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评估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2016-12-23高金玲吕桂玲徐丽峰刘建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个体化炎性肺部

高金玲, 吕桂玲, 李 娟, 蔡 娜, 于 杰, 徐丽峰, 刘建峰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个体化评估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高金玲, 吕桂玲, 李 娟, 蔡 娜, 于 杰, 徐丽峰, 刘建峰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个体化评估; 脑卒中; 肺部感染; 血清炎性因子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5~584/100 00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仍然处于上升态势[1]。肺部感染为脑卒中患者中最为常见且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未及时而有效的处理,或者是因护理措施不当,将会进一步加重脑卒中患者病情,甚者危及其生命安全。所以,强化脑卒中患者肺部护理,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相应的后遗症,另一方面则可以改善其预后,为疾病的康复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个体化评估及护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 年龄45~68岁,平均(55.25±1.17)岁;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12例、意识障碍17例、肢体活动不利21例。观察组男38例,女12例; 年龄44~68岁,平均(55.20±1.20)岁;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11例、意识障碍17例、肢体活动不利22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编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以下内容: ① 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②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 说话不清或理解困难; ④ 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 一侧或双侧视力丧失或模糊; ⑥眩晕伴呕吐[2]。纳入标准: ① 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脑卒中者; ② 无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排除标准: ① 严重颅脑外伤者; ② 原发性或转移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者; ③ 颅神经炎者; ④ 中枢神经感染者[3]。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体位护理、床上运动、气道湿化处理、排痰处理、认知障碍护理、健康宣教等[4]。观察组采取个体化评估及护理,由本院康复师、营养师、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共同组成医疗小组对入组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系数并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与措施,例如机械辅助排痰、肺部挤压排痰、加温加湿气道湿化、按需吸痰、有效吸痰等[5]。

1.3 评定标准

①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予以测定,满分共100分,得分>85分为非常满意、70分~84分为满意、60分~69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② 血清炎性因子: 2组患者护理工作结束后抽取其空腹静脉血5 mL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各因子水平进行测定,试剂盒均购自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③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判定标准: 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量表(CPIS)予以评估,总分共12分,0~3分为无感染、4~6分为轻度感染、7~9分为中度感染、10~12分为重度感染; ④气道湿化效果判定标准: 痰粘稠,量少不易吸除,肺部呼吸音粗或干啰音多为湿化不良; 痰液稀薄,量适中,易吸除,肺部呼吸音清晰为湿化良好; 痰液呈现泡沫状或水样,量多,吸之不尽,肺部有大量湿啰音为湿化过度[6]。

1.4 观察指标

① 肺部感染发生率: 包括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 ② 护理满意度: 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③ 气道湿化效果: 包括湿化不良、湿化良好、湿化过度; ④ 血清炎性因子: 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个体化评估及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见表1。

表1 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临床个体化评估及护理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取得的效果更佳。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气道湿化效果比较

观察组湿化不良10例(20%),湿化良好33例(66%),湿化过度7例(14%),对照组分别为3例(6%)、45例(90%)、2例(4%)。观察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个体化评估及护理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气道湿化效果。

2.4 2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该护理方案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见表3。

表3 2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pg/mL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卒中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无论是致残率还是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一旦患有该病症,将会带来沉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7]。尤其是脑卒中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后,严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及康复。因此,做好脑卒中患者肺部护理工作对于改善其预后和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中国对于脑卒中患者肺部护理的个性化评估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肺部物理治疗工作刚处于起步阶段,多学科协作开展相对较少,使得个性化评估及护理工作开展面临着重重的阻碍[8]。但是,Norihito Kaku等[9](2016)最新临床研究证实,通过采取科学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重视多学科协作管理,注重肺部理学疗法,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康复进程得到了极大的缩短。所以,将个性化评估与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成为今后前行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次研究观察组经个体化评估及护理肺部感染发生率8%、护理满意度90%, 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的20%、80%, 并且在气道湿化效果、血清炎性因子比较上,观察组效果同样优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方案取得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该方案将科学的评估,个体化、人性化的护理计划与医生、康复师的团队合作有机结合,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护理采取多学科协作,必要的肺部理学护理,如: 机械辅助排痰、肺部挤压排痰、加温加湿气道湿化等,使得临床服务及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患者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0]。

[1] 李娟. 护理干预预防脑卒中后院内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3, 25(23): 109-110.

[2] 邢乃姣, 姜艳平, 徐峰, 等. 个体化护理对肺部感染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21(19): 109-110.

[3] 杨玲, 郭建美, 于文明.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3(26): 185-187.

[4] 赵红, 许义芳, 方红群, 等. 改良叩背护理法在减少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10(4): 148-150.

[5] 陈胜会, 刘慧慧, 李春鹏, 等. 急性脑卒中合并感染患者在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治疗的临床转归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 17(1): 63-67.

[6] 高金玲, 许晓彬, 徐丽峰, 等. 个体化肺部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作用研究[J]. 河北医药, 2016, 12(2): 293-295.

[7] 黄海燕, 陈德喜. 循证护理对预防脑卒中昏迷患者胃肠道及呼吸系统感染效果研究[J]. 西部医学, 2014, 11(6): 803-805.

[8] 包玉梅, 达尔罕, 赵燕平. 早期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 10(S2): 724-726.

[9] Norihito Kaku, Yoshitomo Morinaga, Kazuaki Takeda, et al. Antimicrobial and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tedizolid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a murine model of hematogenous pulmonary inf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6, 10(2): 1279-1285.

[10] 叶钦清, 陈进文, 廖永凤, 等. 口洁净口腔护理联合振动排痰在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21(2): 346-347.

2016-07-11

刘建峰, E-mail: 115391597@qq.com

R 473.6

A

1672-2353(2016)24-124-02

10.7619/jcmp.201624045

猜你喜欢

个体化炎性肺部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