何一个方面的教学和学习都可能耗尽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深刻理解、掌握人文方面的某一内容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另外,由于素质养成的渐进性、现代社会变化的剧烈性,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远非24小时的讲授可以达成,它可能需要一个人终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样,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就存在着时空方面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所存在的学习主体方面主动与被动的矛盾、学习内容方面专与博的矛盾、学习范围方面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学习时间方面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在文科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也一定程度地存在,但是它们比理工类大学的程度轻,原因在于文科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的学生其专业本身偏向人文方面,这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有积极作用。

三、“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四重矛盾的解决之道

面对上述矛盾,理工类大学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上好人文素质课,达到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具体说就是,“互联网+人文素质课”是解决四重矛盾的主要途径。

1课内被动与网上主动相结合

针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学习主体所存在的主动与被动的矛盾,可以将互联网与人文素质课结合起来,做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有效解决该矛盾。通过实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可以使学生做到课内被动、网上主动,实现被动与主动的结合,有效解决学生在人文素质课学习过程中过于被动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在人文素质课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跟着教师的导向走,充分利用课内的时间掌握人文素质课的相关内容;在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学习与人文素质课相关的内容,表现为主动在网上阅读与人文素质课相关的材料,在网上和教师与同学围绕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疑问进行讨论,等等。清华大学的人文素质课,通过“互联网+”,任课教师能够经常参加网上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提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这是人文素质课实现“互联网+”的典型。

2课内“专”与网上“博”相结合

针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学习范围上存在的“专”与“博”的矛盾,可以将互联网与人文素质课结合起来,做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有效解决该矛盾。通过实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可以让学生做到课内“专”与网上“博”,实现专博结合,有效解决学生在人文素质课学习过程中理论的“精深”与“广博”难以两全的问题。课内“专”,就是学生在人文素质课上课期间,在教师的引导下“精”于某一知识点,“深”刻理解,进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产生课外学习的兴趣。网上“博”是指学生在人文素质课的课堂学习之外,在兴趣的支配下,“广”泛涉猎与人文素质课有关的背景知识、前沿知识,“博”闻强记,融会贯通。这样,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通过实现课内“专”与网上“博”相结合,就有效解决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出现的“专”“博”不能兼顾的问题。

3课内学习与网上沟通相结合

针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学习内容方面存在的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可以将互联网与人文素质课结合起来,做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有效解决该矛盾。通过实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可以让学生做到课内学习与网上沟通相结合,有效解决学生在人文素质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矛盾。通过课内学习,让学生理解、掌握包括人文素质课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的知识,通过网上沟通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矛盾,这是因为:第一,网上沟通可以强化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共同的基础。科学与人文共同的精神基础是自由[4],共同的社会基础是实践。网上沟通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由表达,学生和教师在网上就人文素质课的内容进行沟通,符合科学与人文双方沟通的精神基础。同时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各自的实践认识,能够扩大双方的实践基础。第二,网上沟通加强学科之间的理解。在理工类大学,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矛盾,更多在于教师之间对于对方的不理解进而导致人才培养目的、方式之间的偏差,通过网络媒介进行充分的沟通,可以消除一些误解,让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到:“合乎科学,不一定能办成好事,科学研究方向或科研成果的使用,不一定有利于乃至危害于人的终极关怀,不一定合乎人文,因此,科学必须以人文为导向;同样,合乎人文,也不一定能办成好事,因为不合科学,可能导致事与愿违,因此,人文必须以科学为奠基。”[5]也就是说,通过网上的强化沟通,可以让理工科的教师认识到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让学生也认识到人文素质课的重要性,进而解决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课教学中存在的科学与人文的矛盾。

4有限课堂与无限互联网相结合

针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课学习时空方面存在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可以将互联网与人文素质课结合起来,做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有效解决该矛盾。通过实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可以让学生做到有限课堂与无限互联网相结合,有效解决人文素质课学习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在时间方面,每门人文素质课的课堂内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将互联网与人文素质课结合起来以后,教师和学生的时间都可以适当延长,而且教师和学生也不必同一时间在一起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可以在各自方便的时间采取网上留言的方式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教师和学生各自的零碎、空闲时间;在空间方面,人文素质课的传统教学空间只是在特定上课时间段才能使用,可以说,由于人文素质课的时间不足,其空间也是不足的,但是做到“互联网+人文素质课”以后,教师与学生不一定在同一个空间内,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各自方便的地点进行教与学、进行讨论,等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3).

[2]宫敬才.超越科学与人文两极对立的“第三条道路”[N].中华读书报,20060628(13).

[3]刘继安.清华大学大课+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10730(01).

[4]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4—26.

[5]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5.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理工类解决途径互联网+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
电网规划设计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大学理工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