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颐短语

2016-12-22田遨

中华诗词 2016年4期
关键词:叠韵韵脚含蓄

田遨

十三

无可奈何花落,化作春泥护花。

诗有艺术张力,银河可泛灵槎。

艺术张力,来自诗本身提供了想象空间。庾信咏月,“渡河光不湿”:李贺咏马,“向前敲瘦骨,犹是带铜声”,都从想象中来。

怎么才能张力大,内涵丰富呢?举杜诗一例:“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传出的感情有很多层面,它既渺小,又伟大:既孤独,又与天地同在:既落寞无依,又充满自信。

十四

或道残阳如血,或道花影如潮。

想到含蓄妙处,且取诗海一瓢。

酣畅淋漓是一种美,含蓄蕴藉又是一种美。含蓄可医直白浅露之病,艺术总是以有限展示无限,含蓄有助于扩大无限的内涵。

十五

诗要奇思妙想,也要活力激情。

有时反常合道,警句石破天惊。

东坡提出“反常合道”,“诗以奇趣为宗”。所以诗最忌枯窘平庸。“反常”是违反常见现象,“合道”是合理。出人意外是反常,在人意中是合道:情景冲突是反常,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情与景相冲突,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合理的。警句,是全诗的闪光点。

十六

曲喻微含哲理,使入会心一笑。

自有理趣超超,不着理语说教。

沈德潜评杜《江亭》云:“不着理语,自足理趣。”此与严羽“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同一见地。说理太多、太露便不是诗。

十七

要能以小见大,要能常语见好。

藻饰不损真情,大巧不见技巧。

直白的抒情没有美,太追求美,又会淹没了情。奇趣是美,常语也是美。如何运用得好是技巧,技巧又不见技巧是大技巧。

十八

好是一看就懂,尤贵经久不忘。

细寻更觉有味,一字一个铿锵。

一看就懂不等于一览无余,贵在耐人寻味。

十九

唐人阐明意象,诗派蔚为大宗。

欲写伊人倩影,一闪翩若惊鸿。

《文心雕龙》有“意象”一词,唐人赋予明确内涵,就是“意余于象”。刘禹锡“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境生于象外”。司空图又提出“超以象外”。可见意象就是具体物象之外的艺术境界。简单说,有意无象,不是艺术:有象无意,也不是艺术。美国诗人庞德是意象派大师,就是从唐诗中获得启示的。他在巴黎地铁站上对一女郎的惊艳,使他写了一诗,初稿是三十行,一年后压缩为二行。可见意象派以简短隐秀取胜。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不着一字”者,不多着一字也。

二十

眼前自有古今,一室便是乾坤。

微观宏观随意,最数心灵无垠。

刘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的情景离不开时空,因而诗人往往富有历史感与宇宙感,往往时空并提,有时又时空错综:这暗合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四维时空结合体”的理论。元人诗:“两窗吞日月,一室养乾坤。”雨果说:“世间海洋最大,大于海洋的是宇宙,大于宇宙的是心灵。”还应该加一句,诗的心灵又大于一般心灵。

二十一

想象总要适度,适度自可升沉。

有人身藏藕孔,有人明月前身。

适度是分寸感,也就是读者的认可度。“白发三千丈”,必须有“缘愁似个长”来说明,愁长三千丈,似一江春水都说得通。藕孔,明月,想象以美为基础。

二十二

诗能引起联想,因此可生旁解。

诗能超越时空,有时神游天外。

孔子与子夏论诗,能超出诗的原意别作旁解。春秋战国流行赋诗以隐语,寓言、托讽处理交际事宜,便从此始。这开拓了解诗的门径。别有寄托,诗无达诂,都由此出。东坡所谓“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其意在此。钟惺说“诗为活物”,亦存此意。“山雨欲来风满楼”,“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人们常常离开诗的原意另作旁解的例子。

朱光潜说:“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见大千。”正是诗能超越时空之意。

这里附带谈到,赵瓯北驳东坡云:“作诗必此诗,才是真诗人。”与东坡持论相反。其实,两人着眼点不同,东坡是指诗的意境要宽,要有广喻性:瓯北是指赋得某某应确切,不要空泛。看来是字面上打架,却各说各的话。

二十三

诗人例有童心,大家都见率真。

一任直抒胸臆,一任流水行云。

李贽倡“童心”说,龚定庵倡“尊情”。反伪,求真,诗更应如此。大诗人都有率真的一面。清名家诗遣词更见工稳,但率真诗少。

二十四

双声叠韵五音,可论也可不论。

妙用节奏韵脚,似听松籁鸣琴。

诗有节奏,如呼吸脉搏的节奏一样。格律是节奏的规范化,格律不是束缚,而是更自觉、更精密、更完善的音律美。而且,善用音律可强化某种情绪的描绘力度。

两字声母相同为双声,韵母相同为叠韵。如杜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朔漠”叠韵,“黄昏”双声,“黄”胡光切,“昏”胡温切。又如“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萧条”叠韵,“荏苒”双声,“荏”日饮切,“苒”日掩切。《贞一斋诗说》:“叠韵如两玉相和,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取其宛转。”道出了叠韵、双声的艺术效果。词牌《满江红》限人声韵,取其拗折。李白七古中有“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句,四个人声字对四个平声字,是有意安排的。韩愈听琴诗:“喁喁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形容儿女用委婉的仄声,形容勇士用嘹亮的平声,活生生地画出两种面貌、两种气质,加强了声调美。韵脚要稳、要响。沈德潜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马雅可夫斯基说,他总把重要的字摆在韵脚上。

猜你喜欢

叠韵韵脚含蓄
艰难昧生理 飘泊到如今
——杜诗双声叠韵对新考
《诗经》联绵词的分类解析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韵脚怎么押?
王士禛 汉诗에 나타난'含蓄'의 미학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憧憬含蓄是一种收藏
《广雅》单音节同源词语音关系研究